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 (2).ppt_第1页
专栏: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 (2).ppt_第2页
专栏: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 (2).ppt_第3页
专栏: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 (2).ppt_第4页
专栏: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2 山地的形成,桐梓二中 娄晓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山地景观吧,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东岳泰山 (山东),北岳恒山 (山西),中岳嵩山 (河南),南岳衡山 (湖南),黄山,(安徽),梵净山 (铜仁),娄山关,(遵义),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陆地的骨架。,根据成因,可以将山地分为三大类:,(一)褶皱山,(三)火 山,(二)断块山,山地的 类型,注: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第1课时 褶皱山,学习目标,1.以山地为例,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褶皱的概念,认识褶皱山的形成和基础形态特征 3、

2、掌握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重点) 4、理解地形倒置.(难点) 5.了解岩石圈六大板块及其相互运动所形成的边界类型,检查学生自主学习,褶皱山模型,褶曲,背斜,向斜,褶皱、褶曲,部分自主学习解答:,六大板块,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部分自主学习解答:,一、褶皱山,由于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挤压作用,使岩层发生塑性变形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17,1、褶皱,问题:请观察褶皱时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化,2、褶皱的形成过程,褶皱的形成,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 背斜,3、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及判断方法:,(一)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下弯曲

3、部分称为 向斜,(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向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新,新,老,老,老,新,1、请判断甲和乙,何处为背斜,何处为向斜?并说明理由。,2.其中哪种判断方式是最科学的呢?,岩层新老关系,探究一,背斜,向斜,甲岩层地中老边新;乙地岩层中新边老,(1)一般情况:,背斜和向斜形成的地貌,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早期、内力),分析褶皱“地形倒置”的形成原因?,探究二 :,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侵蚀,外力作用(后期阶段),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的形成动画过程,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

4、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褶皱“地形倒置”的形成原因,探究二 :,背斜,向斜,(2) 特定条件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后期、外力),槽部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成山岭,山岭(后期),岩层下弯而成谷,谷地(初期),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一般岩层向下弯曲,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谷地(后期),岩层上拱而成山,山岭(初期),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一般岩层向上拱起,4、背斜、向斜比较,褶皱形成的地貌歌诀,背上拱,成山岭 易侵蚀,成谷地。,向下弯,难成山, 质坚硬,终成岭,北,甲,乙,1、在这里建东西向的地下隧道

5、,只考虑背斜和向斜的构造,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北,乙处背斜,隧道的形状和背斜相似,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同时不易积存地下水,便于施工。,褶皱应用,探究三,2、找石油、天然气、水应在什么地质构造中找?,、,褶皱应用,背斜找油气资源;向斜部位适宜寻找地下水资源,气,油,水,背斜找油、气,打隧道;向斜找水 背斜顶部地带岩石破碎,易开采,适宜建采石场。,5、褶皱的应用,褶皱山:,常见形态:连绵的山体。规模:褶皱山大的可绵延数千千米,小的只有几十米。,代表: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由背斜和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课堂练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地形看A:

6、B: 从地质构造看,A是: 判断的依据是: B是 (2)A处地形的形成原因: B处地形的形成原因:,谷地,山地,背斜,岩层向上拱或岩层中间老,两边新,,向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1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如图),图中乙、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向斜、背斜 B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 D断层、向斜,拓展提升,B,2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AB C D,D,本节课主要讲褶皱的形成过程,以及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现象的形成理解。背斜、向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褶皱山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褶皱山 1、 褶皱概念 2、褶皱形成过程 3、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 4、“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