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传统文化 名言警句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上善若水 老子,世界70多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开会研究21世纪人类要走向哪里,得出来的结论是要到中国2500年前的孔老夫子那里去找答案和谐社会。,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命脉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这十二个字,它传了五千年一万年从来没有改动过一个字,它保护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趋吉避凶,平安幸福。,五伦: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父母爱子女这个叫慈爱,子女爱父母这叫孝,它是天然的、无条件的。乌鸦尚知道反哺,没有条件。妇相夫教子。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伦常”是什么意思呢?伦就是关系,常就是永远不变的规律
2、。“乖舛”是什么意思?违背、背叛自然规律。伦常乖舛就是违背了伦常大道,你就等着立见消亡吧。 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 四维:礼义廉耻,它们是四种维系长治久安的根本;管子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什么是道? 道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 什么是德呢? 按照自然规律,按照自然的秩序,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这就叫德。 比如说早上太阳在东边升起,晚上一定落下;苹果一定要秋天结果。这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这个就叫道。,爱人之心人皆有之,人本来天性就这样,是天性的良知、良能。你一旦明白了,会爱你父母,会爱你的孩子。 人有善念,天地佑之。 女子安守女子道,男子安守男子道。 仁者无敌 就是真正仁慈的人眼中没
3、有敌人,什么是善恶?善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说话、做事符合自然规律就是善;违背自然规律就是恶。什么是报应?我们手打出去一拳头,十斤的力量,一定受到十斤的反作用力。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就是报应。吃肉的反作用力就是毒素都渗入到了血液里。,自然界有它的运行规律,人晚上应该九点到十点休息,早上五六点跟着太阳一起,阴就是休息,阳就是劳作。 我们体内就是一个小自然界啊,你违背了它的运行规律,那当然就有反作用力了,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报应。我们任何的作为、说话、做事,都会有反作用力。,三纲五常? 三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纲是什么意思?榜样,就是你当父母、当长辈
4、的你是孩子的榜样;当丈夫的是当妻子,太太的榜样;做领导的是做下级的榜样。 五常: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常就是恒常不变、永不改变的真理; 它们是“仁、义、礼、智、信” 。 五常的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最基础的教育,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做人的资格的教育。,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人要多吃五谷杂粮。 科学实验食肉动物的肠子只有3米,很快它就排出体外了,待的时间很短。成年人的肠子大概7米长,老天自然万物生的就是这么长。肉吃到肚子里,在肠子里消化,人彻底排出体外时间需四到五天的时间。 我们体内的温度超过37度,把一块肉放在高温下,它会迅速的腐烂,会产生很多的毒素,像黄曲霉菌、各种病菌等。肉在
5、我们的肠子里,这些毒素就会被我们的血液吸收,在我们的身体里循环,把毒带到全身。,五谷杂粮是什么?是种子。种子能长出一棵大树,能长出一个大的果实,这说明这个种子里浓缩了最精华的东西,老祖宗让我们吃这些精华,而不是吃肉。人的肠子不像食肉动物,是天然吃素的。不是说不让吃肉,是少吃肉。,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福报到底是什么?通俗地讲福报是一种能量。 大德行、大胸襟的人才能承载得了这种大福报、关系和待遇,
6、所以说厚德载物。 祸患的先兆傲慢 他表现说话狂妄、目中无人、目无尊长,这都是灾祸要出现之前的表现。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折福折寿,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 钱有吉凶 不仁不义不符合道德的,全都是凶。 吉财、吉祥是什么?自己该得的。你看外面扛木头的,一天一身大汗挣十块钱,他挣的踏实,他挣的是吉钱是本分钱。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谁来分呢?就是您的心啊。占便宜的心,老想偷盗的心,老想做坏事的心,你有这样的想法,自然周围感召的人都是这样。,相由心生,境由心转 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形象,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样子。它是由自己的想法来影响和改变
7、的。 不懂得孝顺父母,不懂得兄弟友爱,不懂得夫妻相敬如宾,不懂得朋友间讲究信用、诚信,不懂得感恩我们的领导,不知道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天天扭曲这个细胞,最后它就不回来了,就不恢复了,不恢复就怎么样了呢,就成癌细胞了。 仇恨的心,讨厌别人的心,对立的心,不知道感恩的心把我们的身体的细胞全部都扭曲了。,中国五千年前没有百米赛跑,我们的体育运动是太极拳,和我们的心跳和我们的脉搏是吻合的,和自然规律运转是吻合的,这是自然之道,它才能够生生不息。 科学的实验证明:人类的身体是有极限的,百米跑的极限是多少呢?9.13秒。如果运动员的速度超过了9.13秒,他的肌肉就断裂,动脉就破裂,心脏会完全的爆裂。,中
8、国的老祖宗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书就是弟子规,就是传统的四书五经 颜就是我们的颜面,脸色就像玉一样那么的光润、美好。学习这个经典你就能够得到这个。 这些书,这些经典,里面自有黄金屋,去学,去落实,就能给你带来财富。,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的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上卷讲天法道,下卷讲人心德。 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和财富更为可贵。过多的贪欲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使生命安全长久。,委曲求全,
9、大巧若拙。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章,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变直,低凹反而能积满,陈旧反而能出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因此,圣人遵守着一(即道)行事而成为天下的典范。不自以为是,才声名远扬;不自我显露,才能自明;不自我夸耀,才能有功;不自以为贤能,才能高于别人。因为与人无争,所以没有人能和他相争。,顺其自然,健康长寿。 老子养生思想的具体方法: 至虚守静,终身不殆。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10、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修道达到虚无的境界,内心保持高度入静,在静态中看到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最终万事万物都要返回它们的本原,这叫做静。静就是回到生命的起点,回到生命的起点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懂得这一规律,就是明智;不懂得这一规律,就是糊涂,糊里糊涂去干,会带来灾祸。理解这一规律,就能理解一切,理解一切就能公道无私,公道无私就合王道,合王道就合天理,合天理就合乎道,合乎道就能长久,终生不会发生危险。,意守一窍,排除杂念。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人的精神意念专守于某个部位,能够做到不分离;呼
11、吸吐纳,能够像婴儿一样心平气和;清除内心的杂念,能够做到一尘不染,达到神气浑然的境界,这是修道养生的具体方法。,闭目塞听,回光返照。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见常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宇宙万物都有开端,这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知道根本,就能认识万物,认识了万物,又守住它的根本,就会终身没有愁苦。能看到常道叫做明,能意守阴柔叫做强。应用宇宙的光,回光返照,身体通明透亮,就能摆脱祸殃。,含德之厚,复归婴儿。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蛇不蜇,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12、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道德深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婴儿。蜂蝎毒蛇不伤害他,凶禽猛兽不抓咬他。他筋骨虽柔,但小手握物紧牢。他虽不懂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坚挺有力。这是精气非常旺盛的缘故。他整天号哭却不会气逆,是由于气血和顺。精气旺盛和气血和顺是自然的常道。掌握了常道,就是明智。贪求生活享受就遭祸殃,任性使气就是逞强。万物壮盛会过早衰老,这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就会夭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
13、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治大国,若烹小鲜。,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14、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上苍的自然之道,利益万物而无害于万物。 人间的圣人之道,服务大众而不与大众相争! 老子八十一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老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
15、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论语,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
16、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即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苟子劝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父之所貴者,慈也。 慈:慈爱 子之所貴者,孝也。 孝: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相由心生 境随心转 善心善念 血脉美好,曾子杀猪,言而有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同情心,人人都有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
17、好是懿德。” 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 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孟子告子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 孟子梁惠王上,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敢问夫子恶乎长? 请问
18、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 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孟子公孙丑上,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19、 孟子尽心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 所作所为不能如愿, 应从自身寻找根源,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孟子,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乱我本心, 贫贱不能改我志向, 威武不能变我气节。 孟子滕文公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或:忧患使人谋求生存,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从逆境中奋起。,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 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20、,使他经受饥饿,以致 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 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 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名言警句,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要因为是小恶事就去做它, 也不要因为是小善事而不去做它。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即刘备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天还没亮就要起来,打扫院子,保持里里外外整齐洁净。,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黎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 天黑了就要关好门窗,上好锁,必须要亲自检查一遍,切勿大意。,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
21、思来处不易 。 人吃的一点一滴应当好好考虑它来得很不容易 。,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人穿的用的,一针一线要 常想想如何去珍惜,用的得当 。,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应在未下雨前修补好房子,不要到渴了才去挖井。指凡事最好预先准备好,不要事到临头了才去办 。,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遇到穷苦乡亲和亲戚, 应该格外温和关心 。,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冷酷刻薄建立起来的家业是不会长久的。,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伦理道德谬误也会使家庭衰败的。,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子孙虽愚,经书不可
22、不读。 家上孩子们有的虽然笨,但四书、五经不能不读,而且越是这样越需要读书。,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不贪不义之财,不要过量饮酒, 贪财会伤名誉,过量喝酒会伤身体。,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身处优越的家庭环境要注意俭朴,教育孩子要有好的道义和方法。,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看重钱财,不好好对待父母,是衣冠禽兽才这样作 。,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 见到有钱有势者而去谄媚,这样的人最可耻。,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遇到贫苦之人而去欺辱,高傲自大,这样的人可以说最卑贱
23、不过了。,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各方面相处特别要注意少说话,说话多了必定会有过失。,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不要依仗权势欺凌逼迫孤儿寡妇,不要为了嘴和肚子而肆意宰杀牲口和家禽以及其他鸟禽。,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性格怪僻,自以为是,懊悔和错误必然会多。,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为一时之事相争,怎么知道不是自 己的过错呢?必须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对别人有好处, 切不要总想着让人酬谢。 别人对自己有恩惠, 切莫忘了报答。,宋朱熹
24、 朱子治家格言,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 不要说得太满, 做得太绝。 有了称心如意的事, 该满足时应满足, 不宜再去追求。,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别人有了高兴的事儿, 不可妒忌,生气。,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别人遭受祸患灾难, 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做了好事总想让 人们全知道,这只能是沽名钓誉,不是真心。,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办了坏事唯恐别人知道,将会发展成更严重的后果。,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见了美色便起淫邪之心,将来会在
25、妻女身上报应。,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背后用暗箭伤人,将来 会在子孙身上遭报应。,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读书一定要立学圣贤 之人,按圣贤之道处事。 做官要心里装着君主和 国家,为百姓谋福。,宋朱熹 朱子治家格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易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26、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两,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尊师重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27、 史记,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枚乘上书谏吴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叫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交易电商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评级与消费者信用评价体系创新路径优化
- 生态友好的建筑材料与城市建设的融合
-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程的创新方法与实践探索
- 现代教学方法在种子实验类课程中的应用前景
- 生成式AI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 农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初步探索
- 2025-2030年中国空心轴编码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话车载支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摩托车变速器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悬挂式电磁分离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职业规划第一课课件
- 2025年西安市工业合作联社下属企业招聘考试试卷
- 托管回馈活动方案
- 2025届四川内江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殡葬惠民政策及实施可行性报告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75道逻辑推理题(包过)(含答案)
- 高中生物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2025年7月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化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行政处罚法培训
- 耕地保护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