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总复习学案55_第1页
高三数学总复习学案55_第2页
高三数学总复习学案55_第3页
高三数学总复习学案55_第4页
高三数学总复习学案5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案学案 55曲线与方程曲线与方程 导学目标: 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对应关系 自主梳理 1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 C(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 个二元方程 f(x,y)0 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_都是这个方程的_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_, 那么, 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 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2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 3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五步法) 求曲线(图形)的方程,一般有下面几个步骤: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_; (2)写出适合条件 p 的点 M 的集合 P_; (3)用坐标表示条件 p(M),列出方程 f(x,y)0; (4)化方程 f(x,y)0 为_; (5)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_ 自我检测 1(2011湛江月考)已知动点 P 在曲线 2x2y0 上移动,则点 A(0,1)与点 P 连线中 点的轨迹方程是() Ay2x2 By8x2 C2y8x21 D2y8x21 2一动圆与圆 O: x2y21 外切,而与圆 C: x2y26x80 内切,那么动圆的圆心 P 的轨迹是() A双曲线的一支 B椭圆 C抛物线 D圆 3(2011佛山模拟)已知直线 l

3、的方程是 f(x,y)0,点 M(x0,y0)不在 l 上,则方程 f(x, y)f(x0,y0)0 表示的曲线是() A直线 l B与 l 垂直的一条直线 C与 l 平行的一条直线 D与 l 平行的两条直线 4若 M、N 为两个定点且|MN|6,动点 P 满足0,则 P 点的轨迹是()PM PN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5 (2011江西)若曲线 C1: x2y22x0 与曲线 C2: y(ymxm)0 有四个不同的交点, 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A(,) B(,0)(0,) 3 3 3 3 3 3 3 3 C, D(,)(,) 3 3 3 3 3 3 3 3 探究点一直接法

4、求轨迹方程 例 1 动点 P 与两定点 A(a,0),B(a,0)连线的斜率的乘积为 k,试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并讨论轨迹是什么曲线 变式迁移 1已知两点 M(2,0)、N(2,0),点 P 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MN MP 0,则动点 P(x,y)的轨迹方程为_MN NP 探究点二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例 2 (2011包头模拟)已知两个定圆 O1和 O2,它们的半径分别是 1 和 2,且|O1O2|4. 动圆 M 与圆 O1内切,又与圆 O2外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并 说明轨迹是何种曲线 变式迁移 2在ABC 中,A 为动点,B、C 为定点,B,C,且满足条

5、件 ( a 2,0) ( a 2,0) sin Csin B sin A,则动点 A 的轨迹方程是() 1 2 A.1 (y0) 16x2 a2 16y2 15a2 B.1 (x0) 16y2 a2 16x2 3a2 C.1 (y0)的左支 16x2 a2 16y2 15a2 D.1 (y0)的右支 16x2 a2 16y2 3a2 探究点三相关点法(代入法)求轨迹方程 例 3 如图所示,从双曲线 x2y21 上一点 Q 引直线 xy2 的垂线,垂足为 N.求线 段 QN 的中点 P 的轨迹方程 变式迁移 3已知长为 1的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 A、B 分别在 x 轴、y 轴上滑动,P2 是

6、AB 上一点,且.求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AP 2 2 PB 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例 (12 分) 过定点 A(a,b)任作互相垂直的两直线 l1与 l2,且 l1与 x 轴交于点 M,l2与 y 轴交于点 N,如图所示,求线段 MN 的中点 P 的轨迹方程 多角度审题 要求点 P 坐标,必须先求 M、N 两点,这样就要求直线 l1、l2,又 l1、l2 过定点且垂直,只要 l1的斜率存在,设一参数 k1即可求出 P 点坐标,再消去 k1即得点 P 轨 迹方程 【答题模板】 解(1)当 l1不平行于 y 轴时,设 l1的斜率为 k1,则 k10.因为 l1l2, 所以 l2的斜率为 , 1

7、 k1 l1的方程为 ybk1(xa), l2的方程为 yb (xa), 1 k1 在中令 y0,得 M 点的横坐标为 x1a ,4 分 b k1 在中令 x0,得 N 点的纵坐标为 y1b ,6 分 a k1 设 MN 中点 P 的坐标为(x,y),则有Error! 消去 k1,得 2ax2bya2b20 (x )8 分 a 2 (2)当 l1平行于 y 轴时,MN 中点为,其坐标满足方程. ( a 2, b 2) 综合(1)(2)知所求 MN 中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2ax2bya2b20.12 分 【突破思维障碍】 引进 l1的斜率 k1作参数,写出 l1、l2的直线方程,求出 M、N

8、的坐标,求出点 P 的坐标, 得参数方程,消参化为普通方程,本题还要注意直线 l1的斜率是否存在 【易错点剖析】 当 AMx 轴时,AM 的斜率不存在,此时 MN 中点为,易错点是把斜率不存在的 ( a 2, b 2) 情况忽略,因而丢掉点. ( a 2, b 2) 1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 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达成含 x,y 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 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的方程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代换,化简,证明五个步 骤,但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2)定义法 : 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 定义)

9、,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 轨迹方程(3)代入法: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达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 P(x,y) 却随另一动点 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 Q 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 则可先将 x,y表示为 x、y 的式子,再代入 Q 的轨迹方程,然后整理得 P 的轨迹方 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4)参数法:求轨迹方程有时很难直接找出动点的横坐标、纵 坐标之间的关系,则可借助中间变量(参数),使 x、y 之间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从所求式 子中消去参数,得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2本节易错点:(1)容易忽略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2)利用定义

10、求曲线方程时,应考 虑是否符合曲线的定义 (满分:7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已知椭圆的焦点是 F1、F2,P 是椭圆的一个动点,如果 M 是线段 F1P 的中点,则动 点 M 的轨迹是()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2(2011唐山模拟)已知 A、B 是两个定点,且|AB|3,|CB|CA|2,则点 C 的轨迹为 ()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一支 C椭圆 D线段 3长为 3 的线段 AB 的端点 A、B 分别在 x 轴、y 轴上移动,2,则点 C 的轨迹AC CB 是() A线段 B圆 C椭圆 D双曲线 4(2011银川模拟)如图,圆 O:x2y21

11、6,A(2,0),B(2,0)为两个定点直线 l 是 圆 O 的一条切线,若经过 A、B 两点的抛物线以直线 l 为准线,则抛物线焦点所在的轨迹是 () A双曲线 B椭圆 C抛物线 D圆 5已知 F1、F2是椭圆 1 的两个焦点,平面内一个动点 M 满足|MF1|MF2|2, x2 4 y2 3 则动点 M 的轨迹是()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一个分支 C两条射线 D一条射线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6已知两定点 A(2,0),B(1,0),如果动点 P 满足|PA|2|PB|,则点 P 的轨迹所包围的 图形的面积等于_ 7(2011泰安月考)已知ABC 的顶点 B(0,0)

12、,C(5,0),AB 边上的中线长|CD|3,则顶 点 A 的轨迹方程为_ 8平面上有三点 A(2,y),B,C(x,y),若,则动点 C 的轨迹方程为 (0, y 2) AB BC _ 三、解答题(共 38 分) 9(12 分)已知抛物线 y24px (p0),O 为顶点,A,B 为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满足 OA OB,如果 OMAB 于点 M,求点 M 的轨迹方程 10(12 分)(2009宁夏,海南)已知椭圆 C 的中心为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的原点,焦点在 x 轴上,它的一个顶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分别是 7 和 1.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若 P 为椭圆 C 上的动点,M

13、为过 P 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上的一点,求点 M |OP| |O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11(14 分)(2011石家庄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有一个以 F1(0,)和 F2(0,3 )为焦点、离心率为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 C,动点 P 在 C 上,C 在点3 3 2 P 处的切线与 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 A,B,且.求:OM OA OB (1)点 M 的轨迹方程; (2)|的最小值OM 学案学案 55曲线与方程曲线与方程 自主梳理 1(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解(2)曲线上的点3.(1)曲线上任意一点 M 的坐标 (2)M|p(M)(4)最简形

14、式(5)曲线上 自我检测 1C2.A3.C4.A 5B C1:(x1)2y21, C2:y0 或 ymxmm(x1) 当 m0 时,C2:y0,此时 C1与 C2显然只有两个交点; 当 m0 时,要满足题意,需圆(x1)2y21 与直线 ym(x1)有两交点,当圆与直线 相切时,m, 3 3 即直线处于两切线之间时满足题意, 则m0 或 0m. 3 3 3 3 综上知m0 或 0mB0,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 2AB0,表示圆; 30A0B,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 5A0B,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双曲线; 6A,B0,点 P 的轨迹是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除去 A、B 两点)

15、 若 k0,(*)式可化为1. x2 a2 y2 ka2 1当1k0 时,点 P 的轨迹是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除去 A、B 两点); 2当 k1 时,(*)式即 x2y2a2,点 P 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除去 A、B 两点); 3当 k1 时,点 P 的轨迹是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除去 A、B 两点) 变式迁移 1y28x 解析由题意:(4,0),(x2,y),(x2,y),MN MP NP |0,MN MP MN NP (x2)4y00,4202x22y2 移项两边平方,化简得 y28x. 例 2 解题导引(1)由于动点 M 到两定点 O1、O2的距离的差为常数,故

16、应考虑是否符 合双曲线的定义,是双曲线的一支还是两支,能否确定实轴长和虚轴长等,以便直接写出其 方程,而不需再将几何等式借助坐标转化; (2)求动点的轨迹或轨迹方程时需注意:“轨迹”和“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 者要指出曲线的形状、位置、大小等特征,后者指方程(包括范围) 解 如图所示, 以 O1O2的中点 O 为原点, O1O2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O1O2| 4, 得 O1(2,0)、O2(2,0) 设动圆 M 的半径为 r,则 由动圆 M 与圆 O1内切,有|MO1|r1; 由动圆 M 与圆 O2外切,有|MO2|r2. |MO2|MO1|34. 点 M 的轨迹

17、是以 O1、O2为焦点,实轴长为 3 的双曲线的左支a ,c2,b2c2 3 2 a2 . 7 4 点 M 的轨迹方程为1 (xb0) x2 a2 y2 b2 连接 MO,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可得 |F1M|MO|a (a|F1O|),则 M 的轨迹为以 F1、O 为焦点的椭圆 2BA、B 是两个定点,|CB|CA|24|AB|. 根据椭圆的定义知,焦点 F 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5D因为|F1F2|2,|MF1|MF2|2, 所以轨迹为一条射线 64 解析设 P(x,y),由题知有:(x2)2y24(x1)2y2,整理得 x24xy20,配方 得(x2)2y24,可知圆的面积为 4. 7(x10)2

18、y236 (y0) 解析方法一直接法 设 A(x,y),y0,则 D, ( x 2, y 2) |CD| 3. ( x 25) 2y 2 4 化简得(x10)2y236, A、B、C 三点构成三角形, A 不能落在 x 轴上,即 y0. 方法二 定义法如图所示, 设 A(x,y),D 为 AB 的中点,过 A 作 AECD 交 x 轴于 E, 则 E(10,0) |CD|3,|AE|6, A 到 E 的距离为常数 6. A 的轨迹为以 E 为圆心,6 为半径的圆, 即(x10)2y236. 又 A、B、C 不共线,故 A 点纵坐标 y0. 故 A 点轨迹方程为(x10)2y236 (y0) 8

19、y28x 解析,.AB (2, y 2) BC (x, y 2) ,0,AB BC AB BC 得 2x 0,得 y28x. y 2 y 2 9解设 M(x,y),直线 AB 斜率存在时,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kxb. 由 OMAB 得 k . x y 设 A、B 两点坐标分别为(x1,y1)、(x2,y2), 由 y24px 及 ykxb 消去 y, 得 k2x2x(2kb4p)b20,所以 x1x2. b2 k2 消去 x,得 ky24py4pb0, 所以 y1y2.(4 分) 4pb k 由 OAOB,得 y1y2x1x2, 所以,b4kp. 4pb k b2 k2 故 ykxbk(x4p)(8 分) 用 k 代入, x y 得 x2y24px0 (x0)(10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