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疾病的预防.ppt_第1页
牙周疾病的预防.ppt_第2页
牙周疾病的预防.ppt_第3页
牙周疾病的预防.ppt_第4页
牙周疾病的预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牙周疾病的预防,牙周病的特点 患病率高 发病隐袭,病程缓慢 危害性大,一从预防的角度认识牙周疾病:,1牙周疾病的概念 牙周疾病是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病变的总称 牙龈病(牙龈炎): 龈缘炎(不洁性龈炎) 肥大性龈炎 妊娠性龈炎 青春期龈炎 剥脱性龈炎 非肿瘤性牙龈增生,一从预防的角度认识牙周疾病:,牙周病: 牙周炎 成人慢性牙周炎(CAP) 青少年牙周炎(局限型) 快速进展型牙周炎(RPP) 儿童胰岛素依赖型牙周炎(IDP) 咬合创伤 牙周变性 牙周萎缩,一从预防的角度认识牙周疾病:,2. 预防的对象: 龈炎、牙周炎(成人慢性牙周炎) 3. 性质: 牙周疾病是一种牙周组织缓慢进行的慢

2、性炎症过程,二、牙周疾病流行病学,中国牙周疾病流行状况 根据1995年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显示,15岁牙石检出率为67.91 %,牙石检出的平均区段数为2.06。3544岁和6574岁中老年的牙周炎患病率分别为14.82% 和 22.4%。 根据2005年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显示,12岁组牙龈出血为57.7%, 3544岁和6574岁中老年的牙周炎患病率分别为41.0% 和 52.3%。,二、牙周疾病流行病学,一、指数 1、口腔卫生指数 oral hygiene index (OHI) 2、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 (PI) 3、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 (

3、GI) 4、社区牙周指数 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口腔卫生指数OHI(Oral Hygiene Index),口腔卫生状况与牙周健康有直接的关系,Green和Vermilion(1960)为了衡量人群的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出了OHI指数。,口腔卫生指数OHI(Oral Hygiene Index),记分标准:DI (Debris Index) 0 = 牙面无软垢 No debris in the surface of the teeth 1 =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Debris covered the surface unde

4、r one third area 2 = 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1/3与2/3之间 Debris covered the surface between one third to two third area 3 =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 Debris covered the surface above two third area,口腔卫生指数OHI(Oral Hygiene Index),记分标准:CI (Calculus Index) 0 = 龈上、龈下无牙石 1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2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石 3 = 龈上

5、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石,简化口腔卫生指数 (Oral Hygiene Index-Simplified OHI-S),(只检查6颗指数牙) 0 = 牙面无软垢 No debris in the surface of the teeth 1 =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Debris covered under one third area of the surface 2 = 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1/3与2/3之间 Debris covered between one third to two third area of the surface,简化口腔卫生

6、指数 (Oral Hygiene Index-Simplified OHI-S),(只检查6颗指数牙) 3 =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 Debris covered more than two third area of the surface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适用于开展初级口腔保健工作的前期阶段,可作为检查刷牙效果的一种方法。,菌斑指数 PLI(Plaque Index),1962年 Quigley和Hein认为牙颈部的菌斑对牙周组织健康关系更为密切,提出了在0与1之间增加两个级别的0-5记分标准的菌斑指数,Turesky等对这个菌斑指数作了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更为客观的记分标准。,菌

7、斑指数 PLI(Plaque Index),记分标准: 0 = 牙面无菌斑 1 = 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 2 = 牙颈部菌斑宽度不超过1mm 3 = 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不足牙面1/3 4 = 菌斑覆盖面积在牙面1/3与2/3之间 5 = 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菌斑指数 PLI(Plaque Index),牙龈指数 GI (Gingival Index),牙龈指数为Le和Silness于1963年提出,1967年又在检查方法上做了修订。该指数只观察牙龈情况,检查牙龈颜色和质的改变,以及出血倾向。,牙龈指数 GI (Gingival Index),记分标准: 0 = 牙

8、龈健康 Normal gingival 1 = 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 度水肿,探诊不出血 Mild inflammation slight change in color, slight edema. No bleeding on probing.,牙龈指数 GI (Gingival Index),记分标准: 2 = 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 诊出血 Moderate inflammation redness, edema, and glazing. Bleeding on probing. 3 = 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 并有自动出血倾向 Sever

9、e inflammation marked redness and edema. Ulceration. Tendency to spontaneous bleeding.,群体患牙龈炎程度的衡量标准,牙龈指数 牙龈炎流行程度 0.1-1.0 轻度 1.1-2.0 中度 2.1-3.0 重度 由于牙龈指数能反映牙龈炎症的有无与程度,且临床应用简便,无论在牙周疾病的现况调查中或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多采用此标准.,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WHO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1987年)中采用了Ainamo等的社区牙周治疗需要指数(CPITN),其特点是

10、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也反映牙周的治疗需要情况,且操作简便, WHO推荐作为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指数。,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1)检查器械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CPI牙周探针。CPI探针的作用:检查牙龈出血情况,探测龈下牙石。探测牙龈沟或牙周袋的深度。 A specially designed lightweight CPI probe with a 0.5 mm ball tip is used, with a black band between 3.5 to 5.5 and rings at 8.5 and 11.5 mm f

11、rom the ball tip.,社区牙周指数使用WHO推荐的CPI牙周探针,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2)检查项目 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 Three indicators of periodontal status are used for this assessment: gingival bleeding, calculus and periodontal pockets.,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3)检查方法 以探诊为主,结合视诊。检查时将 CPI 探针轻缓地插入龈沟或牙

12、周袋内,探针与牙长轴平行,沿龈沟从远中向近中移动,作上下短距离的颤动。CPI探针使用时所用的力不超过20g。,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记分标准 探查指数牙,若没有指数牙的区段,探查所有余留牙,将最高记分记录。 0 - 健康 Healthy 1 - 牙龈探诊后出血(直接或口镜观察) Bleeding observed, directly or by using a mouth mirror, after probing.,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记分标准 2 - 探诊有牙石存在,但探针黑区全部

13、可见 Calculus detected during probing, but all of the black band on the probe visible 3 - 牙周袋4-5毫米(探针黑区部分在龈下) Pocket 4-5 mm (gingival margin within the black band on the probe,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记分标准 4 - 牙周袋6毫米或以上(探针黑区全部在龈下) Pocket 6 mm or more (black band on the probe not visible )

14、. X - 除外区段(余留牙不足2颗) Excluded sextant (less than two teeth present). 9 - 不做记录 Not recorded,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CPI,二、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1、地区分布(世界状况) 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与严重程度均较高,而发达国家较低。但WHO口腔资料库的数据显示严重的牙周病的患病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无显著性差异。,WHO Global Oral Data Bank,二、牙周疾病流行病学,1、地区分布(国内状况) 在不同地区牙周病的患病情况不同,与地区之间的经济状

15、况有一定关系。发展中地区高于发达地区(牙龈炎、牙结石),农村居民的患病程度高于城市居民。,牙周疾病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Periodontal disease,1、地区分布 Domestic distribution 1995年我国15岁少年组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为2.06,但是,牙石检出率较高,15岁组为67.91%,,全国城乡青少年牙周状况(1995),1、地区分布 Domestic distribution 我国各地区中小学生牙龈出血与牙石检出率还普遍较高,其中有些省市则更高。,5省市15岁少年牙周状况(1995),2.年龄 age,1995年牙周疾病的调查结果(CPI指

16、数): 牙龈出血百分率以12岁年龄最高,以后逐渐降低。牙石检出率从12岁开始逐渐上升,至3544岁时为最高峰,6574岁老年人因牙缺失,牙石检出率有所下降。 牙周袋检出率也随年龄增加,老年人最高。年龄与牙周病患病程度的关系呈现以上相同的趋势。,牙周疾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Periodontal disease,2.年龄 age,全国1274岁年龄组不同CPI最高记分的百分率(%),摘自第二次全国流调表(1995),在我国,牙周病最近的患病趋势显示,男性高于女性。这种情况可能与口腔卫生状况有关。 另外,牙周病在性别之间的这种分布与吸烟也有关系,据统计,我国吸烟的人数男性远多

17、与女性。,3.性别 gender,牙周疾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Periodontal disease,不同民族牙周病的患病情况差异很大,这可能与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饮食卫生习惯等差异有关。据1983年口腔健康调查资料,我国少数民族中牙龈炎患病率最低的是朝鲜族(城市20.0%,农村27.3%),最高的是彝族(城市94.7%,农村96.9%)。,牙周疾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Periodontal disease,4.种(民)族 Race,牙周疾病流行病学,二、影响牙周疾病流行的因素 牙周病的患病情况还受到其它因素如口腔卫生习惯、吸烟和营养的影响

18、。,口腔卫生状况与牙周病有直接关系。口腔卫生好(菌斑清除彻底),牙龈炎低,牙周状况就好;反之,口腔内菌斑很多,牙石堆积,牙龈炎则不能避免,甚至会引起牙周炎。,1.口腔卫生,牙周疾病流行病学,吸烟是牙周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吸烟者牙周病患病危险高于不吸烟者。烟瘾不大者,牙周病的危险性高2倍,烟瘾大者其危险性高7倍,尤其是严重牙周炎。吸烟者牙菌斑、牙石堆积增多,牙槽骨吸收加快,牙龈炎症、牙周炎症加重。,2.吸烟(烟草),牙周疾病流行病学,三、牙周病病因学,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两个方面。 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已公认牙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产物是引起

19、牙周病的始动因素,但它又受其他局部因素的影响和全身因素的调控。,始动因素牙菌斑,牙菌斑的形成 获得性膜的形成 细菌黏附和共聚 菌斑的成熟,牙周病的致病菌,两种学说 非特异性菌斑学说和特异性菌斑学说 研究进展 有关细菌 健康牙周 主要为G兼性厌氧球菌和杆菌 龈炎 粘性放线菌 牙周炎 成人牙周炎 G厌氧菌 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 伴放线放线杆菌 快速进展型牙周炎 G厌氧菌,局部促进因素,牙石 牙石的概念 牙石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 牙石的分类 龈上牙石 唾石 龈下牙石 血石,牙石的成分和结构 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和水 牙石与牙面的附着 牙石的形成 牙石的致病作用 牙石的致病

20、作用主要是它构成了菌斑附着滋生的良好部位,大量牙石的存在可妨碍口腔卫生措施,从而加速了菌斑的形成,菌斑可致牙龈增生,牙石的多孔结构也容易吸附更多的毒素,加之牙石本身坚硬粗糙,都对牙周组织造成刺激。,食物嵌塞,分类和形成原因 横型(水平型)食物嵌塞 纵型(垂直型)食物嵌塞 牙面磨损 接触区异常 对颌牙有充填式牙尖或边缘嵴 危害 导致局部牙龈组织炎症和出血,进而引起牙龈退缩、急性牙周膜炎、牙龈脓肿、牙槽骨吸收、形成牙周炎,并可引起邻面龋、根面龋、口臭等。,创伤性咬合,创伤性咬合是指可以造成牙周组织损伤的牙合接触关系。 咬合创伤是指咬合关系不正常,或咬合力量不协调。 牙合创伤的分类 原发性牙合创伤

21、继发性牙合创伤 创伤牙合的形成原因 牙齿排列异常 咬合面形态异常 咬合关系不正常,创伤牙合与牙周病的关系 单纯、短期的创伤性咬合不会引起牙龈炎症和形成牙周袋,创伤性咬合对牙周组织所造成的损伤是可逆的,一旦消除创伤后,牙周组织的变化即可恢复。但如果已有菌斑刺激,再加上创伤牙合,结果则会加速牙周组织破坏,牙周袋形成,并有水平和垂直型骨吸收。,解剖缺陷或异常 不良习惯 医源性因素,全身促进因素,内分泌失调 遗传 血液病 营养因素 药物 吸烟,四、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牙龈炎症和出血 牙周袋的形成 牙槽骨吸收 牙松动和移位,(一)牙龈炎症和出血,临床病理 初期病损 临床上无明显反应,属亚临床期

22、 早期病损 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临床上可见炎症 变化,牙龈发红,探诊出血。 确立期病损 慢性龈炎期,牙龈充血明显,龈沟加深 晚期牙周炎病损 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胶原纤维广泛破坏,临床表现 牙龈颜色 牙龈外形 牙龈质地 龈沟深度 龈沟液的变化 牙龈出血,(二)牙周袋形成,牙周袋的形成机制 牙周袋的形成始于牙龈结缔组织中的炎症,以及炎症所引起的胶原纤维破坏和结合上皮的根方增殖。,营养状况是影响牙周组织对致病因素抵抗力的重要条件之一。营养缺乏将造成牙周组织功能降低。蛋白质缺乏可使牙周结缔组织变性,牙槽骨疏松;还可影响抗体蛋白合成,免疫能力下降;维生素与牙周组织胶原合成有关,它们的缺乏会造成

23、牙周组织创伤愈合困难。,3.营养和局部因素,牙周疾病流行病学,返回,返回,牙周袋的危害 破坏了牙周纤维在牙根表面的附着,牙周支持组织减少,从而导致牙齿松动 更易形成菌斑和龈下牙石,使牙周破坏 加重 限制了牙周组织新附着的形成,(三)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吸收机制和病理 慢性炎症时的骨吸收 慢性炎症是牙周炎骨破坏的最常见原因。 咬合创伤造成的骨破坏 在牙周炎时,常伴有咬合创伤。在受压迫侧的牙槽骨发生吸收;在受牵引侧则发生骨质新生。 一般认为牙合创伤引起的常为牙槽骨垂直吸收,形成骨下袋;而炎症则多引起水平吸收。,牙槽骨吸收的类型 水平型吸收 垂直型吸收 凹坑状吸收 其他形式的骨变化,进入,下一页,返

24、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四)牙齿松动和移位,牙齿松动的机制 牙槽骨吸收 咬合创伤 急性炎症 牙根和邻牙情况 牙齿移位的机制 牙齿病理性移位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五、 牙周病各论,一、牙龈病 二、牙周炎 三、伴有全身病的牙周炎 四、牙周炎的伴发病变,牙龈病,是指只局限发生于牙龈组织且以炎症为主的一组疾病,不侵犯深部组织,其中牙龈炎占绝大部分,除炎症外,还可表现为增生、坏死、瘤样等病理变化。,(一)慢性龈炎,又称边缘性龈炎、单纯性龈炎,病损主要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是牙龈病中最为常见者。 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区、各种族,几乎每个人在其一生中均可发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慢性龈炎。,急性坏死性龈炎,

25、是指发生于龈缘和龈乳头的急性坏死和炎症。 又称奋森龈炎,战壕口炎,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壮年,以男性多见 起病急,主要表现为龈乳头和边缘龈的坏死,前牙尤其是下前牙最多见。 患处极易出血,甚至有自发出血。由于组织坏死,有特殊的腐败臭气。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损延及深层牙周组织,引起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和牙齿松动,称为坏死性牙周炎,青春期龈炎,是指发生于青春期少年的慢性非特异性牙龈炎。 病因 局部因素、全身因素 临床表现 好发前牙唇侧的牙间乳头和龈缘,舌侧较少发生,龈缘及牙间乳头明显肿胀,乳头常呈,龈色暗红或鲜红,质地软 治疗 首先去除菌斑和牙石。必须教会患者正确刷牙和控制菌斑

26、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防止复发。,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病因 局部因素、全身因素 临床表现 龈炎 可发生于少数牙或全口牙龈,以前牙区为重。 龈瘤 发生于单个牙的牙间乳头,以前牙尤其是下前牙唇侧乳头较多见。 治疗 同慢性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纤维增生和体积增大。 病因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上、下颌前牙区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停药或更换其他药物,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牙周炎 成人牙周炎,又名慢性成人牙周炎,本病为最常见的一型牙周炎,约

27、占牙周炎患者的95。 病因 与龈炎基本相同,临床表现 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齿,磨牙区和下前牙区较易患病。 临床特征 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分度 轻、中、重,青少年牙周炎,是指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 牙周炎,它是早发性牙周炎的主要的一型。 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已肯定某些特定微生物的感染和免疫功能缺陷是引起本病的两个主要因素。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是青少年的主要致病菌。,临床表现 年龄、性别 主要发生于青春期至25岁以前的年轻人;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1 牙龈炎症和口腔卫生状况 早期牙周破坏程度与口腔卫生情况不呈比例,即患者的口腔卫生较好,牙龈炎症较轻,但已有深牙周

28、袋和骨吸收 好发牙位 典型的好发部位为第一恒磨牙和上下颌切牙,全口患牙不超过14个,多为左右对称 早期牙齿松动移位,牙周袋和牙槽骨变化 青少年牙周炎所形成的牙周袋窄而深,X线片显示第一磨牙牙槽骨多为垂直型吸收或与水平型吸收共存层弧形,前牙牙槽骨则多为水平型或弧形吸收 病程进展快 患者常在20岁左右即已需拔牙或牙自行脱落 家族史 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本病,患者的同胞有50的患病机会,以母系遗传为多,一从预防的角度认识牙周疾病:,2.4. 口腔卫生与牙周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2.5. 预防的策略:以保持口腔卫生为基础(彻底清除牙菌斑),采取综合方法。,一从预防的角度认识牙周疾病:,一从预防的角度认识牙

29、周疾病:,3流行病学特点: 3.1. 是影响口腔健康的最常见的口腔慢性疾病之一 (1981)北京市7-12岁,牙龈炎90.42%。 (1983)全国7-17岁牙龈炎60-90%。 (1995)全国城乡15岁牙周不健康的占83.87% 3.2. 是成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北医)拔牙占1/3 3.3. 早期没有明显感觉,容易被忽视,一从预防的角度认识牙周疾病:,4. 预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牙周病的预防已成为全球性人类奋斗的目标之一 “2000年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目标之一 WHO:18岁前牙区段牙龈至少有2个不应在检查时出血,不应有6mm或更深的牙周袋。 WHO西太区:15-19岁需洁治和口

30、腔健康教育者不超过25% 我国:15岁至少20%-60%有3个牙周健康区段(CPITN=0),二牙周疾病的预防,1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病损发生之前 口腔卫生指导+清除菌斑 二级预防:龈炎、早期牙周病 口腔卫生指导+清除菌斑+洁治 三级预防:牙周病晚期 口腔卫生指导+清除菌斑+洁治+刮治手术,二牙周疾病的预防,2自我保健 2.1. 菌斑显示 2.2. 菌斑控制的临床评估,菌斑百分率=有菌斑牙面总数/受检牙面总数100% 受检牙面总数=受检牙总数4 20%表示菌斑基本控制,二牙周疾病的预防,2.3. 一生中不断地彻底地清除牙菌斑:刷牙、牙线、牙签 有效刷牙(P1-1): 牙齿的各个部位都刷到:方

31、法、顺序 早晚刷牙 每次刷3分钟 保健牙刷、药物牙膏:三氯羟本醚(Triclosan) (P1-2) ( P1-3),二牙周疾病的预防,2.4. 掌握判断牙龈是否健康的标准:牙龈出血 (P2. P3) 2.5. 定期检查,接受教育,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2.6. 认识吸烟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P4) 2.7. 增加营养,增强体质,积极治疗和控制全身疾病,二牙周疾病的预防,3专业性保健 3.1. 机械性清除牙菌斑: 预防性清洁术(dental Prophyloxis) 瑞典)Lindle和Axelsson:每周一次,一年后,7-8岁牙龈指数从0.71降到0.32,10-11岁从0.66降到0.34,

32、13-14岁从0.97降到0.18。,二牙周疾病的预防,3.2. 洁治 3.3. 牙线 3.4. 去除促进牙周疾病发生的局部因素:如食物嵌塞、咬合创伤、不良修复体、牙颌畸形等。 3.5. 牙周治疗:刮治、手术及治疗后维护,二牙周疾病的预防,4药物控制菌斑: 抗菌素:四环素、红霉素、螺旋霉素 灭滴灵 5药物漱口:0.2%葡萄糖酸洗必肽 6牙周冲洗:(P5) 0.2%洗必太、1%双氧水 7在人群中开展口腔卫生项目:自我保健和专业保健相结合 (P6. P7. P8. P9),三牙周疾病研究的新进展,1牙周炎活动期的概念、特点以及易感人群的检测和诊断 2“牙周筛选检查法”(Periodontal Sc

33、reening Examination PSE) 3.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四小结,1牙周疾病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缘龈炎和牙周炎这两种慢性炎症疾病,以彻底清除牙菌斑为基础,通过自我保健和专业保健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来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牙龈探诊出血是早期牙龈炎的指征。 3有效刷牙是保持牙周健康的最主要方法。,四小结,4洁治是专业性牙周保健的主要内容。 5教育群众知道良好的口腔卫生及定期的专业保健对于预防和控制牙周疾病的重要性。 附:美国1990年口腔卫生目标 指标8:至少75%成人应意识到良好的个人口腔卫生及定期的专业保健对预防与控制牙周病的重要性。,谢谢!,四氧嘧啶致大白鼠糖尿病对牙周组织影响

34、的实验研究,(白求恩医大) 狄强 孙清穆 分组: 1正常大白鼠+粉末饲料 2咬颌创伤(银汞超填)+粉末饲料 3粪食 4咬颌创伤+粪食 5糖尿病+咬颌创伤+粪食 6糖尿病+粉末饲料,No. P1,四氧嘧啶致大白鼠糖尿病对牙周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 1单纯糖尿病(6组)降低牙周组织抵抗力,但没见明显牙周病变 2咬颌创伤(2组与1组比较)牙周组织发生变化 3咬颌创伤+菌斑(4组)牙周组织有明显病理变化 4单一因素(创伤,2组)和双因素(创伤+菌斑,4组)第8天可见牙周膜破坏,牙槽骨和牙骨质吸收等变化,但第24天可见基本修复,而三因素(创伤+菌斑+糖尿病,5组)第24天时完全未见修复。,四氧嘧啶致

35、大白鼠糖尿病对牙周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论: 1菌斑和创伤是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 2糖尿病可大大促进牙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刷牙与口腔卫生的关系,(美国) Loe,No.P1-1,(1959) Schei,刷牙与牙槽骨丧失的关系(%),保健牙刷:,符合生理卫生要求,能有效地清除牙菌斑的牙刷 1牙刷头不能太大,刷毛排列合理; 2刷毛细软弹性好; 3刷毛顶端磨圆; 4刷柄便于握住。,No. P1-2,(我国)学生保健牙刷卫生标准,牙膏的组成,No. P1-3,牙周探诊出血的组织学和细菌学背景,(北医)孟焕新 曹采方 郑麟蕃 研究对象: 健康8例,边缘性龈炎12例,青少年牙周炎5例,成人牙周炎15例

36、,共40例。 探诊出血指数(BI):改良Mazza法分6级 0=牙龈健康,外观正常 1=龈炎有颜色改变无探诊出血 2=探诊点状出血 3=出血流满龈沟但不溢出龈沟 4=出血溢出龈沟 5=牙龈自发出血,No. P2,牙周探诊出血的组织学和细菌学背景,结果: 1BI与牙龈结缔组织的炎症程度密切相关,BI值高说明炎症程度重。 2探诊出血是龈炎早期指征。 3出血病损的龈下螺旋体和能动菌比例显著高于不出血病损,BI值与此菌呈正相关。,自我评定牙龈出血使口腔清洁的另一方法,No.P3(芬兰) J. Ainamo 研究对象: 入伍新兵188人 方法: 1根据探诊出血配对设三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2试验组均发给自我

37、评定牙龈出血的小册子,以检查刷牙后或用牙签清洁牙齿邻面后的出血情况。 3复查:一组,1个月后;2组,3个月;三组,6个月。,No. P3,自我评定牙龈出血使口腔清洁的另一方法,结果: 11和3个月后自我评定组牙龈比对照组好(P0.05) 26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临床差别,但实验组比对照组对自己牙龈状况更了解。 结论: 自我诊断的牙龈出血可促进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控制牙龈炎。,吸烟与牙周状况的关系,(中国)李仪红 (泰国)Y. Songpaisam 研究对象: 泰国清迈124名,男(35-44岁) 方法: 1病例组:61人,CPITN=3或4 对照组:63人,CPTIN3 2根据问卷调查分

38、为: 吸烟组 不吸烟组 曾吸烟组,No. P4,吸烟与牙周状况的关系,结果: 1病例组中90%为吸烟或曾吸烟者,对照组中61%为吸烟或曾吸烟者。 2吸烟组比不吸烟组有较高的的牙周袋率和较高的CPITN为3或4的平均区段数(P0.001)。 3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直接与开始吸烟的年龄(P0.05)与吸烟的时间(P0.001)与吸烟的数量(P0.05)有关。 结论: 吸烟是牙周破坏的一项重要的高危因素。,洗必太龈下冲洗法的效果,(法国) R. Serfaty 对象: 晚期牙周炎并有多根牙有对称性损坏患者10人没有牙周治疗历史,也没接受口腔卫生教育 方法: 患者自己口内对照 隔日分别用0.2%洗必太和蒸馏水龈下冲洗14天,第0、15、30、60、90天对8个参数进行研究,No. P5,洗必太龈下冲洗法的效果,参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