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9页)
编号:8986435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7-20
上传人:QQ24****178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王**(实名认证)
浙江
IP属地:浙江
150
积分
- 关 键 词:
-
镇江
输送带
传动
装置
设计
机械
- 资源描述:
-
镇江高专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带机械图,镇江,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机械
- 内容简介:
-
镇 江 高 专ZHENJIANG COLLEGE毕 业 设 计 (论 文) 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Conveyor Belt Transmission Design系 名: 装备制造学院专业班级: 机制D142学生姓名: 陈佳奇学 号: 140103419指导教师姓名: 宗存凤指导教师职称: 高级工程师 年 月摘 要在查阅国内外关于带式输送机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带式输送机的总体设计.确定了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布置形式.设计的式输送机.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驱动装置.传动系统.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头轮.尾轮).张紧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及保护装置等组成.本设计根据任务书的初始数据和对于输送粮食的要求.合理拟定传动方案.同时进行了对传动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重点介绍了驱动装置的设计.进行传动机构的整体设计.确定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计算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对减速器进行设计及计算.带轮及各传动轴的设计.同时介绍了其他部件的选择及设计情况.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传动系统.减速器.AbstractIn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 on a belt conveyor,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belt conveyor, determine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conveyor, structure and layout. Design of the conveyor, and its main components include: drive, transmission system, frame, conveyor belt, roller, roller (head, tail), tensioning device and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and protection devices, etc. This design to work for conveyor tension, the conveyor belt speed and drum diameter, on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plan transmission scheme,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drive system was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focus on the design of the driving gear, the integral design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etermine the total transmission ratio and distribution ratio, calculating the movement and the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On gear reducer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design of the pulley and the drive shaft.Keywords: the belt conveyor;conveyer belt;drive unit;reducer;目录摘 要IAbstractII目录III第1章 引言11.1国内研究现状11.2国外研究现状11.3带式输送机的应用21.4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第2章 带式输送机的总体设计42.1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42.2带式输送机的组成和布置形式42.2.1带式输送机的组成42.2.2带式输送机总体布置形式4第3章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63.1 传动系统设计63.2 电机的选择73.2.1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73.2.2电机转速的确定83.3总传动比的确定93.3.1各级传动比的确定93.4动力参数的确定103.5传动零部件的设计计算103.5.1V带传动的设计103.5.2减速器的设计12第4章 带式输送机其他部件的设计204.1 托辊的设计204.2 张紧装置的设计204.3 电器及安全保护装置20结论21参考文献22致谢23第1章 引言第1章 引言近些年来.带式传输因为它所拥有的送料种类的广泛.输送的能力也比较高.输送的线路能适应各种恶劣条件还有就装卸料而言它很灵活可靠性很高而花费的费用又很少等特点.已经在某些重大领域逐渐开始取代了汽车.机车这类的运输工具.成为了散料运输这类的主要装备.在社会经济的结构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很多的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呢.也逐渐帮助企业从费人力物力财力变成了现在自动化的生产状态.带式传输从来开发到现在纵观历史也有150年.当时发明也是主要把它用来庄稼谷物等密度比较小的物料运输.随着现在国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它用于制造.设计和安装的各种技术.新方法的更迭以及输送带接头技术不断完善.就目前而言带式输送机已经发展到了步居世界水平.1.1国内研究现状输送行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长运距.大功率已经在各行各业有了关键的作用.譬如用在食品港口运输粮食烘干等.日常行业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提高了生产效率.较少了劳动力也大大缩减了劳动时间带式输送机量大的优点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可运输距离长.运输量大运行稳定性高.不会中途崩溃也可实现连续输送.运行程序简单.便易.较容易实现整体自动化控制.输送设备在一条生产线中已经起到了核心作用.因为随着装备制造工业的迅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飞速提升.各种工厂化生产逐渐代替了繁琐的传统制造生产过程.成套设备在生产线用于食用菌种与食品加工输送的原理是提高原动力.通过变频器协助送到工艺需要传送速度.但国内机器娇小.不妨方便移动.只是基本满足市场市场的需求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技术争取缩小差异.实现自动化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1.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带式输送技术起步比较早.发展也很快.主要就是其中的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带式输送自身技术与装备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其中距离比较远.能运输很大的量.带子运输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等大型带传输机现在很显然是一个重大的发展的一个方向.再一个带传输的功能很多.适用的地方的也比较广.送煤恶劣条件带式带式传送.能够实现空间转换的带式传输机.大型重工业的大载率的带式传输机型.第三.其中核心的技术就是挖掘了带式传输物料传送的动态分析和时时监控的技术.把带式传输运行性能和可靠性带来了质的飞跃.国外.早在1795年oliveTEvans在USA的费城“MillersGuide”就出版自己撰写的文章.是就带传输最早的定义.那个时候输送带被当时说成了“在一个特定的地方里两个圆桶上面的转动的柔软的薄皮带或者就是结实耐用的布条”.1892年T Parmalee对输送带的质地开始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也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提取了织物增强角胶输送带专利.使带传输在谷物的输送环节谱写了新的篇章!从此以后.要运的量的变化和生产的多元化的需求.带式传输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大量的新型的结构也把以前旧的逐渐踢出了市场.在这些新的带传输的结构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倾角带式传输机.圆管式输送机.气垫式输送机.能够实现平面转弯的带式输送机.线摩擦带式输送机等.1.3带式输送机的应用带式输送机广泛地应用在治金.煤炭.交通.水电.化工等部门.在食品加工输送生产工艺过程中.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因为它输送量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还比较低.通用性强的优点.带式传输机是煤矿最理想的高效率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机车类】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尤其对高产高效的井矿.带式传输机已成为煤炭开发采集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的关键设备.带式除送机主要的特点是机身可以方便伸缩.设有储带室.机尾可随采煤工作面的推进而伸长缩短.结构紧凑.可不设基础.直接在巷道底板上铺设.机架轻巧.拆装十分方便.当输送能力和运输距离较大时.可配中间驱动装置来满足要求.根据输送工艺的要求.可以单击输送.也可以多机组合水平或倾斜运输系统来输送物料.1.4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现在而言.对于输送机器的工作效率要求在逐渐提高.对煤矿食品输送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机器可移动灵活性方面不断增强.老式的固定式输送机早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所以对输送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移动式输送机就是为了解决综上所述的问题而设计生产的.该输送机灵活性强.可靠性强.可以充分的利用装料和卸料空间.是非常实用的新一代产品.带式传输机作为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对我们机械工科类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再有让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也提出了挑战.还可以把学校学习的机械知识好好利用.也把自身的计算机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得到全方面的提高.让社会见证我们在高专三年的成长.让父母.老师.社会承认我们.认可我们!19第2章 带式输送机的总体设计第2章 带式输送机的总体设计2.1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又叫胶带运输机.它的构造有这么几个组成部分包括.输送带.机架.滚子.张紧部分.电子控制部分和保护装置等.输送带经过主动滚子和从动滚子.输送带的上部分是由托辊进行支撑.张紧装置可以根据输送带的松弛情况调整出合适的张紧度.把调节主动.从动滚子的中心距.确保输送带的正常的运转.进行工作的时候.传动滚子通过和它输送皮带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带动输送带的运行.把需求的物料从输送皮带的一端运到另一端.更有的时候需要改变运转的方向.这样就可以实现物体的连续运动.出料端可以和其他的输送带进行相连.也可以机器和机器相连也就是为了能够连续运动.让物体通过一个个的输送带跑到一个我们所需要的位置.2.2带式输送机的组成和布置形式2.2.1带式输送机的组成带式传输机的组成部分比较多.机架.输送皮带.传动的系统.头轮.尾轮.托辊.张紧部分.电气控制系统及保护装置.传输机的类型也是很多不一样的.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其特征也是各不相同.传输机工作原理复杂繁乱.随着科学技术的上升发展.已经越来越简化过程.&传输的设计越来越成熟.为装备制造带来了很多便捷. 2.2.2带式输送机总体布置形式 电动机是通过联轴器.减速器.带传动.带动传动滚子转动或其他的驱动机构.通过滚子或其他机构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迫使输送带运动.带式传输的驱动方式包括.单点式和多点式两种.通用的带式传输机一般情况下比较常用的就是电机到滚子单点驱动滚子的方式.即驱动装置安装在输送机长度的某一个位置.一般把它安装在主动轮附近.这样的构造也使得机器在运转的途中更加的损害小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对每个滚子的驱动又能分为单电动机驱动和多电动机驱动.其效果的就是后者启动的时候更加稳定.也可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第3章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3章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其中主要就是.包括传动系统设计.电机大小功率的选择.总传动比的确定.各级传动比的确定.运动和动力参数的确定.及各传动部件的设计及分析.这也是传动装置的重中之重.我们将传动能力较小的带传动安放在高速级.这样的话就可以把整个传动系统布置的更合理.能尽量减少使用空间.另外.将带传动安放在高速级其实是对其发挥其传动平稳很有帮助.缓冲.吸振.减少噪声的特点.闭式齿轮它的传动的润滑以及防护条件其实是最好.而在相同的工况下.斜齿轮传动是可以获得较小的几何尺寸和比较大的承载能力.采用传动比较平稳.而动载荷比较小的斜齿轮传动.使结构也比较简单.紧凑.而且加工也只是比直齿轮多转过一个角度而已.工艺不复杂.由于齿轮相对它的轴承为不对称布置的话.使其沿齿宽方向的载荷分布不均.本人方案是将齿轮布置在距扭矩输入端较远的地方.有利于减少因为扭矩引起的各方面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如上面所讲的.本方案从任务书所给定的特定条件设计的方案是很有合理性和可行性.3.1 传动系统设计本人设计自行如下.运输机工作拉力F=2000N.运输带的工作速度v=2m/s.卷筒的直径D=400mm.根据拟定的数据传动系统方案.它的设计如下图3.1所示.如图3.1 带式运输机的传动方案本设计采用.上图所示的传动方案.从整体的布局来讲.该方案结构比较简单.尺寸紧凑.能在长期连续运转的条件下.因为工作可靠所以功率损失较低.传动效率高.大部分零件采用国家标准件制造所以较为方便.成本比较低廉.输入采用带传动能发挥其过载保护作用的优点.使用安全.维护方便.运转也比较简单.能实现企业的加工运转3.2 电机的选择选择电机应考虑以下因素. 1是为电机提供稳定电源的种类.如单相.三相.直流电等. 2电机的工作环境.电机工作场所是否有具有特殊性.如潮湿.高温.化学腐蚀.粉尘等等. 3电机的工作方式.是连续大强度工作还是短时间的工作或是其它工作方式. 4根据机械的负载性质和生产工艺对电机的启动.制动.反转.调速以及工作环境等要求.选择电机的安装方式.如立式安装.卧式安装等等. 5电机的功率及转速等.功率及转速应满足负载的要求. 6其它困素.如是否需要变速.有无特殊控制要求.负载的种类等电动机为标准化.系列化产品.设计中应根据工作机的工作情况和运动.动力参数.根据选择的传动方案.合理选择电动机的类型.结构型式.容量和转速.提出具体的电动机型号. 3.2.1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电机的功率应根据生产机械所需要的功率来选择.尽量使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选择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小.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造成电动机长期过载.使其绝缘因发热而损坏.甚至电动机被烧毁.(2)如果电动机功率选得过大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其输出机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数和效率都不高(见表).不但对用户和电网不利.而且还会造成电能浪费.要正确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必须经过以下计算或比较.1. 带式输送机所需的功率 由公式得. 设计题目给定.输送带拉力F(N)= 2000N 输送带速度V(m/s)= 2 m/s 2. 计算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附表中23确定部分效率如下表所示.序号项目传动效率数量精度1弹性联轴器2-2滚动轴承8-4圆柱齿轮-7级5传动滚筒-7级6V带-8级电机至输送带的总传动效率:电动机的输出功率.3.2.2电机转速的确定三相异步电动同一功率的异步电动机有同步转速3000r/min.1500r/min.1000r/min.750r/min等几种.一般来说.同一类型.相同额定功率的电动机低速的级数多.外部尺寸及重量较大.价格较高.但可使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尺寸减少.高速电动机则与其相反.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取适当的电动机转速.1. 滚筒转速根据已知条件.输送带速度V(m/s)=2m/s滚筒转速.2. 电机转速根据(机械设计)表18-1可知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推荐传动比范围为.推荐V带传动比 =24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是.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1000r/min.1500r/min.3000r/min.常选用或的电动机.由参考文献附表6-1查出有两种使用的电动机型号.表3.1 电机性能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电动机转速n/(r/min)总传动比同步转速满载转速Y132S2-27.53000292030.6表3.2带式输送机相关参数皮带速度皮带拉力滚筒直径工作条件每天时间设计寿命转速r/min功率2 m/s2000N400mm平稳连续8小时10年131.16kw3.3总传动比的确定由选定电动机的满载转速和工作机主动轴的转速可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对于多级传动计算出总传动比后.应合理地分配各级传动比.限制传动件的圆周速度以减少动载荷. 由电动机的满载转速和工作机主动轴的转速 可得总传动比.1)V带传动的理论传动比 初选 2)两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3)齿轮传动中.高低速级理论传动比的分配取 .可使两极大齿轮直径相近.浸油深度接近.有利于浸油润滑.同时还可以使传动装置外廓尺寸紧凑.减小减速器的轮廓尺寸.但 过大.有可能会使高速极大齿轮与低速级轴发生干涉碰撞.所以必须合理分配传动比.一般可在 中取. 取高速级传动比.由得低速级传动比为.从而高速级传动比为.表3.3传动比分配 总传动比电机满载转速高速轴-中间轴中间轴-低速轴滚筒转速30.62920r/min3.82.7131.1r/min3.4动力参数的确定为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应首先推算出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一般按由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运动传递的路线推算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各轴转速电机轴.n=2990r/min 高速轴中间轴低速轴2.各轴输入功率电机轴.高速轴中间轴低速轴3各轴输入扭矩电机轴.高速轴中间轴低速轴3.5传动零部件的设计计算3.5.1 V带传动的设计根据电动机功率为6kW.电动机转速2990 r/min.V带理论传动比3设计计算如下.计算项目计算结果及内容工作系数由表11.5查得工作系数KA=1.0计算功率Pca =KAPd=1.06=6kW选带型号根据Pca.n1确定选用普通V带A型小带轮直径由表11.6.取dd1=100mm大带轮直径dd2普通V带设计参数初选中心距a 0根据0.7(dd1+dd2) a 0 2(dd1+dd2)得210mm a 0 q=0.10 kg/m应使带的实际出拉力 压轴力FP带轮材料及结构带轮的材料主要采用铸铁.常用材料的牌号为HT150或HT200.小带轮采用实心式.大 带轮的结构形式为孔板式.3.5.2减速器的设计1) 高速级齿轮设计 计算项目计算内容及结果材料的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G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小齿轮齿数大齿轮齿数取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载荷系数小齿轮转矩材料弹性影响系数根据表10-6查得材料弹性影响系数齿宽系数根据表10-7取齿宽系数接触疲劳强度极限根据图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接触疲劳许应力(1)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2) 由文献2中图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计算接触疲劳许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 安全系数S=1由文献2中式10-12小齿轮分度圆圆周速度齿宽b齿宽与齿高比模数 齿高 计算载荷系数根据图10-8查动载荷系数.直齿轮.根据表10-2查得使用系数.根据表10-4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非对称布置时.得 .载荷系数分度圆直径模数m.取齿轮的齿数 取 圆整后取圆周力.径向力.齿根弯曲强度校核根据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根据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弯曲疲劳许应力弯曲疲劳安全系数载荷系数K校核齿形系数.应力校正系数. 表3-1 高速级齿轮设计参数表齿轮压力角模数中心距齿数比齿数分度圆直径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宽小齿轮 202mm126mm3.82652mm47mm56mm52mm大齿轮100200mm195mm204mm58mm2)低速级齿轮设计计算项目计算内容及结果材料的选择小齿轮 40Cr 调质 硬度280HBS大齿轮 45 调质 硬度240HBS小齿轮齿数大齿轮齿数 取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载荷系数小齿轮转矩材料弹性影响系数根据表10-6查得材料弹性影响系数齿宽系数根据表10-7取齿宽系数接触疲劳强度极限根据图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接触疲劳许应力(1)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2) 由文献2中图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计算接触疲劳许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 安全系数S=1由文献2中式10-12小齿轮分度圆圆周速度齿宽b齿宽与齿高比模数 齿高 计算载荷系数根据图10-8查动载荷系数.直齿轮.根据表10-2查得使用系数.根据表10-4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非对称布置时.得 .载荷系数分度圆直径模数m 取齿轮的齿数 圆整后取 圆整后取圆周力.径向力.齿根弯曲强度校核根据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根据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弯曲疲劳许应力弯曲疲劳安全系数载荷系数K校核齿形系数.应力校正系数. 表3-2 低速级齿轮设计参数表齿轮压力角模数中心距齿数比齿数分度圆直径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宽小齿轮 203mm153mm2.752781mm73.5mm87mm85mm大齿轮75225mm217.5mm231mm80mm3) 轴类零件的设计输入轴的设计计算结果圆周力径向力选取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处理.根据中表153.取.由于该轴有一个键槽.故轴的直径应加大联轴器选用HL3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公称转矩为.许用转速为.可取联轴器的孔径.中速轴的设计计算结果圆周力径向力选取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处理.根据中表153.取.滚动轴承因轴承只受径向力作用.故选用深沟球轴承.取35mm. 则可选择深沟球轴承6207输出轴的设计圆周力径向力选取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处理.根据中表153.取.由于该轴有一个键槽.故轴的直径应加大联轴器查文献1中附表4-2选用HL4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公称转矩为.许用转速为.4) 箱体的设计参数采用HT200铸造箱体.水平剖分式箱体采用外肋式结构.箱内壁形状简单.润滑油流动阻力小.铸造工艺性好.但外形较复杂.表3.4 箱体主要结构尺寸名称符号尺寸关系/mm箱座壁厚8箱盖壁厚8箱座剖分面处凸缘厚度12箱盖剖分面处凸缘厚度12箱底座剖分面处凸缘厚度20箱盖肋厚6.8箱座肋厚6.8地脚螺钉直径16数目6通孔直径20沉头座直径45底座凸缘尺寸2523连接螺栓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12箱盖与箱座连接螺栓直径8连接螺栓的间距连接螺栓直径8通孔直径9沉头座直径18凸缘尺寸1412定位销直径6轴承端盖螺钉直径8视孔盖螺钉直径5吊环螺钉直径12轴承旁凸台半径23箱体外壁至轴承座端面的距离38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内壁的距离10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10轴承端盖的外径112.130轴承旁连接螺栓距离5) 其他结构的设计项目选择类型轴承端盖凸缘式轴承端盖通气器A型通气罩起吊装置为便于拆卸及搬运.应在箱盖上铸出吊耳.并在箱座上铸出吊钩.定位销销油标杆式油标第4章 带式输送机其他部件的设计4.1 托辊的设计托辊是利用滚轮结构.轴承和滚轮支撑设计.物料在输送过程中托辊的作用显著.根据结构材料托辊组的大小和承载能力的带式输送机滚筒托辊.基本要求是.结构合理.经久耐用.具有防水性能好.具备密封装置的润滑功能.由于托辊并无动力输入.靠输送机运行时.皮带的得摩擦起到带动旋转的作用.所以.要保证有良好的摩擦系数低.重量轻.辊面必须光滑等要求.本设计.在皮带上部采用平行托辊结构.4个托辊在两个滚筒中间等距分布.在输送物料时.受力均匀.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4.2 张紧装置的设计拉紧装置的作用是使输送带具有足够的预张力.降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辊的摩擦力的防滑度.保障输送工作的正常运行.本设计采用从动滚筒与张紧机构一体式结构.滚筒两端装有GB/T 7810-UELK208轴承.起到对滚筒的支撑作用.其次通过两端的螺杆可以对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的中心距进行调节.输送机工作过程中.出现皮带松弛现象时.可以根据松弛程度进行调节.此结构比以往的张紧装置更简单.并且容易操作.4.3 电器及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是输送机关键环节.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及零部件的损坏.安全保护装置为可移动的监控和报警工作.使整个输送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它也易于控制各传动装置.提高了自动化水平.(1)电气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制造.运输及使用等要求.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要求.如IEC439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装置.GB4720装有低压电器的电控设备.GB3797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2)电气设备的保护.主回路要求有电压.电流仪表指示器.并有断路.短路.过流(过载).缺相.接地等项保护及声.光报警指示.指示器应灵敏.可靠.(3)安全保护和监测.应根据输送机输送工艺要求及系统或单机的工况进行选择.结论这次的毕业设计.我是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进行研究与探讨的.主要是对于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设计概念和过程进行专业的探究.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让大家对于机械设计有更多更广的了解.也正是因为经历了这次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所以我越发上深刻的体会到身为一个设计人员的艰苦与辛酸.无论是从外形尺寸设计还是传动形式等方面都是需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与琢磨.每一次都力求精准与精确.大量的计算有些让无从下手.但是经过耐心的思考.查找各类文献及资料.在总结前人设计的基础上.并根据本次设计的内容找到了突破口.经过大量反复的运算.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最终完成了设计.除此之外.在这次的毕业设计当中.我也着实的了解到自身在专业上存在着极大的不足.举例而言.极度的缺乏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于机械结构以及材料都存在不了解的情况.在软件操作方面也显得较为生疏等.总而言之.这一次毕业设计实践就是让自己重新将自己审视了一遍.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明白了自身知识浅薄性.所以我会为此更加努力的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参考文献1 赵又红.周知进主编.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2 濮良贵.纪名刚.陈国定等.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李爱军.陈国平.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4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5 周开勤.机械零件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钟日铭.Pro/ENGINEER wildfire5.0基础入门与范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 孙恒.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程志红.唐大放.机械设计课程上机与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9 王红.刘贯军.曹玉宝等.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