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及介入放射学.ppt_第1页
头颈部及介入放射学.ppt_第2页
头颈部及介入放射学.ppt_第3页
头颈部及介入放射学.ppt_第4页
头颈部及介入放射学.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头 颈 部,一 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学表现,CT检查 常规扫描轴位与冠状位。 可以确定眶内病变的部位;诊断鼻窦炎症及癌肿,早期发现鼻咽癌及癌肿的侵犯范围;诊断中耳小的胆脂瘤、听骨破坏与脱位、内耳迷路的轻微破坏、内耳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等疾病。,眼眶CT扫描(轴位),眼眶及鼻窦CT平扫(轴位),眼眶及鼻窦CT平扫(冠状位),内耳CT平扫(轴位),内耳CT平扫(冠状位),MRI检查,常规扫描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等可以全面了解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性质。 对于骨骼病变的显示不理想;适合于眼眶内占位性病变、炎症、外伤等;适合于诊断内听道肿瘤;对于鼻窦病变做出定性诊断,并可

2、确定肿瘤的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五官MRI平扫(轴位),眼眶及鼻窦MRI平扫(轴位),眼眶及鼻窦MRI平扫(冠状位),内耳MRI平扫(冠状位),内耳磁共振水成像,二、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眼眶外伤与眶内异物 X线可发现骨折部位、形态及范围,CT可以看到眶内气肿、血肿和视神经挫伤,MRI不如CT敏感; X线和CT均可看到金属异物; 怀疑眶内金属异物时,禁用MRI检查。,左侧眼眶异物,右眼眶异物-CT,(二) 中耳及乳突,乳突炎 X线表现为急性者小房内密度增高、间隔模糊,脓肿形成并骨质破坏时出现透亮区;慢性者并胆脂瘤形成时出现边缘硬化的骨质缺损。,双侧慢性中耳乳突炎并胆脂瘤形成,CT、M

3、RI表现,CT见中耳鼓室及乳突密度增高,鼓室、乳突窦的气房积脓,表现为密度增高,有时可见液平、气房间隔骨质吸收、密度减低。 MRI可见中耳积液积血,气液平面,乳突气房信号增高,呈长T1长T2信号;如为积血,则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慢性者多为高信号。,右耳乳突炎MRI平扫,(三) 鼻窦,鼻窦炎及鼻窦囊肿 X线见鼻窦密度均匀增高,可见液平面并借助气体可见粘膜增厚;囊肿可见窦腔透过度减低,窦腔扩大,窦壁骨质吸收、破坏等。 CT可见鼻甲肥大,粘膜增厚,可见液平面,且可见分泌物呈低密度;囊肿典型表现是窦腔膨大,囊内密度均匀而偏低,轮廓规则,增强检查无强化。 MRI呈长T1长T2信号特点。,右侧上

4、颌窦囊肿,右筛窦粘液囊肿,蝶窦炎MRI平扫,蝶窦炎MRI平扫,左侧上颌窦囊肿,上额窦囊肿MRI平扫,第三篇,介入放射学,概 述,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并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等,对一些疾病进行非手术治疗或者用以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资料,以明确病变性质的学科。 包括两个基本内容: 诊断; 治疗。,(一)介入放射学发展史,1928年 第一例经皮直接穿刺主动脉造影 20世纪40年代 右心房、室及肺动脉的导管技术 1953年 瑞典Sven-Ivar Seldinger医师首创了用套管针、导丝和导管经皮股动脉插管作血管造影的方法-为当代介入放射学奠定了基础 DSA

5、等影像监视手段的丰富、造影剂的改良以及各种器材、药物的应用更使介入放射学迅速的发展起来,(二)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1984年 开展支气管动脉抗癌药物灌注治疗 1985年 开展食道球囊扩张 1986年 开展肾动脉扩张 1990年 卫生部文件将开展了介入放射学的放射科改为临床科室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三级医院评审,将介入放射学的开展与否作为三甲医院的评审要求,(三)所需器材及药物,1、影像监视设备 X线透视 DSA-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首选监视方法 超声-肝胆系统经皮穿刺的首选方法 CT MRI,2、使用器材,穿刺针 导管 导丝 导管鞘 支架 其它,3、常用药物,(1)血管收缩与扩张药物 前列腺

6、素 血管紧张素 (2)止血与抗凝、溶栓药物 止血药维生素K1、K3、鱼精蛋白、凝血酶等 抗凝药肝素钠、华法林钠、阿司匹林等 溶栓药链激酶、尿素酶 (3)抗肿瘤药,(四)栓塞物质,目的:阻断血流; 使用原则:必须保证能够在X射线或其他影像手段下显影。 1、生物栓塞物质:血凝块、冻干硬脑膜 2、海绵类:明胶海绵、聚乙烯醇 3、簧圈类:不锈钢圈、NT海/球栓、微型铂金丝圈 4、可脱落球囊 5、组织坏死剂 6、粘胶类 7、微粒、微球、微囊类 8、碘油 9、中药类:白芨、鸦胆子油微囊,(五)分类,1、按照介入放射学方法分类 穿刺引流术 灌注栓塞术 成形术 其他 2、按照治疗领域分类 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

7、非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血管介入技术,血管内介入技术是指在血管内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 应用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先明确病变位置、性质、范围和程度之后,根据适应证,经插入血管内的导管进行栓塞、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和灌注药物等治疗。,(一)经导管栓塞术,经导管栓塞术也称栓塞治疗,是经动脉或静脉内导管将阻塞物有控制地注入到病变器官供应血管内,使之发生闭塞,中断血供,以期达到控制出血、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以及消除患病器官功能之目的。 临床应用: (1)止血:肝、肾、脾破裂出血、肿瘤出血; (2)闭塞动静脉瘘畸形或血管瘤; (3)肿瘤的治疗; (4)肿瘤术前栓塞,栓塞物质,短效栓塞物质主要是自体血块

8、; 中效栓塞物质主要是明胶海绵、碘化油等; 长效或永久性栓塞物质:不锈钢圈、无水酒精、可脱性气囊等。,动脉瘤栓塞治疗,肾血管的栓塞,(二)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1、化疗药物灌注治疗 股动脉穿刺,导管插至靶动脉; 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目前常用于治疗肝癌,肺癌,肾癌,胃癌等。 2、动脉内溶栓治疗 导管插至靶器官闭塞血管注入溶栓药; 用于冠脉溶栓、脑动脉溶栓、周围血管溶栓。,脑梗死溶栓术,(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PTA是采用气囊扩张导管将已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再通;目前常用于冠状动脉,肺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及四肢血管等; 理想的适应症是大血管或中等血管的局限性、孤立性短段狭窄; 内支架植入术-对于PTA效果欠佳的血管可植入支架。,二、非血管介入技术,是指在血管以外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 以经皮穿刺体腔减压技术和经皮针刺活检术为基础 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取石术 肝肾囊肿硬化治疗和脓肿引流术 经口食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