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ppt_第1页
《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ppt_第2页
《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ppt_第3页
《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ppt_第4页
《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为了贯彻落实总体规划“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组织原则,集思广益,深入研讨面向2020年的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为总体规划纲要编制提供技术支持,2007年3月市政府开展了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咨询,邀请六家设计单位参加。9月7、8日市政府召开了战略规划专家研讨会,会后,规划部门在综合六家方案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初步方案,于今日开始,通过新闻媒体分期向市民介绍方案内容,并就城市未来发展和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多种方式(问卷调查、现场咨询、“规划在线”网站专题论坛等)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为下一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打好基础。 这是广州市第

2、一次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咨询市民意见,城市规划 部门将在咨询公众意见后完成公众意见咨询报告,公众意见与专家意见、政府各职能部门、其他部门意见一起,作为修改完善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最终方案的依据之一。规划部门希望市民积极参加问卷调查,积极为我们未来的家园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公众意见收集渠道: 1、发送邮件:邮箱地址。 2、传真:83329892 3、信函邮寄地址:广州市吉祥路80号宣传教育处,邮政编码:510030,4、问卷调查:市规划局将向各部门、社团、街道的居民发放问卷调查表,公众可将填写好的调查表送交或者邮寄至市规划局宣传教育处(吉祥路80号 邮政编码:510030)。

3、问卷调查表将于21号在网站发布,网民可以上“规划在线”网站填写并提交问卷调查表。 5、9月22日上午,市规划局将在人民公园举办“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公众咨询,规划专家在现场就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接受市民的咨询,现场也将发放问卷调查表和意见征询表收集公众意见。问卷调查表回收截止时间:10月15日。 一、城乡空间体系与空间发展战略 (一)城乡空间体系 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 规划提出构筑“主中心副中心中心镇、小城镇村庄”的城乡空间体系。 主中心:广东省行政管理中心,珠三角城镇群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华南地区文化中心,市域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六个副中心:主城区人口和功能疏解的主要承接

4、地,市域产业基地,具有较强综合服务功能 分片区明确了职能定位与规模 依据城市职能相对独立、完整,综合服务功能相对完善,空间范围连片完整,并综合考虑行政区界、重要的区域交通走廊及自然边界,将市域划分为七个分区:主中心分区、花都分区、番禺分区、东部分区、南沙分区、从化分区、增城分区。 主中心分区 :广东省行政管理中心,珠三角城镇群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华南地区文化中心。 花都分区 :依托新白云机场的国家级航空交通枢纽、物流中心,承接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的市级综合性服务中心。番禺分区 :依托新铁路客运站的国家铁路交通枢纽之一、物流中心,承接中心城区人口疏解的市级综合性服务中心。东部分区 :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和

5、人才为支撑的自主创新中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市级综合性服务中心。南沙分区 :依托南沙港的国家航运交通枢纽之一、物流中心,华南地区汽车制造及大型临港产业基地市级综合性服务中心从化分区: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区、都市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增城分区: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区、都市农业基地。,划分了五十一个城镇发展组团,规划了“两轴两带”的空间发展走廊。 城镇发展组团划分:主中心分区划分了18个城镇发展组团;花都分区划分了13个城镇发展组团;番禺分区划分了7个城镇发展组团;东部分区划分了9个城镇发展组团;南沙分区划分了4个城镇发展组团。 “两轴两带”的空间发展走廊:包括东部产业

6、发展带、西部区域联动带、南部产业拓展轴北部优化发展轴。广州市域城镇空间发展“两轴两带”的走向与珠三角区域空间发展廊道具有良好的契合关系。,(二)空间发展战略 “中调”战略:疏解密度,改善人居;提升功能,优化环境;保护传统,凸显文化 完善中心城区国际化、现代化服务功能;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继承发展城市传统文化,凸现岭南古都风貌;疏解中心城区人口、降低密度、外迁部分功能。 “西联”战略:促进广佛协调,加强城际联系,依据“中调”“西联”制定了18个发展组团的空间政策指引。 “东进”战略延伸拓展,建构核心。 东部分区应发挥自身体制和产业结构优势,延伸东进轴至荔城、石滩一带,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

7、级,并吸引人口的集聚。加强与周边联系,完善居住、生活服务功能,形成功能互补生产协同基础设施共享的一体化区域。增城分区应积极配合广州东进发展战略,积极吸纳中心城区产业外迁;提高各级城镇的服水平;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依据“东进”战略,将东部分区、增城分区划分为9个发展组团,分别制定了空间政策指引 。 “南拓”战略建设新区,打造脊梁,完善结构,提升功能。 在番禺区利用客运枢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完善各级配套设施及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南部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港口带动作用,加快南沙临港产业集群的建设,促进形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脊梁”;加强南沙新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完善第三产业,

8、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和人口吸纳能力。依据“南拓”战略,在番禺分区、南沙分区划定11个发展组团,并制定空间政策指引 “北优”战略生态优先,集约发展,打造国际空港城,花都分区应坚持生态优先,保护流溪河水源及北部山林,适当发展生态旅游;集约发展新华和中心镇,合理导控机场周边地区,重点发展汽车、物流、临空产业,集聚综合服务及高附加值的临空产业。从化分区应提高各级城镇的服务水平;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在保护水源、保育生态的基础上,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环境,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二、新城建设 规划目标: 走向精益增长,推动城乡和谐 实现中心疏解,打造发展极核 提升竞争能力,培育高端职能 创建时代

9、标志,塑造人居典范 (一)新城开发时序 近期(2007-2010)重点发展的新城:广州新城、白云新城、萝岗新城、花都空港新城、南沙海港新城、黄阁新城,总建设用地115平方公里,容纳人口104万人,人均用地指标约100平方米。中期(2010-2020)后续完善的新城:新客站新城、,大学城新城,总建设用地233平方公里,容纳人口225万人,人均用地指标约100平方米。 适时特色发展的新城:良口旅游新城、荔城新城、从化新城。 (二)重点新城区开发策略与行动计划 1、新客站新城:功能定位:利用交通枢纽带来的发展动力,成为区域性商 贸为主的高端服务业的集聚中心,广州市南部城市级公共中心、活力重镇,珠江三

10、角洲的生态型门户。 人口与用地规模: 时序 人口(万人) 建设用地(Km2) 近期(2010) 1.89 2.86 中期(2020) 5.0 7.54 2、广州新城:功能定位:亚运新城。营造创新环境,面向珠三角区域的高 新技术产业服务的管理型新城。广州城市策略性增长区域。逐步发展总部会所,商务公园,体育场馆等,为中高端人群服务。人口与用地规模:近期(-2010)5.66 万人,建设用地2.7483平方公里,中期(-2020),规划30万人,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3、萝岗新城:功能定位:华南现代制造业与高新科技产业基地、创新基地,保税加工与现代物流中心,发达的现代服务产业与适宜居住的城市居住生

11、活区,现代高新农业研发与种植基地。 人口与用地规模:时 序 人口(万人) 用地(km2) 近期(2010) 8.33 10 中期(2020) 28.57 30 4、新塘新城:功能定位:广州通往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的交通咽喉。行动计划: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努力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新城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牛仔休闲服装”三大支柱产业。 人口与用地规模: 时序 人口(万人) 建设用地(Km2) 近期(2010) 41 41.2 中期(2020) 55 52 5、空港新城:功能定位:发展成为包括客货运输、仓储加工、综合贸易、商业服务、会议展览、生

12、活居住、园艺农业和文娱体育等设施的,以航空产业为特色的综合性空港新城。 人口与用地规模:时 序 人口(万人) 用地(km2) 近期(2010) 5.54 8.32 中期(2020) 15.49 16.68 6、黄阁新城: 功能定位:大型基础工业基地与物流中心,产业居住综合新城。 人口与用地规模:时 序 人口(万人) 用地(km2) 近期(2010) 10.93 12.90 中期(2020) 24.77 43.86 7、海港新城:功能定位:外向型产业新区,临港物流中心、现代化工业园区、世界十大深水港之一、国际性港口综合区。规划策略:加强与国内外港口的联系并开通更多国际国内航线,形成国际性大港口发

13、展格局。与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统筹周边城镇共同发展。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保证产业发展空间。以道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快以南沙深水港为龙头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南沙对外交通路网与周边地区路网的衔接;不断完善与南沙港衔接的疏港公路、铁路及港区配套设施建设。同步建设南沙港国际物流园区,侧重发展为国际港口贸易及现代物流产业,形成大港口促进大交通和大物流互动发展的格局 8、白云新城:功能定位:会议及休闲娱乐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中心、舒适优美的居住新城。,规划策略:利用临近空港的区位优势,以及靠近白云山和流溪河环境优势和景观条件,形成区域交往职能的聚集区,定位为会议、展览、休闲娱乐片区服务中心

14、。创新旧城更新模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开发中低密度居住和适当的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现有会展设施作为动漫、音像、网游等产业的专业性展示空间。保持与花都新城之间合理的生态屏障,推动“北优”策略的正常进行。 人口与用地规模时 序 人口(万人) 用地(km2) 近期(2010) 14.08 6.28 中期(2020) 25 11.15 9、良口旅游新城:功能定位:发挥生态及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旅游 业。规划策略:充分利用和挖掘从化温泉地区旅游度假区的潜在优势,完善和提升广州市旅游综合开发的能力,打造广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人口与用地规模时 序 人口(万人) 建设用地(km2) 近期

15、 (2010) 0.74 3.00 中期 (2020) 1.79 7.19 10、大学城新城:功能定位: 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 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新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规划策略:依托高校人才优势,适度发展智力密集型、技术型产业,向产学研一体化方向迈进,成为广州的教育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与琶洲、广州新城等周边城市功能区资源共享。行动计划:设置“产业准入门槛”,适度发展智力密集型、技术型产业。优先吸引名校、名科研机构和理工科院校,适度发展国际远程教育。完成大学城二期相关规划,为有序发展提供依据;

16、 人口与用地规模 时 序 人口(万人) 建设用地(km2) 近期(2010) 16.32 14.76 中期(2020) 40 35 远期(2050) 100 100,三、新社区发展与住宅建设 (一)住房与社区建设目标:1、建立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住房发展基本达到总量平衡,结构合理。2、人均居住面积:实现2010年25m2,2015年28m2,2020年30m2。3、住房建筑面积增量:20112015年5500万平方米,20162020年6000万平方米。4、住房用地增量约为: 20112015年2100公顷;20162020年2200公顷。 (二)广州新社区建设目标:1、完善住房供应结构,调节住房市场,稳定住房价格。2011-2015年建设新社区住房7.1-8.4万套,建筑面积569-670万平方米,满足市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需求。 (三)新社区建设空间布局:中心六区:包括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六区。规划期内,中心六区规划建设新社区住房2.49-2.94万套,建筑面积199-235万平方米。用地主要包括:闲置用地、旧城更新与改造项目用地、“退二进三”置换用地、政府储备用地、以及黄埔大沙东地区部分建设用地。番禺区:规划期内,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