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时目标1.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观点。2概述从猿到人的大致进化过程。问题导入 我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那么人类从哪里来?其进化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呢?知识点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_,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2现代类人猿有_、_、_、_等,它们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_生活。知识点二从猿到人的进化1起源地区: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_。在这个地区发现了距今300万年前的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其特点是髋骨较_,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下肢骨更_,有利于直立行走。

2、2进化原因:由于_的改变和自身_的变化。3人类的发展历程(1)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_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_、_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_和_逐渐变得灵巧。(2)使用工具: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如石器。这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_和_能力都大大增强。(3)制作工具、用火和产生语言: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_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比较现代类人猿人类运动方式臂行(1)_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2)_脑的发育程度(3)_(4)_根本区别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牛刀小试1判断。(1)森林大

3、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2)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3)古人类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B猩猩C猕猴 D森林古猿3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黑猩猩 B长臂猿C猕猴 D狒狒4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做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之一()A直立行走B下肢骨增长C骨盆变短增宽D脊柱由弓形变为“S”形 探究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情景展示】 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图411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问题探究】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谁?2从A到B表示人类开始向着什

4、么方向发展?从B到C呢?3从C到G,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什么?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了怎样的重要变化?【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从A到B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发展,这也是人猿的分界线;从B到C表示人类开始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3从C到G,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人类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大脑越来越发达。精讲精练典例2016东营科学家确

5、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A骨骼与现代人相似B能够两足直立行走C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D能够使用工具答案 B解析 因为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却不能制造工具。而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 名师点拨 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森林古猿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火的使用大脑发达产生语言人类。课内小结课外链接人类发展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形态结构仍在继续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们把这一发展过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国外学者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一是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3个阶段;另一种是分为最早的人类(或最早的人

6、属):直立人、早期智人、现代智人 3个阶段。中国学者也提出4个阶段的划分法,即早期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一、选择题12016菏泽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类起源于()A森林古猿 B黑猩猩 C大猩猩 D古代类人猿2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人是女娲用泥土捏出来的C人是天外飞来的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32017德州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人类是由黑猩

7、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4下列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狒狒 D猴子5. 森林古猿原本适于树栖生活,但后来却演变为地面生活,主要是()A. 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 B. 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 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 D. 由于环境条件改变,森林大量减少6. 在森林大量消失的状况下,森林古猿来到地面活动,它们逐渐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进化为人。直立行走对人的巨大影响是()A. 运动更加灵活,活动没有障碍 B. 活动范围扩大,生活资源丰富C. 解放了前肢,为前肢的灵活运用提供了条件 D. 捕猎更方便,使食物充足7. 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8、)产生语言直立行走制造简单工具A B C D82017潍坊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种族的差异是不同地域地理和气候环境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B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是说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最直接证据之一C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的形态结构上的深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D在人类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是能人92017益阳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10客

9、观事实是提出观点的依据。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陈述,属于事实的是()A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B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C北京猿人、亚洲直立人起源于非洲D其他地区20万5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二、非选择题112016威海如图412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412(1)表示的物种名为_。(2)依据已有的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_。(3)从到表示人类开始向着_的方向发展;从到表示人类开始_。(4)从到,除着装发生了变化,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_,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_

10、。详解详析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主学习】知识点一1.达尔文一类古猿2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树栖知识点二1.东非大裂谷地带宽阔粗壮2环境形态结构3(1)前肢树枝石块臂手(2)捕猎御敌(3)大脑4(1)直立行走(2)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容量小,没有语言文字能力(4)脑容量大,有很强的思维和语言文字能力【牛刀小试】1(1)(2)(3)2D3.A4.A【课时作业】1A2.D3B解析 黑猩猩与人类不是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11、,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4A解析 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等。5D6.C7.B8D解析 变异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如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许多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可以证明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的形态结构的深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

12、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造不同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并开始狩猎,是人类进化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相当于现在的人类,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人的大小,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最后演化成为现代人。因此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直立人。 9A解析 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森林古猿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10B11(1)森林古猿(2)森林大量消失(3)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或制造工具或使用工具)(4)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大脑越来越发达解析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图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2)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大量减少,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森林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生活过渡。(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