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起动系统.ppt_第1页
02起动系统.ppt_第2页
02起动系统.ppt_第3页
02起动系统.ppt_第4页
02起动系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使发动机从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的全过程,叫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所需要的装置叫起动系统。现代汽车的起动系统主要由蓄电池、点火开关、起动继电器、起动机等组成。,第二章 起动系统,第一节 起动机的结构原理,电力起动机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组成,其主要功用是用电力来起动发动机。,(1)直流电动机将蓄电池电能转换成电磁力矩; (2)传动机构 在发动机起动时,将电动机的电磁力矩传递给发动机飞轮; 当发动机起动后,使起动机与发动机自动脱离; (3)控制装置 用来控制电动机电路的通断,以及传动机构的工作。,1、拨叉 2、电磁开关 3、定子 4、电刷 5、电枢 6、离合器 7、驱动齿轮,强制啮合式

2、起动机,永磁式起动机,1、拨叉 2、电磁开关 3、离合器 4、前端盖 5、壳体,6、电枢 7、定子 8、电刷 9、后端盖,减速式起动机,直流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设备。为了产生强大的电磁转矩,现代汽车起动机一般采用串激式直流电动机,即电动机的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用串联的方式连接。,一、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励磁绕组,直流电动机主要由机壳、磁极、电枢、换向器及电刷等部分组成。机壳多由钢管制成,前、后各配一个端盖,用于支承其他零件。,1、端盖 2、电刷架 3、接线柱 4、电枢,5、磁极固定螺钉 6、磁极铁心 7、磁极绕组 8、电刷,1基本结构,电枢是直流电功机的转动部分,用于产生电磁转矩,由铁

3、芯、电枢绕组、电枢轴及换向器组成。,电枢,电枢铁心由外圆带槽的硅钢片叠成,压装在电枢轴上;电枢绕组一般都采用较粗的矩形截面的裸体铜线绕制而成,并且多采用波绕法,以便结构紧凑,能通过较大的电流,获得较大的电磁力矩。 电枢轴上除了安装有铁心和换向器之外,还制有螺旋键槽,以便安装传动装置,电枢轴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起动机前后端盖上。,换向器的作用是将直流电输入电枢绕组,并保证磁极线圈有效边中的电流方向维持不变。 换向器由一定数量的燕尾形铜片组成,并用轴套和压环组装成一个整体,压装在电枢轴上,各铜片之间以及铜片与轴套、压环之间均用云母或硬塑料片绝缘。电枢绕组各线圈的两端焊接在相应铜片的接线突缘上。 国产

4、起动机换向器的云母片一般不低于铜片,但许多进口汽车起动机的换向器云母片却低于铜片。, 磁极,磁极的作用是在电动机中产生磁场,它由铁心和磁场绕组组成。铁心用螺钉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其上套有磁场绕组。磁场绕组用矩形截面的裸铜条绕制。 一般起动机上装有4个(2对)磁极,在大功率起动机(超过7.5kw)中,为增大起动机的电磁力矩有的装6个(3对)磁极。,4个磁场绕组的连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4个相互串联,另一种是两串两并,即先将两个串联后再并联。 两串两并连接既可以充分发挥铁心的导磁性能,又可以减少电能损耗,有利于增大电枢起动电流,提高起动转矩,因此应用广泛。 不论采用哪一种连接方式,其4个磁场绕组

5、所产生的极性必须是相互交错的。,相互串联,两串两并, 电刷,电刷的作用是将电流引至换向器,使电枢产生定向转动力矩。一般用铜和石墨粉压制而成,有利于减小电阻及增加耐磨性。电刷装在电刷架中,借助于弹簧压力紧压在换向器上。,电动机内装有四个电刷架,一般其中两个电刷架与机壳直接相接构成电路搭铁,称为搭铁刷架;另外两个电刷架与机壳绝缘,称为绝缘刷架。,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由于两个有效边受到的电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线圈将在电磁力矩作用下绕轴线旋转,换向器的作用是保证某一磁极下的线圈有效边中电流方向维持不变。,2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M,与磁极磁通和电枢电流

6、Is的乘积成正比,即 M = Cm Is其中Cm电机结构常数,电枢在旋转过程中,运动的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动势,由于它始终与外加电压和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称为反电动势E,其大小为: E = Ce n 其中n电枢转速在外加电源U作用下,电枢回路的电压平衡方程式为:U = E + Is Rs 其中Rs电枢回路的内阻 则电枢电流为: Is=(U - E)/ Rs,负载阻力矩nEIsM直至电磁转矩减至与阻转矩相等电机拖动负载以较高转速平稳运转; 负载阻力矩nE Is M直至电磁转矩增至与阻转矩相等电机拖动负载以较低转速平稳运转。,自动调节作用,3工作特性,1转矩特性 直流电动机电磁转矩M随电枢电流Is

7、变化的关系称为转矩特性,又称为起动特性。 2机械特性 电动机的转速n和电磁转矩M的函数关系称为机械特性,又称转速特性。 3功率特性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与电枢电流Is的函数关系称为功率特性。起动机额定功率一般为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起动机转矩M 、转速n 、功率P随电枢电流Is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起动机的特性曲线。起动瞬间,电枢转速为零,起动机处于完全制动状态。,轻载高速、重载低速,二、起动机的传动机构,起动机的传动机构主要由驱动齿轮、单向离合器等组成,安装在电枢轴上,并能沿轴向滑动。部分起动机的传动机构还包括减速装置。 起动时,通过传动机构,起动机将电枢轴的电磁力矩传给发动机飞轮,使发动机起动;

8、起动后,发动机转速提高,传动机构自动退出与飞轮的啮合或打滑,保护起动机电枢不致飞散。,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1一驱动齿轮 2一单向离合器外壳 3一十字块 4一滚柱 5一弹簧与压帽 6一垫圈 7一护盖 8一花键套筒 9一弹簧座 10一缓冲弹簧 11一传动套筒 12一卡簧,驱动齿轮1与外壳2连成一体,外壳内装有十字块3,十字块与花键套筒8固连,在外壳和十字块之间形成的四个楔形槽内分别装有一套滚柱4、压帽与弹簧5,护盖7将它们扣合在外壳内。在花键套筒8的外面装有缓冲弹簧10及移动套筒11。整个单向离合器总成可以在电枢轴上作轴向移动。,发动机起动时,单向离合器在传动拔又的作用下沿电枢轴移动,使驱动齿轮啮

9、入飞轮齿圈,然后起动机通电,电枢轴通过花键套筒带动十字块一同旋转,这时十字块转速高,外壳转速低,滚柱在摩擦力作用下滚入楔形槽的窄端而越楔越紧,很快使外壳与十字块同步运转。,发动机起动后,曲轴转速升高,飞轮变成主动件,带动驱动齿转和外壳旋转,使外壳转速较高,十字块转速较低,滚柱在摩擦力作用下滚入楔形槽的宽端而失去传递扭矩的作用,即产生打滑现象。,1.优点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可靠,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调整。 2.缺点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在传递大扭矩时,滚柱易变形而卡死失效,使传递的扭矩受到限制。,2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1一拔叉环 2一主动盘 3一卡环 4一锁圈 5一被动盘 6一

10、压盘 7一调整垫圈 8一主动摩擦片 9一被动摩擦片 10一驱动齿轮轴套 11一后端盖 12一挡圈 13一锥面盘 14一半园卡环15一保险弹性垫圈 16一承推环,大功率的起动机上多采用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它通过摩擦片的压紧和放松来实现离合。,主动盘2外圈上的缺口与主动摩擦片8外缘的凸起部分结合。被动盘5内有左螺旋线槽,与驱动齿轮轴套10的螺旋键槽相配合,盘外键槽与被动摩擦片9内缘凸起部分结合。驱动齿轮轴套装在电枢轴的光滑部分,可以转动也可以轴向移动。,起动时,由于发动机阻力大,驱动齿轮和轴套开始并不转动,从而迫使被动盘沿驱动齿轮轴套的螺旋键槽转动,并向左移动,将相间排列的主、被动摩擦片压紧。,起

11、动后,驱动齿轮被飞轮带着高速旋转,超过了电枢的转速,被动盘在惯性作用下,沿驱动齿轮轴套的螺旋槽反向转动,并向右退出,使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分开而防止电机超速。,摩擦片式单向离台器能传递较大转矩,但摩擦片磨损后,磨擦力会大大降低,故需经常调整。,3弹簧式单向离合器,1-驱动齿轮 2-挡圈 3-月形圈 4-扭力弹簧 5-护圈 6-联接套筒 7-垫圈 8-缓冲弹簧 9-移动衬套 10-卡环,扭力弹簧的两端各有1/4圈内径较小,并分别箍紧在齿轮柄和联接套筒上。当起动机带动曲轴旋转时,扭力弹簧扭紧,包紧齿轮柄与联接套筒。 发动机起动后,驱动齿轮的转速高于起动机电枢,扭力弹簧放松,驱动齿轮1只能在电枢轴

12、的光滑部分上空转而起单向离台器的作用。 弹簧式单向离合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工艺简化、寿命长,成本低。但扭力弹簧圈数多,轴向尺寸较长,不能用在小型起动机上。,驱动齿轮,联接套筒,扭力弹簧,三、起动机的控制机构,起动机的控制机构也称为操纵机构,它的作用是控制起动机主电路的通、断和驱动齿轮的移出与退回。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电磁操纵式控制机构,通过控制电路和起动机上的电磁开关、拨叉、回位弹簧等装置,完成对起动机主电路和驱动齿轮的控制。,电磁开关,第二节 起动机的控制电路,1起动继电器;2点火开关;3起动机,由于起动机电磁开关通电时电流较大,若直接通过点火开关控制,点火开关会因此而烧蚀。因此,现代汽车的起

13、动机控制电路中普遍装用了起动继电器,避免起动机电磁开关的电流直接通过点火开关。,为保证发动机起动后,能使起动机立刻自动停止工作避免长时间空转,并且在发动机工作时实现自锁,以防误操作接通起动开关打坏驱动齿轮和飞轮齿环,部分汽车设有驱动保护电路。,1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1一吸引线圈; 2一保持线圈; 3一黄铜套筒; 4一回位弹簧;5一活动铁心; 6一拨叉;7一触点顶杆; 8一固定铁心; 9一接触盘;10一点火线圈;11一起动开关;12一起动继电器,继电器触点闭合时,E接线柱同时向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供电,两线圈产生同方向磁场,磁化铁心,吸引触点顶杆前移。,继电器触点断开时,H接线柱同时向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供电,两线圈产生反方向磁场,电磁力相互削弱,活动铁心在回位弹簧作用下迅速复位。,2复合继电器控制电路,起动继电器的触点是常开的,它的作用是控制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工作。保护继电器的触点是常闭的,它的磁化线圈一端搭铁,一端接至发电机的中性点,承受交流发电机中性点电压,其作用是保护起动机并控制充电指示灯。 当中性点电压达到规定值后,保护继电器线圈里的电流使铁心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吸开触点,切断起动继电器线圈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