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八上期末区统考复习.ppt_第1页
2012年八上期末区统考复习.ppt_第2页
2012年八上期末区统考复习.ppt_第3页
2012年八上期末区统考复习.ppt_第4页
2012年八上期末区统考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期末统考 2012年12月,期末统考复习范围 2012-12-16 试卷范围:一.积累与运用 二.综合性学习 三.文言文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一.积累与运用 字音: 包括常用生字,易误读字,多音字的准确认读。 字形:常用生字,易误读字,形近字的准确应用。 词语的运用,选择,四字词语在生活中的正确运用 4.病句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语义重复 比列失调 前后矛盾 5.语言连贯 (句式、逻辑)考排序。重点:八上重要文本里的。,文学常识 课本上文学常识:课前提示,书下注解,第2、4、6、7、21、22、24、25、26、27、29、30课,以表述题形式考。 诗文背诵 诗文与作家对应

2、,以两种形式考:给上、下句默写,理解性默写。 范围: 第21、22、24、25、26、27、29、30,课后古诗词。 古文:第21课(1、2段)、22、25(望岳)、27、30。,二.综合性学习: 题型:选择、填空、简答 1.考点:水浒传(课本上资源)读每一段落,说出这段内容出处;根据这段文字说出人物是谁、什么事。 2.文化常识积累: 运用修辞表述文化常识,课内所学的文化常识。 .修辞的运用: 比喻、拟人、对偶、反问、排比、设问(与反问对比着看); 3.提取信息、概括信息。(较难),三文言文阅读 题型:选择、填空、简答 内容:词语、句子、内容理解 范围:21、22、24、26、27、29(其中

3、湖心亭看雪、大道之行不考一词多义)。 四.现代文阅读 记叙、说明两篇,整体感知、提取信息、筛选信息,读懂,整合,形成解释。 题型:填空、简答、答题。 要求: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 2.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五作文: 记叙文写作 要求:1.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 2.有创意的表达。,一.词语复习读读写写,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1 鄂( ) 豫( ) 阻( ) 绥( )靖( ) 锐不可当( )ku ( )退 2 jin( )利 能ni( ) yu( )闲 寒jn( ) 阴cn( ) 仄( )歪 yng ( )告 转弯

4、抹( )角 月明风清 张hung( )失措 提( )防 3 f( )晓 瓦砾( ) 地窖( ) j( )躬 颤巍巍( )精疲力ji( ),4 zng( )物 箱箧( ) 制ci( ) dng( )然无存晨曦( ) 劫掠( ) 令人惊hi( ) 眼花lio( )乱 丰功伟j( ) 富丽tng( )皇 5 荒mi( ) 肃m( ) jin( )忘 杀l( ) 蜿yn( ) 云xio( ) chng ( )憬 赤裸裸( ) 铸剑为l( ) y( )立 6 掳( ) 震sng( ) hung( )急 疮( )疤( ) ji( )问 渴m( ) 疏ln( ) 霹l( ) 孤孀 ( ) 情有可yun( )

5、 莫mng( )其妙,7 交xi ( ) 奔丧 ( ) 狼j( ) 簌簌( ) 典质( ) f( )闲 tu( )唐 琐屑 ( ) 差( )使 hu( )不单行 cn( )淡 踌( )躇( ) 蹒( )跚( ) ch( )目伤怀 din( )记 不能自已( ) 情郁( )于中 8 凹( )凼( ) gn( )g( ) 烦zo( ) 微不足do( ) 大tng( )广众 门kn( ) 膝( )盖 9 伛( ) 惶( )恐 荒p( ) t( )败 取d( ) 骷( )髅 ( ) zh( )笨 愧怍( ),10 克( )扣 接济( ) 唏( )嘘( ) 稀罕( ) ( )耗 呵( )斥 焦zhu(

6、) 伎( )俩 颠pi( ) 吊唁 ( ) 文绉绉( ) 长途b( )sh( ) 穷愁lio( )倒 风尘苦旅( ) 鸡lng( )狗碎 低眉shn( )眼 连声诺诺( ) 生死祸福人头济济( ) 识文dun( )字 j( )妒 c( )然 昏厥( ) 从容不p( ) 世g( )人情 11 雄ku( ) 雄z( ) cn( )损 古p( ) 推cng( ) 惟妙惟肖( ) 巧妙绝ln( ) 匀称( ) 弧( )形 记载( ),12 美感 史诗 驻( )足 l( )苇 纤( )细 xio( )魂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前zhn( )后顾 lng( )统 轩( )榭( ) bi( )笔 丘壑( )

7、嶙( )峋( ) 镂( )空( ) 蔷( )薇 明yn( ) 因地zhi( )宜 重峦die( )嶂bio( )本 自出xn( )裁 yu( )历 li( )同 别j( )匠心 斟( )酌( ) 14 磬( ) 鳌( )头 琉( )璃 zo( )井 蟠( )龙 中zhu( )线 金lun( )殿 zhn( )蓝 jing( )然不同 yn( ) 映 井然有x( ),15 png( )风 n( )凉 wi( )幕 hun( )冲 造xng( ) 伧( )俗 雅s( )之别shn( )长 休q( ) t( )劳 mng( )发 次d( ) 翩( )然 yn( )育 xio( )声n( )迹 衰(

8、)草连天 风雪载( )途 zhu( )而复始 草长yng( )飞 农谚( ) 17 囊( ) 克lng( ) 繁yn( ) 胚( )胎 蟾( )蜍( ) 鳞( )片 两栖( )ji( )椎 相n( )无事哺( )乳 bn( )临,18 遗hi( ) zh( )皱 ji( )难 zh( )密 追溯( ) 天衣无fng( ) 19 失hng( ) 藩( )篱 jin( )控 归ji( ) 在劫( )难逃 五彩bn( )ln( ) xio( )聚山林 束手无c( ) 物jng( )天z( ) 无动于zhng( ) 20 hun( )觉 yn( )咏 绮( )丽 殷( )红 变化多端 日薄( )西山

9、气息奄奄( ) 夕阳无限好 只是jn( )黄昏,二.古文复习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默写(读书 注意红体字的读音和写法),桃花源记 晋 陶渊明,1、2小节默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船,从口入。初极狭(xi),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俨(y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n)陌(m)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o),并怡(y)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

10、之。便要(y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与外人间(ji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n)。余(y)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n)下,诣(y)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知识掌握: 1.文学常识:作者 2.默写:1、2小节 3.阅读理解,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11、晋代诗人。,2.默写(填空):,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理解、翻译: 1.重点词语解释:,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一词多义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

12、“不久”。 舍: (1)便舍(sh)船:离开。 (2)屋舍(sh)俨然:名词,房 屋,客舍。,为: (1)武陵人捕鱼为(w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i)具言所闻:读wi,介词,对、向。 遂: (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遂: (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1)鸡犬

13、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向: (1)寻向所志:从前 (2)眈眈相向:对着,多词一义 (1) 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古今异义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水源(古义:溪水

14、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芳(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间离隔绝;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15、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

16、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语(此中人语(yu第四声)云):名词作动词,告诉,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具:通“俱”,完全、详尽,原文回答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优美)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

17、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 情好客),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

18、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

19、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渔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20、 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 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13 表明村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豁然开朗,中心思想: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桃花源”是个虚

21、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桃花源是理想社会的原因: 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各尽所能的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文章线索: 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成语: 桃花源记: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22、。 怡然自乐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无人问津 :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鸡犬相闻 :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黄发垂髫 :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与世隔绝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简答题: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文章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

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

24、平等,和平安宁。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难句翻译:翻译句子并翻译红体字,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25、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6、,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译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尽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

27、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的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

28、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适用范围(特定使用对象) 别具匠心 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车水马龙 车马或车辆 、人 功亏一篑 只差最后一点 叹为观止 好到了极点 源远流长 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不耻下问 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闻鸡起舞 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 络绎不绝 过往人马或车船 豁然开朗 不能形容性格 安然无恙 一点小伤也不行 不约而同(不期而遇)没有约定 轩然大波 一定是说坏事 洗耳恭听 自谦,贬义成语:,

29、拔苗助长 搬弄是非 变本加厉 见异思迁 滥竽充数 随声附和 守株待兔 得陇望蜀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各行其是 斤斤计较 买椟还珠 随波逐流 轩然大波 刻舟求剑 ,褒义成语:,谈笑风生 言简意赅 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锐不可当 首屈一指 叹为观止 语重心长 自告奋勇 苦口婆心 因地制宜 举世闻名 脍炙人口 ,对 策 1、明辨词义(比喻义、引申义、语源) 2、明辨范围(对象) 3、注重色彩 4、注重语境,成语运用口诀,一看褒贬分感情;二辨词意专指性 ; 有的不能带宾语,搭配不当也可能; 前后矛盾或赘余,不合理来不合情; 成语词性名动形,不能颠倒谦和敬。,练习一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30、,A.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 B.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C.水力资源与祖国的建设息息相关,因而十分宝贵。 D.人们常常把贝克汉姆和罗纳尔多相提并论,因为他俩都是世界级的球星。,B,练习二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讯。 B.有些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C.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D.各商家在商品交易会上推出许多新产品吸引顾客,整个交易大厅车水马龙,人山人海。,C

31、,练习三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B.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C.离开家乡前,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上了大学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加紧学习。“ D.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D,练习四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B.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9至11岁的小演员,他们栩栩如生的演出展现了我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

32、景象。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C,练习五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淡淡的清香,带着一点似甜非甜的味儿,真叫我变幻莫测。 B.端午节即将来临,商家将忍俊不禁的粽子发展到了极致。 C.我在各位老师面前谈学习经验,实在是班门弄斧。 D.对于投机倒把分子,我们不能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让它随波逐流。,C,考点一:从俗语的语义出发, 考查俗语运用是否正确,1望文生义 例:马东升好吃不买书,遇到开卷考试竟没有资料参考,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10延庆1) (分析:书到用时方恨少:

33、知识到运用的时候,才觉得平时积累不够。说明我们平时要多读书、学习。误用) 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要循序渐进地训练。(09延庆2) (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事物变化达到某种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在这个俗语中既强调过程,也强调结果。误用),例: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能忘了曾经谆谆教诲我们的老师,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0昌平2 ) (分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的借鉴。误用) 例: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真是独木不成林,各有千秋。 (10昌平2) (分析: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

34、办不成大事。误用 ) 策略:准确理解俗语的含义,特别是比喻义.,1望文生义,2对象错误 例:面对强大敌人时,人们第一反应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先上去拼一拼,不行再说。(10大兴1) 例:为了开发新产品,研究院请已经退休的专家们来攻关新技术,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新领域大展身手令年轻人赞叹不已。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俗语指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分析: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形容已经退休的专家们公关新技术,与“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的意思不符,所以使用不当 .(09 平谷1) (分析: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所以第一个例句误用),例

35、:上次作文,王平同学因用词不当丢了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苦下功夫背词造句,一定不要吃他那样的亏。 吃一堑,长一智: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 分析:“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是从自己的角度说的,不是指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所以使用有误。(09怀柔1模 ) 策略:关注俗语指向的对象.,2对象错误,3范围不当 例: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眼里就没有别人了,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10宣武1) 例:你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10密云2模) (分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

36、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应该是针对同一事物而言的局部和整体。第一个例句误用 ),例:肖兰和小华在这次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正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只要她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就会更上一层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俗语也作“尺短寸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分析: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形容肖兰和小华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没有提到她们的短处,所以使用不恰当。(09平谷1) 例:如果我们能及时找出失败的原因,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就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断地完善自己。 (09海淀1) (分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 策略:准确把握俗语

37、语义的外延和内涵.,3范围不当,长处和短处,考点二:根据语境选填合适的俗语,1未准确理解关键句的内涵 (10大兴2 )3.下列横线处选填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讲到“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 。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A.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B.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C.众人拾柴火焰高 D.行百里者半九十。 (分析:强调要坚持下去,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 策略:找准关键词

38、句,把握语境,比较选择。,D,2义近混淆 (10年中考)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他懂得 ,从师范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南非曾在2000年申办2006年足球“世界杯”,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输给德国,可谓 。然而南非人并未放弃,最终在2004年获得了2010年足球“世界杯”的承办权。 A.句填“饮水思源” 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 B.句填“饮水思源” 句填“功亏一篑”

39、 C.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句填“功亏一篑” D.句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C,(分析: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要想到水的源头。比喻不忘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意思是受了别人的一滴水这样小的恩惠就应当以涌泉一样的恩情还人 。与饮水思源相比还强调回报,符合语境。 ) (功亏一篑: 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3.病句 复习依据:目标检测中出现的常见病句类型:搭配不当、缺少成分、,辨析病句 选择题,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六大类型,辨析病句的修改 选择题,成分残缺或赘余,

40、不合逻辑,查病治病,1.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较低。 2.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面; 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面。,小范围,大范围,语序不当,3.我国的石油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4.经霜的红叶,如霞似火,溢彩流丹,是一道最美的秋季里的风景线。 5.开展“爱我朝阳,传诵经典”清明诗文的诵读活动,旨在以清明节为载体,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朝阳人民的文化素质。,语序不当,定语语与中心语错位,生产的石油,秋季里最美的,发扬

41、和继承,定语、状语位置错乱,并列结构语序混乱,7.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8.青少年要有求知的渴望,逐渐养成读书的兴趣。 9.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搭配不当,主谓不搭配,动宾不搭配,主宾不搭配,10.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1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2.刘翔虽然在跨栏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一面不能对两面,关联词搭配不当,13.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14.今年的3月27日是“地球

42、一小时”熄灯日,首都各界环保人士发出了当天20:30至21:30熄灯一小时。 15.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6.飞机失事的真正原因还尚待调查,成分残缺或赘余,的倡议,?,而奋斗,少主语,少宾语,少谓语,重复,17.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结构混乱,“结构混乱” 又叫句式杂糅,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句式结构。,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18.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19.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

43、 这种主张。,表意不明,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即费解和歧义。,20.为了避免校门口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21.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2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 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不合逻辑,否定失当,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反复 设问 反问,4、修辞 复习依据:常见修辞的判定;常见修辞的表达效果。根据句子体会,练习一 对下列语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花

44、枝”借代枝头上怒放的梅花。用上一个“枝”字,说明不是“一点梅”,而是满枝的梅花。B.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紫酱色的脸皮上泛出来。“铁青色”使用的是“词语移用”。它把肖像刻画与心理描写融合在一起。C.假真真假凭罗织,非是是非靠引申,弹雨枪林走过了,归来阶下作囚人。画横线的文字使用了对偶的手法,揭露了“四人帮”以假乱真,真假不分,以非压是,是非颠倒的滔天罪行。D.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内热气腾腾。用比拟手法,把火舌的形状、动态逼真地描摹下来,以烘托草地晚餐欢快的气氛。,(B),练习二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明净的兴庆湖犹如一面照妖镜(“

45、照妖镜”这个喻体,人们没有见过,越比越糊涂,改为“一面镜子”) B.小强的脑瓜笨极了,就像桌子一样,不会动脑筋。(“人和桌子”没有相似的地方,比喻物和本体无相似点,不能构成比喻,改为“橡榆木疙瘩一样不开窍”) C.足球队员个个身强力壮,如狼似虎地奔跑在绿茵场上。(感情色彩不一致,“如狼似虎”不能比喻朝气蓬勃的足球队员,改为“生龙活虎”) D.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样快。(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比青年妇女驾船不贴切,不符合她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乐观、上进的性格,应改为“箭一样飞去了”),D,练习三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46、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B,6.语句衔接 复习依据:认真看题目句子,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内容;认真看选项中的句子,先排除2项,可以用选项带入去判断。 切记:做完后一定要检查,带入排好的句子通读一遍,看顺序是否正确。,三、综合性学习,复习依据: 做题方法:标句子、分层次、析层意 找中心句、过渡句 认真分析所给句式 看表头 看表格项 横看竖看概括全 分析出材料要反映的本质问题,四、文言文阅读,复习依据: 5篇文言文一个字一个字地串翻译。重点是名句、抒情议论句。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