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丝杆传动设计说明书.doc

镇江高专丝杆传动设计带机械图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8986475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7-20 上传人:QQ24****1780 IP属地:浙江
150
积分
关 键 词:
镇江 传动 设计 机械
资源描述:
镇江高专丝杆传动设计带机械图,镇江,传动,设计,机械
内容简介:
镇 江 高 专ZHENJIANG COLLEGE毕 业 设 计 (论 文) 丝杆传动设计Screw transmission design系 名: (四号宋体) 专业班级: (四号宋体) 学生姓名: (四号宋体) 学 号: (四号宋体) 指导教师姓名: (四号宋体) 指导教师职称: (四号宋体) 年 月V摘 要丝杆传动设计设计整机结构主要由电动机产生动力通过联轴器将需要的动力传递到丝杆上,丝杆带动丝杆螺母,从而带动整机运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自动化水平。更显示其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论文研究内容: (1) 丝杆传动设计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2) 丝杆传动设计装置工作性能分析。 (3) 电动机的选择。(4) 丝杆传动设计装置的传动系统、执行部件设计。(5) 对设计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分析和校核。(6) 绘制整机装配图及重要部件装配图和设计零件的零件图。 关键词:丝杆传动设计装置, 联轴器,滚珠丝杠 AbstractScrew driv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motor to generate power through the coupling will need to transfer the power to the screw rod, the screw rod drives the screw nut, so as to drive the movement,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automation level. It shows its superiority, and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paper:(1) the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of screw transmission design device.(2)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crew transmission design device.(3) motor selection.(4) the design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he actuator of the screw rod transmission design device.(5) the design of parts for th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6) draw the assembly drawing and the assembly drawing of the important parts and the parts of the design parts.Key words: screw transmission design device, coupling, ball screw目 录摘 要IIAbstractIII目 录IV1 绪论11.1 课题的研究意义11.2 丝杆传动设计发展现状12 丝杆传动设计装置总体结构设计32.1设计的要求与数据32.2 总体结构设计33 丝杆传动设计43.1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用设计43.1.1 滚珠丝杠副的传动原理43.1.2 滚珠丝杠副的传动特点43.1.3 滚珠丝杠副的结构与调整53.1.4 轴向间隙的调整和加预紧力的方法63.2滚珠丝杆副的选择83.2.1导程确定83.2.2确定丝杆的等效转速83.2.3估计工作台质量及负重93.2.4确定丝杆的等效负载93.2.5确定丝杆所受的最大动载荷93.2.6精度的选择103.2.7选择滚珠丝杆型号103.2.8校核113.3电机的选择133.3.1电机轴的转动惯量133.3.2电机扭矩计算13结论15参考文献16致 谢17第1章 引言1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数控设备是用数控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 术。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数控设备的应用不但给传统的制造业 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所以 丝杆传动设计数控工作台设计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 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多采用经济型丝杆传动设计数控系统,其加工速度慢、编程复杂、人机界面不友好,因此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因此研制 和开发一套基于双单片机的 丝杆传动设计数控冲床数控系统, 用于装配新冲床或对经济型 数控冲床进行改造,能够有效的改善人机界面、提高加工速度、方便操作人员编 写用户加工程序, 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工作台是机床上必不可少的部件,工作台的自动化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 动生产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机械行业的许多普通机床和闲置设备,经过数控改 造以后,不但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而且能有效的适应多种品种,小批量 的市场需求,使之更有效的发挥经济效益和设计效益。 总而言之,目前,丝杆传动设计数控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高速化、高精度化、 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并联驱动化、网络化、极端化、绿色化以成为数控机 床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中国作为一个制作大国,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力、价格、资 源等方面的优势,而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与自主开发方面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还很 大。中国的数控产业不能安于现状,应该抓住机会不断发展,努力缩短与发达国 家之间的差距。力争早日实现 丝杆传动设计数控设备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从初级产品到高精尖端产品制作的变更。1.2 丝杆传动设计发展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以前称为初期阶段,这个时期研制和开发还处于自发状态,电子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信息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机电技术还没广泛深入的发展。70年代至80年代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微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了新的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了深入发展的阶段。并出现了虚拟制造(VM)、敏捷制造(AM)快速成型制造(RPM)、并行工程(CE)等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已从原来的以机械为主的领域拓展到目前的汽车、电站、仪表、化工、通信、冶金等多项领域。机电一体化产业覆盖面非常广,而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应分清主次大胆取舍,在机电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壮大。我国机械制造装备中较多的采用了数控设备、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高等技术的集成,来满足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以满足社会个消费群体的不同要求。目前机械技术已经发展到广泛采用微型计算机的阶段,今后也将不断出现“具有神经系统的机械”或“智能化的机械”。并且机电一体化技术贯穿于工程系统设计之中,从简单的单参数显示,到复杂的多参数、舵机控制,从简单的零件自动加工生产线,到各种现代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应用到不同层次、覆盖面很广的应用领域。 数控设备综合运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检测与新型机械结构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具有高柔性、高精度与高自动化的特点,因此它提高了机械制造的制造水平,解决了制造中的常规加工技术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浮渣幸免零件加工,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多品种及高可靠的机械产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数控技术已逐步晋级,丝杆传动设计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丝杆传动设计已成为机械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72 丝杆传动设计装置总体结构设计2.1设计的要求与数据丝杆传动是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基本要求:电机输出功率:0.12kw;输出扭矩:5Nm;转速:60r/min;可正反转;电机输出带动丝杆转动,利用丝杆原理把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实现丝母套在丝杆上直线运动。丝母套带动工件运动。工件总重量不小于100kg,通过滚动副与基座连接。2.2 总体结构设计丝杆传动设计应满足一下几个条件首先就是必须保证工件定位可靠的可靠性,为了使工件与去毛刺点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必须根据要求的去毛刺点,去选择合适的定位机构。再者就是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除了受到工件、工具的重量,还要受到本身的重量,还受到去毛刺枪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和振动的影响,没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能会发生折断或者弯曲变形,所以对于受力较大的进行强度、刚度计算是非常必要的。最后要尽可能做到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如果可以,应考虑到产品零件变换的问题。为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零件,为满足这些要求,可将制成组合式结构,迅速更换不同的部件及附件来扩大机构的使用范围。采用丝杠传动: 电动机联轴器滚珠丝杠3 丝杆传动设计3 丝杆传动设计3.1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用设计进给机构的进给运动,由进电机的转动,然后带动工作台丝杠传动。在数控工作台上的丝杠传动,可以用普通的丝杠传动,也还有应用滚珠丝杠来转动。原因是普通丝杠传动摩,但总是不太稳定。 所以要擦系数大,效率低,传动中有间隙。虽然传动中的间隙可以用一些办法来补偿,修正采用滚珠丝杠传动。 滚珠丝杠传动都使用防护罩,以防止空气中的尘土和其它杂物等进入。 滚珠丝杠和滚珠螺母组成滚珠丝杠螺母副,它是把步进电机的转动角位移,变换成数控工作台进给机构的的直线位移。 滚珠丝杠螺母副,也简称为滚珠丝杠副,是一种新的传动机构,它是在丝杠和螺母的螺旋槽之间装有滚珠,以此作为中间元件的一种传动机构。3.1.1 滚珠丝杠副的传动原理丝杠和螺母上都有圆弧形的螺旋槽,这两个圆弧形的螺旋槽对合起来就形成螺旋线的滚道,在滚道内装有许多滚珠.当丝杠旋转时,滚珠相对于螺母上的滚道滚动,因此丝杠与螺母之间滚道的摩擦为滚动摩擦.为防止滚珠从螺母中吊出来,在螺母的螺旋槽两端应用挡住器挡住,并设有回路滚道是他的两端连接起来.使滚珠从滚道的一端滚出后,沿着这个回路滚道从新返回到滚道的另一端,可以循环进行不断地滚动。3.1.2 滚珠丝杠副的传动特点滚珠丝杠副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因为它是滚动摩擦,传动效率可达0.920.96,比普通的丝杠传动提高34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优点,如功率损耗小,传动平稳,磨损小,无爬行现象等等.除此而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一般的丝杠传动总是有间隙,而滚珠丝杠可以消除间隙,所以当丝杠转动反向时,可以没有空程,提高了反向的定位精度,也增强了传动刚度.二是:一般的丝杠传动只能使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而滚珠丝杠副由于传动的摩擦系数小,所以既能把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也可以从直线运动转变为螺旋运动,具有传动的可逆性,因此可以作为主动件,也可以作为从动件.它也有缺点,主要是元件的精度要求高,光洁度要求也高,所以制造工艺很复杂,成本也高.对于丝杠和螺母上的螺旋槽,一般要求磨削成型,因而制造困难,也限制了使用.又由于传动的可逆性,所以不能自锁,当应用在垂直传动装置时,由于自重和惯性的关系,在下降过程中不能立刻停止,因此还需要备有制动装置.3.1.3 滚珠丝杠副的结构与调整滚珠丝杠副的结构尽管在形式上有很多类型,但其主要区别是在螺纹滚到的型面形状,滚珠循环的方式,轴向间隙的调整和加预紧力的方法等三个方面。(1)螺纹滚道型面的形状螺纹滚道型面的形状有很多种,目前国内正式投产的,仅有单圆弧型面和双圆弧型面两种,如图所示。滚珠与滚道型面接触点法线与丝杠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a)单圆弧 (b) 双圆弧图3.1 滚珠丝杠副螺纹滚道型面的截形(2)单圆弧型面 一般滚道的圆弧半径要比滚柱的半径稍大一些。对于单圆弧型面的螺纹滚道,接触角是随着轴向负载大小而变化的,当轴向负载为零时,接触角也为零;当负载逐渐增大,接触角也逐渐增大。实验证明:当接触角增大时,传动效率,轴向刚度,承载能力都随之增大。(3)双圆弧型面 双圆弧型面螺纹滚道的接触角是不变的。在偏心距(e)决定后,滚珠与滚道的圆弧角接处,会有很小的空隙。这些空隙虽然能容纳一些脏物,但不至于堵塞,反而对滚柱的滚动有利。从传动效率,轴向刚度,承载能力等要求出发,接触角大一些好,但接触角过大制造就会困难。一般接触角为,滚道的圆弧半径也同样比滚柱的半径稍大一些。 滚珠的循环方式目前国内常用的滚珠循环方式由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1)外循环方式 如图所示为外循环方式,滚柱在循环过程中与丝杠脱离接触,通过外面的循环回路称为外循环(W系列)。这种外循环是直接在螺母的外圆上铣出螺旋槽,用挡珠器从螺母内部切断螺纹滚道,挡珠滚珠的去路,迫使滚珠导入通向外圆螺旋槽中,构成了外面的旋环回路。外循环的结构和制造较为简单容易,因此应用较广,他可以制成单列或式双列两种的结构形式。(2)内循环方式 滚柱在循环过程中与丝杠始终保持接触的称为内循环(N系列),如图所示。这种内循环是在螺母外侧孔中装了一个接通相邻滚道的反向器,借助这个反向器迫使滚珠翻过丝杠的牙顶,而进入相邻的滚道。内循环滚珠丝杠副回路短,工作滚珠数目少,结构尺寸紧凑,流畅性好,摩擦磨损小,传动效率高,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都较高,具有一系列优点,但制造困难,结构复杂,所以不及外循环方式应用的广泛。图3.2 外循环的滚珠丝杠 图3.3 内循环的滚珠丝杠3.1.4 轴向间隙的调整和加预紧力的方法对于滚珠丝杠副,除了单一方向的进给传动精度有一定的要求外,对它的轴向间隙也有严格的要求,以保证反向传动的精度。要把轴向间隙完全消除,也是相当困难的。通常采用双螺母,并加预紧力的方法来消除其轴向间隙。双螺母经加预紧力调整后,能基本上消除轴向间隙。单螺母的滚珠丝杠副是不能调整轴向间隙和预紧力的,其轴向间隙只能依靠滚珠丝杠副本的精度和安装时丝杠和螺母的连接精度来保证。双螺母加预紧力消除轴向间隙必须注意两点,一是:通过预紧后产生的力,可促使预拉变形,以减少弹性变形所引起的位移。但预紧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使驱动力矩增大,传动效率反而降低,使用寿命也随之缩短。二是:轴向间隙的消除,不能忽视丝杠的安装部分和驱动部分的轴向间隙,应同时调整是它减少到最小。目前常用的双螺母预紧力调整方法有下面三种。(1)垫片调隙式如图所示为垫片调隙式,一般用螺钉来连接滚珠丝杠上的两个螺母的凸缘处,在中间加垫片。垫片的厚度是螺母间产生轴向位移,以达到消除间隙和产生预紧力的目的。 这种结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装拆方便。但缺点是调整很费时,在工作状态下不能随意调整,因为要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才能消除间隙,所以是用于一般精度的机构中使用。(2)螺纹调隙式 如图所示为螺纹调隙式。它是一个螺母的外端有凸缘,而另一个螺母的外端没有凸缘,车有螺纹,它伸出在套筒外,并用两个圆螺母调整好间隙后,再用一圆螺母锁紧螺母锁紧就可以了。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结构紧凑,调整方便,所以应用广泛,但调整的位移量不太精确。图3.4 垫片调隙式 图3.5螺纹调隙式(3)齿差调隙式 如图所示为齿差调隙式。它是在两个螺母的凸缘上各有圆齿轮2,两者的齿数值相差一个齿,装入内齿圆3中,内齿圆3是用螺钉1和定位销4固定在套筒5上的。调整是先取下内齿圆3,转动圆柱齿轮2,在两个滚柱螺母相对于滚筒5转动时,可以使两个螺母相互产生角位移,这样滚柱螺母对于滚珠丝杠的螺旋滚道也相对移动是两个螺母中的滚柱分别贴近在螺旋滚到的两个相反的侧面上。消除间隙并产生预紧力后,把内齿圆3套上用定位销4固定。这种结构的特点是调整精确可靠,定位精度高,但结构复杂,仅在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有所应用。1螺钉; 2圆柱齿轮; 3内齿圆;4定位销; 5套筒。图3-6 齿差调隙式表 3-1滚珠丝杆副支承支承方式简图特点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结构简单,丝杆的压杆的稳定性和临界转速都较低设计时尽量使丝杆受拉伸。这种安装方式的承载能力小,轴向刚度底,仅仅适用于短丝杆。一端固定一端游动需保证螺母与两端支承同轴,故结构较复杂,工艺较困难,丝杆的轴向刚度与两端相同,压杆稳定性和临界转速比同长度的较高,丝杆有膨胀余地,这种安装方式一般用在丝杆较长,转速较高的场合,在受力较大时还得增加角接触球轴承的数量,转速不高时多用更经济的推力球轴承代替角接触球轴承。两端固定只有轴承无间隙,丝杆的轴向刚度为一端固定的四倍。一般情况下,丝杆不会受压,不存在压杆稳定问题,固有频率比一端固定要高。可以预拉伸,预拉伸后可减少丝杆自重的下垂和热膨胀的问题,结构和工艺都比较困难,这种装置适用于对刚度和位移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3.2滚珠丝杆副的选择滚珠丝杆副就是由丝杆、螺母和滚珠组成的一个机构。他的作用就是把旋转运动转和直线运动进行相互转换。丝杆和螺母之间用滚珠做滚动体,丝杠转动时带动滚珠滚动。设最大行程为400mm,基本要求:电机输出功率:0.12kw;输出扭矩:5Nm;转速:60r/min;可正反转;电机输出带动丝杆转动,利用丝杆原理把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实现丝母套在丝杆上直线运动。丝母套带动工件运动。工件总重量不小于100kg. 3.2.1导程确定电机与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故其传动比i=1, 选择电机的最高转速,选 丝杠的导程为取Ph=5mm3.2.2确定丝杆的等效转速基本公式 丝杆的等效转速 式中取故3.2.3估计工作台质量及负重 估算测量物重量 工作台重量 移动部件重量 3.2.4确定丝杆的等效负载工作负载是指机床工作时,实际作用在滚珠丝杆上的轴向压力,他的数值用进给牵引力的实验公式计算。选定导轨为滑动导轨,取摩擦系数为0.03,K为颠覆力矩影响系数,一般取1.11.5,本课题中取1.3,则丝杆所受的力为其等效载荷按下式计算(式中取,)3.2.5确定丝杆所受的最大动载荷fw-负载性质系数,(查表:取fw=1.2)ft-温度系数(查表:取ft=1)fh-硬度系数(查表:取fh =1)fa-精度系数(查表:取fa =1)fk-可靠性系数(查表:取fk =1)Fm-等效负载nz-等效转速Th -工作寿命,取丝杆的工作寿命为15000h由上式计算得Car=17300N表3-1-1各类机械预期工作时间Lh表3-1-2精度系数fa表3-1-3可靠性系数fk表3-1-4负载性质系数fw3.2.6精度的选择滚珠丝杠副的精度对电气机床的定位精度会有影响,在滚珠丝杠精度参数中,导程误差对机床定位精度是最明显的。一般在初步设计时设定丝杠的任意300行程变动量应小于目标设定定位精度值的1/31/2,在最后精度验算中确定。,选用滚珠丝杠的精度等级X轴为13级(1级精度最高),Z轴为25级,考虑到本设计的定位精度要求及其经济性,选择精度等级为3级,Z轴为4级。3.2.7选择滚珠丝杆型号 计算得出Ca=Car=17.3KN,则Coa=(23)Fm=(34.651.9)KN公称直径Ph=5mm则选择FFZD型内循环浮动返向器,双螺母垫片预紧滚珠丝杆副,丝杆的型号为FFZD4005。公称直径 d0=40mm 丝杆外径d1=39.5mm 钢球直径dw=7.144mm 丝杆底径d2=34.3mm 圈数=3圈 Ca=30KN Coa=66.3KN 刚度kc=973N/m3.2.8校核滚珠丝杆副的拉压系统刚度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轴向拉压震动固有频率,其扭转刚度影响扭转固有频率。承受轴向负荷的滚珠丝杆副的拉压系统刚度KO有丝杆本身的拉压刚度KS,丝杆副内滚道的接触刚度KC,轴承的接触刚度Ka,螺母座的刚度Kn,按不同支撑组合方式计算而定。3.2.8.1 临界压缩负荷验证丝杆的支撑方式对丝杆的刚度影响很大,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支撑的方式。临界压缩负荷按下列计算:式中E-材料的弹性模量E钢=2.1X1011(N/m2)LO-最大受压长度(m)K1-安全系数,取K1=1.3Fmax-最大轴向工作负荷(N)f1-丝杆支撑方式系数:f1=15.1I=丝杆最小截面惯性距(m4)式中do-是丝杆公称直径(mm)dw-滚珠直径(mm),丝杆螺纹不封闭长度Lu=工作台最大行程+螺母长度+两端余量Lu=300+148+20X2=488mm支撑距离LO应该大于丝杆螺纹部分长度Lu,选取LO=620mm代入上式计算得出Fca=5.8X108N可见FcaFmax,临界压缩负荷满足要求。3.2.8.2临界转速验证滚珠丝杠副高速运转时,需验算其是否会发生共振的最高转速,要求丝杠的最高转速: 式中:A-丝杆最小截面:A=-丝杠内径,单位;P-材料密度p=7.85*103(Kg/m)-临界转速计算长度,单位为,本设计中该值为=148/2+300+(620-488)/2=440mm-安全系数,可取=0.8fZ-丝杠支承系数,双推-简支方式时取18.9经过计算,得出= 6.3*104,该值大于丝杠临界转速,所以满足要求。3.2.8.3丝杆拉压振动与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 丝杠系统的轴向拉压系统刚度Ke的计算公式式中 A丝杠最小横截面,;螺母座刚度KH=1000N/m。当导轨运动到两极位置时,有最大和最小拉压刚度,其中,L植分别为750mm和100mm。经计算得:式中 Ke 滚珠丝杠副的拉压系统刚度(N/m); KH螺母座的刚度(N/m);KH=1000 N/mKc丝杠副内滚道的接触刚度(N/m);KS丝杠本身的拉压刚度(N/m);KB轴承的接触刚度(N/m)。经计算得丝杠的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远大于1500r/min,能满足要求。3.3电机的选择步进电机是一种能将数字输入脉冲转换成旋转或直线增量运动的电磁执行元件。每输入一个脉冲电机转轴步进一个距角增量。电机总的回转角与输入脉冲数成正比例,相应的转速取决于输入脉冲的频率。步进电机具有惯量低、定位精度高、无累计误差、控制简单等优点,所以广泛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选择步进电动机时首先要保证步进电机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的功率,再者还要考虑转动惯量、负载转矩和工作环境等因素。3.3.1电机轴的转动惯量a、回转运动件的转动惯量上式中:d直径,丝杆外径d=39.5mmL长度=1mP钢的密度=7800经计算得b、直线运动件向丝杆折算的惯量上式中:M质量 直线运动件M=160kgP丝杆螺距(m)P=0.001m经计算得c、联轴器的转动惯量查表得 因此3.3.2电机扭矩计算a、折算至电机轴上的最大加速力矩上式中:J=0.0028kg/m2ta加速时间 KS系统增量,取15s-1,则ta=0.2s经计算得b、折算至电机轴上的摩擦力矩上式中:F0导轨摩擦力,F0=Mf,而f=摩擦系数为0.02,F0=Mgf=32NP丝杆螺距(m)P=0.001m传动效率,=0.90I传动比,I=1经计算得c、折算至电机轴上的由丝杆预紧引起的附加摩擦力矩滚珠丝杆预加载荷1500N0滚珠丝杆未预紧时的传动效率为0.9经计算的T0=0.05NM 则快速空载启动时所需的最大扭矩 根据以上计算的扭矩及转动惯量,选择电机型号为SIEMENS的IFT5066,其额定转矩为5。 结论本课题结合目前国丝杆传动设计装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具体阐述了一种丝杆传动设计装置开发过程。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丝杆传动设计装置结构方案的确定。分析了丝杆传动设计装置的特点,确定了丝杆传动设计装置基本结构,并确定其基本尺寸。2、确定了丝杆传动设计装置技术指标及参数。对该丝杆传动设计装置进行了计算。3、零件的刚度和寿命计算与校核。对各个已设计零件进行刚度和寿命计算,确保满足使用要求,使该丝杆传动设计装置有足够的可靠性。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不仅把大学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毕业设计中,而且培养了自己认真思考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有了新的认识和方法,并加强了和同学之间进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专业知识的接触和深入学习,以及对相关信息的获取,我深切地认识到,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我国的工业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尽管我们不断地在努力,但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这种现状是很难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情的大国。所以,我们应该拥有的是一种民族意识,不断的追求创新。希望能将这套设计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通过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一门知识应用起来。致谢参考文献1 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549.2 冯开平,左宗义.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5160.3 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11.4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7983.5 华东纺织工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机床设计图册S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5):1521.6 机械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S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6):1218.7 邱宣怀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951.8 李华,李焕峰机械制造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5):33379 叶伟昌 ,林岗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S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2):5662.10 姚立健.胡学同.周杏鹏.张军 水果机器视觉自动分选机同步控制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农业机械学报 2008(11) 11 Texas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Solutions Inc. TCS230 PRO-G R A M M A B L E C O L O R L I G H T - T O - F R E Q U E N C YCONVERTER. 20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镇江高专丝杆传动设计带机械图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8986475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