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2-1,Chapter 3.2 数据分布的数值特征,本章起:总体 = 一组数据,单位 = 每个数据,Nume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Distribution of Data,3-2-2,数值平均数 位置平均数,平均指标 = 集中趋势的量数,偏度和峰度,变异指标 = 离中趋势的量数,数据的分散程度,:平均指标,3-2-3,补充: Compute using a Calculator,1.,2.,3. For the Set of Data 数组: 3,5,7,8,9,3-2-4,3,M+,7,M+,3-2-5,3-2-6,分布的集中趋势 平均指标,3-2-7,一
2、、统计平均指标的意义和作用,(一)统计平均数的含义 (二)统计平均数的作用 (三)统计平均数的种类,3-2-8,一、平均指标的意义和作用,1、定义 平均指标是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是度量分布集中趋势或中心位置的指标。,3-2-9,2、作用 (1)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和一般水平。 (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3)平均指标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 (4)用于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3-2-10,3、平均指标的种类,根据各种平均数的具体代表意义和计算方式的不同,统计平均数可分为两类:即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
3、数。 所谓数值平均数就是以分配数列的所有各项数据来计算的平均数,用以反映分配数列的所有各项数值的平均水平。,3-2-11,数值平均数包括了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这类平均数的特点是,分配数列中任何一项数据的变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数值平均数的计算结果。 所谓位置平均数是根据数列中处于特殊位置上的个别单位或部分单位的标志值来确定的。 常用的位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3-2-12,统计平均数的种类,统计平均数,3-2-13,二、算术平均数:,(一)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将总体单位的某一 数量标志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数。即,3-2-14,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
4、有联系的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这两个总量指标没有依存关系。 平均指标时,分子与分母必须同属一个总体,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即有一个总体单位,必有一个标志值与之对应。,3-2-15,例如,3-2-16,3-2-17,强度相对指标:,算术平均数:,3-2-18,1.简单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未分组的资料。 (1)例:生产小组5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28、25、30、35、42件,则平均工人日产量=(28+25+30+35+42)/5=32(件) (2)计算公式:,(二)算术平均数的计算,3-2-19,例如,某班50位同学统计学考试的成绩资料:,60824673779165846974 5668767
5、3886675809077 79615256727585676874 75788689367877836568 82787072859267755566,3-2-20,2.加权算术平均数:已编制分配数列的情况下。,公式:,3-2-21,(1)单项式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权数,加权,例:某机械厂工人日产零件数的分配数列,3-2-22,(2)组距式加权算术平均数,以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假定各组标志值在组内分布是均匀的。,3-2-23,例:某年我国80个产棉大县的分配数列,3-2-24,a)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分配数列中各组的标志值xi,另一个是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fi。 b)各组
6、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在计算平均数的过程中起着权衡加轻重的作用,故常将其称作“权数”。,(3)权数的作用和形式,3-2-25,3-2-26,(3)权数的作用和形式,C)权数的形式:次数和频率。 d )下列两种情况,分组资料可以不考虑权数,而用简单算术平均数。 当各组的权数相同时。 当分布数列完全对称时。,3-2-27,(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频率公式。,3-2-28,例如:,3-2-29,3-2-30,思考,为什么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结果有时会不同? 什么情况下两者才会相同,或者如何才能相同?,3-2-31,补充:权数的选择,在分配数列中,一般权数就是频数,但也有例外. 对相对指标(或
7、平均指标)计算平均数时,经常遇到次数并不适合做相对数的情况,此时应该根据相对指标的含义,选择适当的权数.,3-2-32,某公司下属三个部门销售情况,例如:设某公司下属三个部门的销售资料如下表,3-2-33,三个部门的平均利润率即是公司的销售利润率。所以可用各部门的利润率乘以销售额得到各部门的利润额,然后用各部门利润总额除以总销售额便可得到平均利润率。其计算公式为:,3-2-34,3-2-35,(三)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1.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0。,3-2-36,2.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3-2-37,3、n个独立变量代数和的平均数等于各变量平均数的代
8、数和。,对两变量,有,若两变量分别取值如下:,则有,那么,3-2-38,三、调和平均数(H),(一)调和平均数的公式 1.调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是总体单位各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2.简单调和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数,3-2-39,三 调和平均数,1.简单调和平均数:标志值的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3-2-40,【例】 B公司员工工资资料(P57),调和平均数,3-2-41,1.3 调和平均数,3-2-42,(二)调和平均数的应用场合,1.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已知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及其标志总量时,计算平均数可用加权调和平均法,权数m为各组的标志总量。即,3-2-43,例
9、:某工厂工人日产零件数资料:,3-2-44,2、 对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计算平均数,例如,计算平均利润率、平均合格率、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计算相对指标的平均数应根据研究标志的性质及具有资料选用不同方法。下面用两个例子说明。,3-2-45,某公司下属三个部门销售情况,例1:设某公司下属三个部门的销售资料如下表。,3-2-46,三个部门的平均利润率即是公司的销售利润率。所以可用各部门的利润率乘以销售额得到各部门的利润额,然后用各部门利润总额除以总销售额便可得到平均利润率。其计算公式为:,3-2-47,例2:如果上例若缺少销售额资料而有利润额资料,如下表 某公司下属三个部门销售情况,3-2-48,
10、则三个部门的平均利润率可以用各部门利润额除以销售利润率得到销售额,然后用各部门利润之和除以总销售额,便可得到平均利润率。其计算公式:,3-2-49,计算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的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可以概括如下: (1)若已知的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时,可将其作为权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2)若已知的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的分子资料时,可将其作为权数,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法计算。,小 结,3-2-50,例:某管理局所属15个企业销售计划完成情况资料如下表:,3-2-51,3-2-52,例:已知某地区甲、乙、丙三个乡粮食平均亩产和粮食总产量如表,求全区平均亩产。,3-2-53,(三
11、)在运用加权调和平均数时,各组权数相等,就可以采用简单调和平均数。,3-2-54,四、几何平均数:,是n项标志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一)公式 1.简单几何平均数:,2.加权几何平均数,3-2-55,1.4 几何平均数,2.几何平均数的种类,3-2-56,1.4 几何平均数,3-2-57,(二)应用:在某些情况下,若总体总量是由标志值相乘得出,这时平均数就应该用几何平均数的方式来计算。,与算术平均数不同,3-2-58,几何平均数,【例】 (简单几何平均数),x,3-2-59,1.4 几何平均数,(简单几何平均数),3-2-60,例:某产品经过三个流水连续作业的车间加工生产而成,本月第一车间的产品
12、合格率为90%,第二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为80%,第三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为70%。则全厂的总合格率为:,这样平均合格率为,3-2-61,2:以复利计算利息。,若以单利计算:,可以看出,以复利计算利息时,n年后本利率的总量为n个(1+r)相乘,所以本利率的平均数用几何平均数计算。,若以复利计算:,3-2-62,如,设某笔为期20年的投资按复利计算收益,前10年的年利率为10%,中间5年的利率为8%,最后5年的年利率为6%。求平均年利率。 解答: 假设初始投资额为a,则20年后的本利和为A。则,3-2-63,Aa(1+10%)10(1+8%)5(1+6%)5 所谓的平均年利率,设为r,就是要使得a(1+
13、r)20=A, 即 a(1+r)20= a(1+10%)10(1+8%)5(1+6%)5,3-2-64,五、位置平均数(P53),(一)众数 ( ):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在分配曲线图上,众数就是曲线的最高峰所对应的标志值。,3-2-65,1.未分组资料和单项式分组资料: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P54的例3-8) 2.组距分组数列:(图示见P55页) 先确定次数最多的众数组,然后假定众数组的标志值的分布是均匀的。最后利用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众数计算,3-2-66,STAT,1.未分组或单项式分组,3-2-67,2.组距式分组,3-2-68,2004年某市80个中型工业企业资料:,3-2-6
14、9,3-2-70,众数的原理,3-2-71,当数据分布存在明显的集中趋势,且有显著的极端值时,适合使用众数。在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不明显或存在两个以上分布中心时,不适合使用众数(前者无众数,后者为双众数或多众数,也等于没有众数)。,众数的应用,STAT,3-2-72,没有突出地集中在某个年份,STAT,3-2-73,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分布中心,STAT,3-2-74,STAT,413名学生身高分布条形图,3-2-75,STAT,413名学生身高分布叠加线图,3-2-76,STAT,413名学生身高分布100%叠加条形图,158cm以下没有男生,178cm以上没有女生,3-2-77,STAT,在研究
15、身高时,男生与女生不能合成一个总体,而是应当作为两个总体分别进行统计。 当数据分布呈现出双众数或多众数时,可以断定这些数据来源于不同的总体。,3-2-78,(二)中位数( ) 将总体各单位按其标志值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点位置那个单位的标志值,即为中位数。,3-2-79,1、由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 确定方法:首先将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然后确定中位数的位置,处于中位数的位置的标志值就是中位数。,3-2-80,(当n为奇数,中位数为处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当n为偶数,中位数为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标志值的平均数),3-2-81,例子:(1) 7个人的身高为:165、168、169、
16、170、172、173 、175cm , 则中位数为x4= 170cm。 (2) 若8个人的身高为:165、168、169、170、172、173、175、179 cm,则中位数为(x4+x5)/2=(170+172)/2,即171cm。,3-2-82,中位数 ( Me ),【例】 下列10个数: 5 6 6 4 8 7 6 5 6 9 排序(从小到大): 4 5 5 6 6 6 6 7 8 9,3-2-83,2、由单项式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 确定方法:单项式分组已经将资料序列化,这时总体单位数n=f,确定确定中位数的位置要通过累计次数计算。,(当f为奇数),(当f为偶数),3-2-84,中位
17、数,例如,某工厂工人的月工资分配数列如表。 f30为偶数,3-2-85,【例】某车间工人按技术级别分组:,该车间工人技术级别的中位数 : Me = 3 ( 级 ),中位数 ( Me ),3-2-86,3、由组距分组数列确定中位数。,(1)确定“中位数组”。 向上累计次数等于 (2)假定中位数组内分布是均匀的,计算出中位数来。,3-2-87,20百万元,30百万元,第35个,第55个,第40个,共20个,=40,354055,中位数组为“20-30百万元”,3-2-88,向上累计时,向下累计时,中位数计算公式(P57),3-2-89,六、各种平均数的比较,3-2-90,各种平均数的比较,3-2-
18、91,各种平均数的比较,资料,3-2-92,各种平均数的比较,3-2-93,算术平均数与众数、中位数的比较P58),正态分布,右偏分布,左偏分布,在非对称分布时,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 影响最大,中位数只受极端值的位置影响,不受其数值影响;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1)当次数分布呈右偏(正偏)时,算术平均数受极大值影响最大 。 (2)当次数分布呈左偏(负偏)时,算术平均数受极小值影响最大 。,3-2-94,皮尔生法则:,在适度偏态情况下,算术平均数和众数的距离约等于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距离的三倍。即,3-2-95,2.4 各种平均数的比较,正偏分布,3-2-96,2.5 各种平均数的比较,负偏分布,3-2-97,根据上述关系,可以从已知的两个平均指标推算另一个平均指标。 例如,某科考试结果,有半数考生成绩在80分以上,得84分的考生最多,试估计平均成绩,以判断成绩分布的偏斜情况。 解:已知me=80,mo=84,3-2-98,第三章习题之一,1、某企业工人平均月工资为1 440元,月收入少于1 280元的占一半,试估计众数,并对该企业工人工资的分布情况做一简要说明。,3、某车间生产三批产品的废品率分别为1%、2%、1.5%,三批产量占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 地域文化视角下慈溪市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究与案例剖析
- 防火安全知识常识
- 基础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 社交媒体在表演艺术传播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电竞赛事观众行为分析-洞察及研究
- 基于二甲基苯胺的酰化反应新催化体系-洞察及研究
- 氮磷循环与森林生产力的关系-洞察及研究
- 病毒传播模型-洞察及研究
- 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洞察及研究
- 水库水坝施工方案范本
- 肺康复个案护理
-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GB/T 21499-2024粮油检验稻谷和糙米潜在出米率测定方法
- (版)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题库
- GB/Z 44314-2024生物技术生物样本保藏动物生物样本保藏要求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赛项规程
-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多少课件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个人履职考核情况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