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猪品种资源保种方案_第1页
海南五指山猪品种资源保种方案_第2页
海南五指山猪品种资源保种方案_第3页
海南五指山猪品种资源保种方案_第4页
海南五指山猪品种资源保种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南五指山猪品种资源保种方案时间:2005-04-28 来源: 作者: 一、必要性和依据 五指山猪是我国特有的小型猪,主要分布于海南琼中、通什、白沙、乐东、东方、保亭、三亚等市县少数民族(黎苗族)居住的山区。长期的热带自然环境条件和民族生活方式,特别是黎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这个小型猪种。五指山猪具有体小(成年体重30-35千克,不超过40千克)、早熟(母猪2-3月龄开始发情,公猪80日龄有配种能力)、耐热、耐粗、抗病力强等生理、生化特点:在肉质上,因味道鲜美、带野味而大受欢迎,白切五指山猪、整猪烧烤五指山猪成为海南名菜,小猪调水(?)价格在每千克40元以上;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初步证实,

2、五指山猪带抗粘连(?)基因,其皮肤和内脏器官适当的处理后可用于人体器官移植。可以说,五指山猪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是我国猪种遗传基因库中的宝贵财富,如能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将会对我国畜牧业和医学实验动物发挥无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与其他地方猪种的命运相同,纯种五指山猪数量逐年锐减,正濒临灭绝。据我们近年在海南五指山区调查,五指山猪纯种数量在产地尚存极少。其严重性引起了各界的普遍重视。一九九八年七月,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委员盛志廉教授来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专题调研和深入产地了解五指山猪的现状后,要求一定要尽快采取措施把五指山猪保种与研究、开发工作抓起来。海南省农科院

3、畜牧兽医研究所多方筹集资金,与琼山五指山猪生物研究应用有限公司合作在海南省琼山市灵山建立了海南五指山猪原种场,目前从产区选集了400多头五指山猪进场饲养,为建立五指山猪资源场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二、承担单位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完成资源调查与保护区的确定 资源场由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琼山五指山猪生物研究应用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五指山猪原种场承担。受海南省科技厅的委托,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海南五指山猪的分布、存在数量、生存环境、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进行了初步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初步划定五指山腹部地区的通什、保亭、三亚、东方一带山区为保护区,通过与农户建立回收五指山

4、猪合同的方式,让农户在饲养过程中尽量禁止与外来猪种的杂交,并保证真正饲养五指山猪的农户获得比较合理的经济效益。 2、已建立五指山猪保种核心群 五指山猪是在海南热带条件下形成的小型猪种,其生物学特性对海南热带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与生态条件有特定的适应性。遗传特性的表现与自然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如在与原产地条件相差太大的地区建立资源场,有可能因条件的改变而影响资源的保存。为此,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考虑建立资源场与科研和长远利用的需要出发,多方筹资70多万元与琼山五指山猪生物研究应用有限公司合作在海南省琼山建立了五指山猪原种场。该场自然气候条件与五指山区相同,与主产区仅有100公里的距离,便于

5、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工作。并从海南各地搜集到基本纯的五指山猪400多头进行保种和扩繁,产地覆盖五指山猪整个产区,包含了现有各种类型、血缘和典型个体,具有极广的代表性。该场占地15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目前按传统饲养方式(以块根、青绿饲料为主)饲养1500多头,其中核心群五指山猪母猪238头,作为遗传资源进行保存。 3、科学研究与技术条件 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是海南省级畜牧兽医研究机构,现有科研人员12人,全部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3人。建有具有现代饲养设施与水平的实验猪场占地35亩,饲养种猪五个品种,二个配套系共500多头。涉及五指山猪的科研项目有二项,其中“五指山猪特

6、殊性状的分子标记”为国家(863)重点课题,2000年9月通过了国家“863”生物领域组织的验收,为进入下一阶段“863”及开展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指山猪保种与利用”为省重点课题,也取得明显进展,效果显著。在实验条件方面,有100平方米系统等先进仪器,有条件开展保种和畜禽品种资源研究和利用工作,五指山猪原种场现有技术人员4人,技术工作10人,技术力量可靠,具备保种所需的基础条件。 三、指导思想 以收集、保存、整理和开发五指山猪品种资源为目标,以保种促开发,以开发支撑保种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保证保种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近期内,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目标保种理论为指导,以活体保

7、种为主,以增加数量为重点,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基层畜牧兽医站共同参与资源收集和整理。 中期任务是保种、选育、开发相结合,并从事高技术研究。选育方面:以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为目标,培育微型近交系;开发方面:本身的肉质开发和利用与野公猪杂交生产仿野猪(混血猪)投放市场(应当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一是市场,二是生产效率);科学研究方面:以国家“863”办下达的高技术研究项目为契机,进行特殊基因的标记和克隆,三位一体,互为支撑,持续发展。 四、目标 1、在海南省琼山建立可有效保存五指山猪资源的资源保种场,核心群规模母猪200头,基础群母猪500头。 2、建立五指山猪资源保存开发利用体系。 五、技术措施

8、1、技术方案 由于五指山猪处于濒危状态,当务之急是增加数量和提纯复壮。因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建立饲养基地,饲养核心群(200头基础母猪)和基础群(500头基础母猪),核心群从产地收集纯种五指山猪扩繁饲养,开展选育,进行目标保种;基础群在现有五指山猪基础上,尽快用来自核心群种猪更换,主要进行科学研究与开发利用;其次是划定保护区,保护区通过签定合同由农户饲养五指山猪基础母猪2000头,保护区先饲养纯种或杂种五指山猪,然后逐渐用核心群或基础群种猪替换或提纯。 2、核心群选育 (1)选育目标 在保持品种特性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性能,向实验动物方向选育。 (2)制定五指山猪品种标准 (3)核心群组建与选

9、育 组建核心群 以海南五指山猪原种场现有种猪为基础,在过去产地调查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进入交通不便或没有引入过其他品种的山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挑选。凡基本符合五指山猪标准的猪均列为候选猪登记下来。根据调查的结果,经进一步鉴定后,引进饲养基地,进入核心群饲养。为尽可能多地收集基因,应多选一些无血缘关系的公母猪,尤其是公猪。核心群为开放式,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发现符合条件的猪就可选进核心群。 留种方法 在性能鉴定基础上,采用各家系等量留种法。 公母比例 由于资源保存效果与公猪数量多少有关,为此,将公母比例定为1:5-10左右。 交配制度 以本交为主,适度近亲繁育。由于五指山猪近交程度较高,基因

10、相对纯合,具有较强的抗近交衰退能力,有利于保种。 后备猪选择 按五指山猪标准在2、4、6月龄分三阶段选择,以6月龄选择为主。2月龄时从待选仔猪中每窝选1-3头公猪、2-5头母猪留下,除在质量性状上表现不符合品种标准、在遗传缺陷或发育太差不宜留种的个体外,尽量多留些。4月龄淘汰少数有缺陷、有病的个体。6月龄按鉴定成绩严格留神。 建立性能测定制度 按常规现场性能测定方法测定生产性能,记录生长发育、配种、产仔等成绩,建立种猪档案。 稳定饲养条件 饲养条件对遗传资源影响很大。为提高保存质量,按传统饲养方式(以块根、青绿饲料为主),实行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的饲养方式。保持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条件、饲养

11、方式与农村相近,建立科学防疫制度。 3、保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1)在进行活体保种的同时,研究应用五指山猪冷冻精液保存和胚胎保存保种技术,通过保存精液和胚胎,与其他国家级保种场交流合作,以减少保种费用与成本,达到有效保种的目的。 (2)开展种质特性测定、DNA分子标记等研究,通过DNA指纹分析等与其他猪种进行亲缘分析和比较,为系统保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开展高新技术在五指山猪保种中的应用研究。 六、开发利用 1、肉用开发 在保种繁殖过程中,不符合品种特征或不能留用的仔猪、公猪和生长猪,经阉割与适当育肥后作为烤猪或白切乳猪投放市场;正常淘汰或非留种胎次的母猪,经与野公猪杂交后,生产仿野猪投放市场。

12、仿野猪价格不低于40元/千克,以所获利润支撑保种和科研。 2、实验动物开发 随着保种的深入,经选育培育实验用微型猪,其售价每头不低于500美元,利润丰厚。 3、高技术产业化开发 利用五指山猪特殊的遗传性状,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基因克隆或供人体器官移植,能生产特殊的医学商品。这方面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保种、开发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将实现持续性保种和创造更大的利润。 七、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预算 (1)核心群(200头基础母猪) 猪舍建设 A、土地 100亩 每年 1.00万元 B、母猪舍(含妊娠分娩舍) 900平方米 27.00万元 C、后备猪舍 125平方米 3.75万元 D、公猪舍 1

13、00平方米 3.00万元 E、仔猪保育舍 300平方米 9.00万元 F、小计43.75万元 辅助建设 A、电房、水塔(50T) 7.20万元 B、简易宿舍(含简易化验室、防疫室等) 6.00万元 C、大门、保卫、厕所等 2.80万元 D、饲料加工(主要是青饲料) 3.00万元 E、道路 10.00万元 F、小计 29.00万元 生产设备(妊娠母猪建议小群饲养) A、母猪生产用设备(妊娠限位栏、产仔哺育栏、自动饮水等) 18.00万元 B、仔猪保育栏(网上) 10.00万元 C、简单必要仪器设备(打饲料、人工授精、精子检查等) 12.00万元 D、小计 40.00万元 辅助设备 A、水泵及辅管 3.50万元 B、变压器、线路、备用电机 15.00万元 C、通讯和交通 5.50万元 D、小计 24.00万元 其它(含购猪费) 8.00万元 流动资金 A、饲料费 20.00万元 B、药品费 0.30万元 C、工资及其他 4.80万元 D、小计 25.10万元 合计投资169.85万元,其中,流动资金25.10万元。 (2)基础群(500头基础母猪) 基础群既是保种的需要,也是开发利用的直接体现。饲养基础母猪500头,后备母猪来自核心群或自留,公猪20头。 土建投资 A、简易猪舍 4200平方米 126.00万元 B、公猪舍、后备猪舍、仔猪舍 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