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治进展2.ppt_第1页
糖尿病诊治进展2.ppt_第2页
糖尿病诊治进展2.ppt_第3页
糖尿病诊治进展2.ppt_第4页
糖尿病诊治进展2.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 尿 病 诊治进展 Diabetes Mellitus糖尿病与临床各科的联系,2011-12-12,糖尿病:现代生活的主要流行病,在未来50年内,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将是现在的2倍 在西方国家,2型糖尿病已成为主要的医疗保健负担,占住院费用的10。,糖尿病在中国,目前1500万糖尿病 5000万2025年 1500万未诊断 患病率 (香港8) 儿童肥胖 ,概念: 三 个 等 于,糖尿病等于高血糖 糖尿病等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 糖尿病等于心血管疾病,概念: 新的发展,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糖胖病 Diabesity 糖脂病 Diabetes Mellipidus,严重性

2、: 三高三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分型: 四种类型,1 型 5% 细胞破坏 2 型 90% 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特异型 23% 继发性 妊娠期 2% 妊娠中发生,糖尿病和生活方式,基因易感性,糖尿病表现,体力活动减少,食物来源增多,中心性肥胖 胰岛素抵抗 B细胞功能不全 高血压 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胰 岛 素 分 泌 减 少,肝 糖 生 成 增 加,肝 脏,高 血 糖 症,葡 萄 糖 摄 取 减 少,肌 肉,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Medical Management of Non-Insulin

3、-Dependent (Type II) Diabetes. 3rd ed. Alexandria, V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1994,胰 腺,线索: 四大症状,1、无症状轻度高血糖 2、三多一少期 患病已5年 3、易发多种感染 4、以急、慢性并发症为首发表现,临床医生面临糖尿病的挑战(一),心内科 2/3定律 呼吸科 肺部感染,肺结核 消化科 糖尿病胃轻瘫,肠病 肾内科 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 血液科 化疗后的高血糖 神经科 中风与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医生面临糖尿病的挑战(二),外科 围手术期处理,假性腹痛,化脓性疥痛 妇产科 妊娠期糖尿病,霉菌性阴

4、道炎 皮肤科 真菌感染,DM皮肤病变 眼科 白内障,糖网,青光眼 口腔科 牙周病变,脓肿 ICU 高血糖与死亡率相关,筛查: 高危人群,1、40岁以上 2、肥胖含高甘油三酯 3、有高血压、冠心病史 4、家族中有糖尿病史 5、生育过巨大胎儿的妇女,血糖: 正常指标,空腹: 3.55.5mmol/L 餐后: 4.57.8mmol/L,诊断: 四个步骤,确诊糖尿病 除外特异型 鉴别是1型还是2型 寻查并发症,确诊: 三条标准,空腹血糖 7.0mmol/L 重复一次 餐后血糖 11.1mmol/L 重复一次 OGTT 2小时血糖11.1mmol/L,调节异常(IGR):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

5、es),空腹血糖异常(IFG):5.66.9mmol/L 糖耐量减低(IGT): OGTT 2h 血糖 7.811mmol/L 老年人空腹血糖5.5mmol/L 该行OGTT,简易OGTT:确诊糖尿病的金标准,禁食10小时,抽空腹血糖 清晨服75克葡萄糖水(200ml),515分钟饮完 喝完后2小时再抽静脉血查血糖,评估病情:HbA1c和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6% 糖化白蛋白(果糖胺FA)280mol/L,识别: 特异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向心性肥胖、高血压、耳聋、 母系遗传 用药病史:激素、利尿剂、避孕药 化验检查:基因诊断、线粒体基因突变、 皮质醇,鉴别: 1型 或 2型,年龄、起

6、病、酮症、体重、 胰岛素或C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1型阳性),寻查: 糖尿病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尿酮、血尿渗透压、乳酸 慢性并发症:视力、眼底、下肢动脉博 动、神经电生理、尿微量 蛋白、肌酐、尿素氮、心 电图、颈动脉超声,治疗: 五大措施,糖尿病教育 病情监测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药物和胰岛素,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及早防治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和并发症,微血管病变 眼睛 肾脏 神经,大血管病变 缺血性心脏病 中风 周围血管病变,足,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吸烟,治疗: 血糖目标水平,一般人群 70岁者 空腹血糖 4.46.0mmol/L 6.08.0mmol/L 餐后血糖 4.4

7、7.8mmol/L 8.0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6.5% 7.5%,治疗: 其他目标水平,血压 130/80mmHg 体重指数 25 总胆固醇 4.5mmol/L LDL-C 2.5mmol/L HDL-C 1.1mmol/L,在诊治糖尿病患者时自问的问题,Ask,What should their ABC target numbers be?,What actions should I take to reach their ABC target numbers?,What are their ABC numbers?,需要了解的ABC数据,Tests,Target,Chole

8、sterol (LDL- C),At least once a year,Below 6.5,Below 130/80,How Often?,Below 2.5,At least twice a year,A1C (glucose average),Blood Pressure,At every visit,ABCs 临床记录样稿,饮食: “4+1”金字塔方案,支柱:粮、豆 400克 蔬菜 300克 奶及奶制品 200克 肉、禽、鱼、蛋 100克 适量:油、盐、糖 要求:多样化、均衡性、多纤维,运动: 并非辅助治疗,强度: 60% 中等强度 运动时的脉率=170年龄 时机: 进餐后1h,持续3

9、0分钟 频率: 每周5次 项目: 步行、乒乓、上下楼梯、游泳,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促分泌剂: 磺酰脲类 非磺酰脲类 胰岛素增敏剂: 双胍类 噻唑烷二酮类 -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二),磺酰脲类药物与细胞膜结合,影响钾离子通道 钾离子外流受阻,细胞去极化 钙离子内流 钙离子刺激胰岛素颗粒移动至细胞膜,并释放胰岛素,葡萄糖,ATP敏感的 K+通道关闭,GLUT-2,胰岛素,Ca2+通道开放,胰岛素,葡萄糖,6-磷酸 葡萄糖,葡萄糖激酶,去极化,细胞排 颗粒作用,颗粒转位,K+通道关闭,糖酵解,K+,ATP,去极化,K+,磺酰脲类 药物,磺酰脲类 药物的受体,格列喹酮(Gliq

10、uidone,糖适平),迅速吸收而近于完全地吸收; 口服后2-3小时出现血药峰值; 属短效磺酰脲类; 主要在肝脏代谢,约95由胆汁排出; 少量(约5%)由肾脏排泄; 对肾功能较差者可应用; 常用量每日30-90mg,分2-3次服用。,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为中效磺酰脲类; 欧洲广泛使用,我国亦应用多年; 可促进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 降糖作用较温和,较少引起低血脂; 一般早晚餐前各服一次; 在SU中,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较明显; 有报道可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30mg缓释剂型即将在国内上市。,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为第二代磺酰脲类中第一个品种; 全球

11、及我国广泛应用、价廉; 吸收较慢,半衰期较长,属长效SU; 降血糖作用明显,尤其降空腹血糖效果较佳; 低血糖发生率高,程度严重;,格列吡嗪控片(Glipizide XL,瑞易宁),每餐后可有血胰岛素峰值出现; 刺激胰岛素“按需分泌”; 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对空腹血糖的控制较普通释格列吡嗪为优。,格列美脲(Glimepiride,亚莫利),与磺酰脲类受体结合位点和其他不同 与优降糖相比,降血糖作用快且持久,促胰岛素释放的作用更快; 血浆半衰期9小时,每日用药一次即可 临床用于2型糖尿病,每日1mg;4mg;6mg, FBG,PBG,HbA1C皆明显改善; 仅有轻度低血糖反应。,瑞格列奈(Re

12、paglinide,诺和龙),与36KDa蛋白特异性结合,为钾通道一部分,可使钾通道关闭; 不进入细胞内,只使细胞内已合成的胰岛素释放出来; 与高血糖协同使胰岛素释放; 速效餐时血糖调节剂; 作用较强,用量0.25,0.5,1,2,4mg。,二甲双胍剂量效应研究,500mg 1000mg1500mg 2000mg 2500mg,HbA1c (%),- 1.2,- 2.0,HbA1c 的减少研究结束时,与安慰剂相比的变化,(p 0.001),Garber AJ. Am J Med 1997; 102: 491-7,噻唑烷二酮类,降血糖的作用机理 减轻外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 减少肝脏中的糖异生作

13、用; 激活PPARr(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PPARr为核转录因子,可调控多种影响糖脂代谢基因的转录; 促进外周组织胰岛素引起GLUT4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噻唑烷二酮类,现已上市的噻唑烷二酮类的药物有: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均为每日一次服药 主要副作用有: 水肿 肝功能损害,a-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一),正常糖吸收的模式,糖吸收延迟的模式,空肠,回肠,大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快速的消化吸收,缓慢的消化吸收,糖,糖,饭后血糖不升得过高 且不残留糖质而完全吸收,血 糖,血 糖,饭后急骤 的血糖升高,时间,时间,快速的消化吸收,缓慢的消化吸收,糖,糖,饭后血糖不升得过高 且不残留

14、糖质而完全吸收,血 糖,血 糖,饭后急骤 的血糖升高,时间,时间,a-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二),糖吸收障碍的模式,未吸收的糖,糖,由于肠内细菌的分解,产生二氧化碳(CO2)气体 产生氧气(02) 产生有机酸PH降低,渗透压增高水份贮留,排气、腹部鼓胀、腹泻,时间,口服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可根据以下因素作出选择 血糖浓度增高的程度 270-300mg/dl,高血糖症状明显,采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控制后,改用OHA;250mg/dl,高血糖症状不重者,用OHA中一种。 适用OHA者:空腹及餐后血糖皆高,磺脲或二甲双胍;餐后高血糖为主者:糖苷酶抑制剂。,口服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可根据以下因素作出选择

15、 患者肥胖或消瘦选药 肥胖患者选择二甲双胍类、a -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 体重正常或消瘦患者选择胰岛素促分泌剂或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可根据以下因素作出选择 患者肝肾功能选药 肝功能不全者特别禁忌噻唑烷二酮类 肾功能不全者可选择格列喹酮 肝肾功能均不全者选择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药物联合治疗,磺酰脲类 (瑞易宁) 胰岛素 诺和龙,糖苷酶抑制剂 拜唐苹 倍欣,双胍类: 迪化糖锭 格华止,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Diet, exercise and weight control,Add : biguanide and/or -glucosidase inhibitor,

16、Commence : insulin,FAILURE,FAILURE,SUCCESS,SUCCESS,SUCCESS : maintenance of appropriate body wgt. and normoglycemia continuing treatment,FAILURE,Add : sulphonylurea,SUCCESS,肥胖及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Diet, exercise and weight control,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Add : sulphonylurea, biguanide or -glucosidase inhibitor;alone or

17、in combination,Commence : insulin,FAILURE,FAILURE,SUCCESS,SUCCESS,SUCCESS : maintenance of appropriate body wgt. and normoglycemia continuing treatment,简史,1922年Banting 16:21-31.,200,400,100,300,0,0,200,600,1000,400,800,0600,0600,1800,2400,1200,Time of Day,0600,0600,1800,2400,1200,Time of Day,Diet on

18、ly,Insulin 6 months,Plasma Glucose,Serum Insulin,B,L,S,mg/dL,pmol/L,B,L,S,70/30,70/30,70/30,70/30,谢 谢,胰岛素治疗方法分类,胰岛素强化治疗 短期强化治疗 胰岛素常规治疗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联合治疗 胰岛素静脉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适应症,IIT主要适应1型病人 妊娠期糖尿病 在理解力和自觉性高的2型DM (当用相对简单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时,可考虑强化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禁忌症,1.有严重低血糖危险增加的病人 例如: 最近有严重低血糖史者、对低血糖缺乏感知者、 Addison氏病、

19、阻滞剂治疗者、 垂体功能低下者 2.幼年和高年龄患者 3.有糖尿病晚期并发症者(已行肾移植除外) 4.有其它缩短预期寿命的疾病或医疗情况 5.酒精中毒和有药物成瘾者 6.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 7.多数2型病人不需要,胰岛素强化和常规治疗的区别,胰岛素常规治疗 胰岛素强化治疗 目标 消除三多症状,无酮症,维持 前述目标防止慢性 正常生长 并发症发生 血糖 达到一般控制即可 全天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 或接近正常水平 治疗 每天12次注射RIPZI 每天34次注射:3次RI ,1 或RINPH 次NPH或PZI或胰岛素泵 监测 可监测尿糖用以调整 监测或自我监测血糖,用 胰岛素的用量 调整每次胰岛素的用

20、量 ,DCCT强化治疗的结果,美国DCCT对1441例1型DM6.5年研究,INS强化治疗组: 视网脉病变危险76%,进展54%,增殖 性视网脉病变等 47%; 尿蛋白40mg/24h风险39%,尿蛋白300mg/24h风险 54%; 临床神经病变发生率 60%,2型DM INS强化治疗,日本Kumamoto 110例2型DM 6年 研究, INS强化治疗: 强化组 对照组 p 视网脉病变发生 7.7% 32% 0.039 视网脉病变恶化 19.2% 44% 0.049 DM肾病发生 7.7% 28% 0.03 原DM肾病加重 11.5% 32% 0.044,强化治疗3要素,1.综合的胰岛素治

21、疗方案:饮食、运动、ITT方案 2.血糖的监测或自我监测 餐前控制在70120mg/d 餐后小于180mg/d 一周一次凌晨3AM血糖应大于 65mg/dl 3.每23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以监测IIT是否成功。,胰岛素强化治疗常见方案 类型 早餐前 中餐前 晚餐前 睡前 注射胰岛素 方案1 RI RI RI NPH 方案2 RI RI RIUL 方案3 RIUL RI RIUL 方案4 RI RI RI UL 方案5 RINPH /RI RI NPH CSII RI RI RI ,强化治疗3要素,1.综合的胰岛素治疗方案:饮食、运动、ITT方案 2.血糖的监测或自我监测 餐前控制在70120mg/d 餐后小于180mg/d 一周一次凌晨3AM血糖应大于 65mg/dl 3.每23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以监测IIT是否成功。,ITT胰岛素初始剂量的确定,一日量(FBS克数0.1)23体重Kg数 例1 FBS 300mg/dl(0.3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 按24小时尿糖定量计算 一日胰岛素用量24小时尿糖克数23 按病情轻重估计:全胰切除病人一日需要4050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