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矽肺 肺心病 ARDS 肺癌ppt课件_第1页
病理学 矽肺 肺心病 ARDS 肺癌ppt课件_第2页
病理学 矽肺 肺心病 ARDS 肺癌ppt课件_第3页
病理学 矽肺 肺心病 ARDS 肺癌ppt课件_第4页
病理学 矽肺 肺心病 ARDS 肺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尘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癌,2。尘肺:尘肺为短期、长期吸入有害粉尘而沉积在肺部,引起以粉尘结节和肺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常见职业病,后来伴有肺功能障碍。3、农民肺、毛皮尘肺、有机尘肺、无机尘肺、煤尘肺、矽肺、石棉肺,分类:4、2、矽肺、1、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5、发病率是否与吸入量和粒径有关。它可以进入下呼吸道,(1)吸入量超过肺的清除能力,(2)免疫学理论,(1)化学毒性理论,(2)发病机理:(7)化学毒性理论,离开环境,疾病仍在进行,二氧化硅与水聚合形成硅酸(毒性),二氧化硅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重新吞噬并激活巨噬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增

2、殖、胶原沉积、氧自由基、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炎症反应、肺纤维化、8、(2)免疫学、(1)化学毒性、9、纤维性硅结节:大量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细胞性硅结节:显微镜下:红色结节排列成同心圆或漩涡状;3.病理改变,间质硅结节广泛纤维化;(1)硅结核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0,11,12;纤维性硅结节: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1)硅结节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细胞硅结节:显微镜下:红色结节排列成同心圆或漩涡状,肉眼可见:结节边界清晰,圆形/椭圆形,大小不同(直径25毫米),灰色,坚硬,有砾石感,3。病理变化,肺间质广泛纤维化的硅结节,(2)肺间质广泛纤维化,13,肺间质纤维化。矽肺分期:(1

3、)肺门淋巴结肿大(矽肺和纤维化);(2)X线:肺门阴影增大,密度增大,分布范围不小于两个肺区;(3)肺的重量、体积和硬度无明显变化;(4)矽肺形成于胸膜上,但胸膜增厚不明显;4个阶段:肺纤维化程度在结节大小分布范围内,16,纤维化明显,病变范围不超过全肺的1/3(2)X线:肺野内有许多高密度的小阴影,分布范围不小于四个肺区(3)肺的重量、体积和硬度增加(4)胸膜增厚,矽肺分期。17,(严重矽肺):(1)硅结节与纤维化密集融合(2)硅肺腔形成于中央,病灶周围有肺气肿和肺大泡,18,5,并发症,肺小动脉痉挛,(1)肺结核,(2)肺心病,纤维化,19,5,并发症,(1)肺结核,(2)肺心病,(3)肺

4、气肿和自发性气胸。第1节肺炎,第2节慢性阻塞性肺病,第3节尘肺,第4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5节呼吸窘迫综合征,第6节肺癌,第4节慢性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22节概念: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疾病,肺血管和胸部疾病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导致右心室壁肥大和扩张。病因和发病机制,(1)各种慢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2)胸椎和脊柱畸形,(3)肺血管疾病,(24)病因和发病机制,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是最常见的,约占80-90%,各种慢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1)肺部疾病,25,引起毛细血管床明显缩小,纤维化,阻塞性通气障碍,缺氧,肺小动脉痉挛,肺血管构型重建,肌源性小动脉

5、肌源性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和扩张,肺动脉高压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肺A血流受阻,26。(2)胸廓运动障碍疾病1。病因:(1)胸膜纤维化,(2)胸椎畸形,(3)胸廓成形术后2。机制:胸廓运动障碍导致通气障碍,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肺痉挛,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27岁。(3)肺血管疾病1。病因:(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肺小动脉栓塞。机制:肺循环阻力在小甲肌层肥大时增加;(3)病理变化;(1)肺组织: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肺气肿。2.肺血管:(1)心血管系统肺泡间隔毛明显减少;(2)肺小动脉硬化:厚壁、小腔、小肌、小肌、小动脉肌;(3)肺动脉炎、小动脉

6、血栓形成和组织;29,(4)肺动脉瓣下2厘米处右心室前壁肌层厚度为5毫米(正常约34毫米);3.扩大的右心室占据心尖,其特征是:(1) X光:心尖是钝的;(2)X光:肺锥体高度扩张;(3)右心室乳头肌和肌柱增厚;诊断肺心病的病理形态学标准,肉眼,30,31,32,(1)心肌肥大。(3)心肌间质水肿,胶原纤维增生,镜下:34,1,原肺部疾病表现:咳嗽,痰,哮喘等。2、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气短、紫绀3、右心衰竭:心悸、心率加快、全身充血4、肺性脑病:临床病理关系,35、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尘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癌、36,呼吸窘迫综合征,37、肺内外严重疾病引起的急性呼吸衰

7、竭综合征,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和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肺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改变,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概念,38,(2)病因和发病机制,医疗措施:输血、输液、心肺转流、血液透析、严重肺部感染、中毒、严重休克、严重广泛肺损伤:外伤、手术、39、机制、表面各种原因、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毛细血管壁损伤、肺水肿、纤维素渗出、肺不张、缺氧、透明膜、透明血栓、透明膜组织、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慢性期、慢性期病变、局灶性出血、40、1、急性期:以渗出为主,(1)肺不张,(4)毛细血管内皮损伤、透明血栓,(3)病变,(3)局灶

8、性出血、41、1。急性期:渗出,2。慢性期: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的修复、增殖、肺透明膜的形成、肺泡和肺间质的弥漫性纤维化。第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后有短暂的自然呼吸,但很快出现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如气短和缺氧性紫绀。(1)概念,这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更常见。43岁。(2)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先天性肺泡细胞缺乏症、缺氧症,又称肺透明膜病。44,45岁。患者,男,清洁工,62岁,患有心悸、气短和双下肢水肿4天。在过去15年中,患者经常咳嗽和咳痰,尤其是在冬季。在过去的五年里,心悸和气短在活动后变得更严重,有时下肢肿胀,休息后缓解。四天前,由

9、于感冒,上述疾病恶化,导致痰多、腹胀、恶心、食欲不振和无法躺下。这个病人有35年的吸烟史。身体检查:意识清醒,无精打采,消瘦,嘴唇发绀。颈静脉扩张,胸部呈桶状,肺部叩诊无声,听诊双肺水泡音,在肝右肋缘以下约3厘米处,双下肢凹陷肿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6.0109/升,PaO2毫微克(正常75100毫微克),PaCO2毫微克(3545毫微克)。分析问题:1 .根据病理知识,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2.根据这个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推测肺部的病理变化。3.试着分析病人的病因和疾病的发展演变。病例摘要:46,第1节肺炎,第2节慢性阻塞性肺病,第3节尘肺,第4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5节呼吸窘迫综合征,第

10、6节肺癌,第47,第6节肺癌,第48,1节病因学,第1节吸烟,致癌物:3,4苯并芘,尼古丁。3.职业因素,放射性矿石开采:石棉,砷粉,4。病毒,细菌:EB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幽门螺杆菌,5。分子遗传变化,不确定。49.一般类型: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腺鳞状细胞癌和肉瘤(1)中央型,发生于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多为鳞状细胞癌;(2)病变,最常见,也称为肺门块状型,中央肺门,早期症状,早期淋巴转移,51。注意肿块与支气管的关系。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段以下的支气管,位于肺的周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易侵犯胸膜。与支气管无明显关系的组织学类型为早期无明显

11、症状的腺癌和早期血行转移。大多数是腺癌。1.大体类型(肉眼分类)。在肺表面附近,大多数是圆形和椭圆形结节。2.病变,单个或多个结节,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早期无明显症状,早期有血运转移。56。注意肿块与支气管的关系。57,58,1,一般型(肉眼分类),(1)中央型,(2)周围型,(3)弥漫型少见,累及部分或全部肺叶,弥漫粟粒结节,多为细支气管肺泡癌,2。起源于外周肺组织的病变,起病隐匿,病程长。隐性肺癌:(1)临床检查(症状、影像学)阴性,(2)痰细胞学发现癌细胞,(3)无淋巴结转移,(1)肺癌局限或浸润管壁及其周围,(2)直径2厘米,61,肺癌的组织发生,鳞状细胞癌:来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的小细

12、胞癌:来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和腺上皮的嗜银腺癌:来源于支气管腺的储备细胞或基底细胞细支气管肺泡癌:来源于细支气管的无纤毛上皮细胞(克拉拉细胞和肺泡上皮);(2)组织学类型:62,多为有吸烟史的老年男性;(2)组织学类型:1 .鳞状细胞癌很常见,约占50%。肉眼可见,它发生在肺门(中央型)附近的上段支气管,生长较慢,转移较晚。来源:支气管粘膜上皮因鳞状化生而发生恶性转化,痰涂片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阳性率高,免疫组织化学中细胞角蛋白表达强阳性。63,高分化鳞状细胞癌,65.64,鳞状细胞癌,66,鳞状细胞癌,67,女性更常见,有被动吸烟史,且预后比鳞状细胞癌差30.40%。2.腺癌,肉眼可见:常发生在

13、支气管下段,靠近外周(外周型),起源:支气管腺,早期无明显症状,易侵犯胸膜。低分化:无腺体结构,固索,分泌稀少,细胞明显异型。疤痕癌,肺泡癌。69,细支气管肺泡癌,沿肺泡壁生长,类似腺体结构。70,支气管肺泡癌,71,腺癌腺癌,中度分化,72,肺腺癌,73,来源于支气管上皮中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3,腺鳞癌,74,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的嗜银细胞和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腺上皮,4,小细胞癌1020,肺癌恶性程度最高,生长迅速,转移迅速,手术切除效果差,对放疗和化疗敏感,分泌胺和多肽激素,临床:类癌综合征,多位于肺门,多为中央型,发病率细胞核大且着色深,胞浆少,似淋巴细胞或燕麦,又称燕麦细胞癌(淋巴细胞样型)。癌细胞密集地呈片状和带状,被纤维组织分开,并且可能具有形成或包围成管状的假菊花簇。4.小细胞癌。76岁,燕麦细胞癌。(2)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78,79,大细胞癌,80,透明细胞癌。81,6,肉瘤样癌,一种新类型,罕见,高度恶性。82,组织发生: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起源于支气管腺,肺泡上皮鳞状细胞癌:较大的支气管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