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答案》PPT课件.ppt_第1页
《诗歌形象答案》PPT课件.ppt_第2页
《诗歌形象答案》PPT课件.ppt_第3页
《诗歌形象答案》PPT课件.ppt_第4页
《诗歌形象答案》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注】 胡逸老,生平不详,致虚庵为其书房。籯: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 这首诗表现了庵主胡逸老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了胡逸老品格清高,为人不慕 荣利,有仁爱之心、山水之趣的性格特点。 首联赞美胡逸老的诗礼传家,显示其品格的清高。颔联赞美庵主的仁爱之心。颈联正面写致虚庵,让读者体会庵主高雅的人格、宽广的胸襟;诗人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怀。,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

2、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白诗通过“欲语低头笑”等神态描写勾画出一位情窦初开,腼腆羞涩的采莲姑娘。 张诗通过“并著莲舟”“不畏风”等动作描写写出了一群互助、团结、勇敢的采莲姑娘。,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寒花:菊花。 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

3、特点。,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 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 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 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之时。筿:竹子。 请简要分析“狂夫”的形象。,诗中先写“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后点“凄凉”、“恒饥”、“欲”死

4、的可悲可叹之事,二者由“狂夫”这一形象统一起来。可见狂夫是一个以宁折不弯的坚韧、“疏放”倔强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的打击,笑对人生,不屈不挠,老而弥坚的志士形象。,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玉瀣(xi):美酒。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1)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1)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充满抑郁

5、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 (2)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 估客:贩货的行商。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第二联描绘入微,试简述其情景,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诗人简笔

6、勾勒出船舱中的所见所闻:白天风平浪静,单调的行旅生活使人昏昏欲睡;夜间江潮看涨,船家絮语,更觉长夜难眠。 反衬出诗人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湖上早秋偶兴 汪莘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李璟浣溪沙中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同写荷花,李词与汪诗的意境有什么不同?,李词描写了秋末花残叶败之景,萧条凄凉,渲染了词人的一腔愁绪。 汪诗描写了早秋花香叶盛之景,生意盎然,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

7、】 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作者精心地选取了芳草萋萋、杨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感伤的氛围,写出了闺中少妇的思夫之愁。,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秋思 陆游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注】 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州,东汉州名,古时并州以产剪刀闻名。 本诗作者描绘了何种意境?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虽不言秋,却以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景物,如乌桕、菊花、天高、鸿雁等,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的轻松愉悦之情。,

8、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虚堂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更深,风露渐浓,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的折射,暮年迁谪,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诗中的“柳”是怎样一个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柳?,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

9、形象、表现手法的鉴赏评价能力。诗歌形象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作者常常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分析诗中“柳”这一物象时,可以分析其特征(倚、狂、蒙、不知)。对于表现手法的分析,应结合具体的诗句来进行。 答案诗中的“柳”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形象。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句在动态上拟人,第三句在心态上拟人想用飞絮蒙住天地日月,把整个世界都变成它的。诗人运用拟人手法隐喻某一类人。,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宋严蕊注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昭君怨 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注】 严蕊,宋代女词人,曾不幸堕为营妓,但心地高洁,尤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 两首词都吟诵了一种花,试分析所吟的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