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设计法.ppt_第1页
正交试验设计法.ppt_第2页
正交试验设计法.ppt_第3页
正交试验设计法.ppt_第4页
正交试验设计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正交试验设计法,研发部 李增友,正交试验设计法,基本概念,简介,1,2,3,4,5,概念,产生和发展历史,应用实例,主要解决的问题,正交试验设计法,1 概念 正交试验法是用正交表来安排和分析多因素问题试验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优点:试验次数少、效果好、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 用途:在工农业生产和其他科学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效果显著。,正交试验设计法,2 产生和发展历史 2.1 产生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罗隆姆斯特农业试验站,首先从大量的试验中挑选适量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试验点来合理的安排田间试验排列问题。 2.2 系统总结 1925年费歇尔在研究工作中的统计方法一书中,曾对试

2、验设计加以系统论述。由于此法行之有效,很快被英、美等军事工业和科研部门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2 产生和发展历史 2.3 推广 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出版了正交试验应用实例,介绍了应用成果。于是正交试验设计法相继传到世界各国。 2.4 发展 1949年以日本人田口玄一博士为首的一批研究人员用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1952年田口玄一在日本东海电报公司,运用正交表进行试验取得了全面成功,之后正交试验设计法在日本的工业生产中得到迅速推广。 2.5 在我国的推广 五十年代开始研究,很快受到工农业生产部门和科研单位的重视和欢迎。八十年代被列为现代管理方法在经济管理中广泛应用。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正交试验

3、法作为多因素试验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正交试验设计法,3 基本概念 3.1 常用名词 3.1.1 指标 在试验中需要考察的效果的特性值,简称为指标。其与试验目的是相对应的。目的是提高产量,则产量是试验要考察的指标;目的是降低成本,则成本是试验要考察的指标。 指标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正交试验需要通过量化指标以提高可比性,所以通常把定性指标通过评分等级等方法转化为定量指标。,正交试验设计法,3 基本概念 3.1 常用名词 3.1.2 因素 也称因子,是试验中考察对试验指标可能有影响的原因或要素。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来表示。 因素又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而对不可控

4、因素要尽量保持一致。这样在进行试验结果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就可以忽略不可控因素对试验造成的影响。,正交试验设计法,3 基本概念 3.1 常用名词 3.1.3 水平 试验中选定的因素所处的状态和条件称为水平或位级。例如加热温度为70、80、90这3个状态,可分别用1、 2、3来表示。同理一个因素可分为4水平、5水平或更多水平,可以此类推。分别用1、2、3、4、5等来表示。,正交试验设计法,3 基本概念 3.2 基本工具 正交表,它是一种依据数理统计原理而制定的具有某种数字性质的标准化表格。以基本的L4(23)正交表为例: L: 正交表代号(Lation Square) 2: 因素水平数(本表为2水

5、平,每个因素分2个档次) 3: 纵列数(3个纵列能安排3个因素) 4: 横行数(4个横行,每行为1个试验方案),正交试验设计法,3 基本概念 3.2 基本工具 表1 L4(23)表: 该表是一个3列4行的矩阵,每一个因素占用1列,该表最多能考查3个因素,每个因素分为2个水平,共有4个横行,也就是4个试验方案,每1行是1个方案。,正交试验设计法,再以L9(34)为例: 表2 L9(34)表,正交试验设计法,通过认真分析这两个正交表,可以发现: 每1个纵列中,各种数码出现的次数相同 在L4(23)表中,每列“1”出现2次,“2”出现2次; 在L9(34)表中,“1”“2”“3”各出现3次。 正交表

6、中,任意两列,每1行组成1个数字对,有多少行就有多少个这样的数字对,这些数字对都是完全有序的 各种数字出现的次数必须相同,这是正交表必须满足的的两个特性。 其他正交表如:L8(27)、 L12(211)、L18(37)、L32(49)、L25(56)等都满足这两个特性。,正交试验设计法,节省人力、 物力、财力、时间,明确影响试验 指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迅速找到优化方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或尽量使生产按最佳工艺条件运行,D,通过试验结果分析 可以进一步指明试验方向避免盲目性,4、主要解决 的问题,正交试验设计法,5 应用实例 某化工厂为了开发某种产品,经初步试验确定了生产配方和工艺流程为了提高该产

7、品的转化率,特安排正交试验,经分析,影响转化率的因素有3个,即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用碱量。 5.1 确定因素波动范围 反应温度:80-90; 反应时间:90-150min; 碱用量:5%-7%。 5.2 确定考查指标 考查指标为转化率,正交试验设计法,5.3 确定因素水平表 表3 因素水平表的确定,正交试验设计法,5.4 选择合适的正交表进行表头设计 从因素水平表看,为3因素3水平,可选用L9(34)正交表。选择正交表的原则,应当是被选用正交表的因素数与水平数大于或等于所要进行试验考察的因素数与水平数。3个因素按顺序占1、2、3列,这种把因素放入正交表表头的工作成为表头设计,见表4:,正交试验

8、设计法,5.5 确定试验方案并记录试验结果 5.5.1 表头设计后(A占第1列、B占第2列、C占第3列),各水平按正交表要求对号入座,填入上表。这样9个横行,每1行即是1个试验方案,如第1行为A1B1C1、第9行为A3B3C2,等等。 5.5.2 按每个试验要求做试验,把试验结果即每个方案实际得到的转化率记录在该方案的右侧,填入上表。,正交试验设计法,5.6 计算分析试验结果 5.6.1 直接比较 对试验结果直接进行比较,找出最好的方案,显然转化率最高者是9号方案,转化率为64%,方案为A3B3C2,即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为150min,碱的用量为6%。 5.6.2 计算分析 因为L9(34

9、)正交表(34)实际上有81个方案, L9(34)仅做了9次试验,最佳方案可能在做过的9次方案中,也可能不在,所以必须计算分析,找出最佳方案。,正交试验设计法,5.6 计算分析试验结果 5.6.2.1 计算K1、K2、K3的值 把每个因素1水平所有方案试验结果相加; 把2水平所有方案试验结果相加;把3水平所有方案试验结果相加。这实际上是把每个因素的试验结果分成了3组。分别用K1、K2、K3表示,如A因素1水平方案试验结果即是A因素的K1,记在A因素下方。把计算结果分别记在A、B、C这3个因素的下方。为了直观,再分别计算各自的算术平均值K。 5.6.2.2 计算各因素的极差 各因素K最大值减去最

10、小值即为极差 5.6.2.3 分析计算结果 分析表明极差越大的因素重要程度越高。因此因素主次顺序应为:ACB。下面我们从数据处理的分组情况入手来进行说明。首选分析A因素的K1、K2、K3这3个值,正交试验设计法,5.6 计算分析试验结果 5.6.2.3.1 分析说明 下面我们从数据处理的分组情况入手来进行说明。首选分析A因素的K1、K2、K3这3个值,它对A因素来说,分别代表1水平、2水平、3水平的试验结果,再分析B因素和C因素,发现在这3个数值中,B因素和C因素的1、2和3水平,均各出现一次,出现机会是均等的,A因素的K1、K2、K3这3个值,B因素和C因素对它们无影响,3个值的不同只是A因

11、素的水平变化引起的。同理,B因素和C因素的极差,也都是各自水平变化引起的,与其它因素无关。这一点是由正交表的整齐可比性决定的,数据处理非常方便。,正交试验设计法,5.6 计算分析试验结果 5.6.2.3.2 图示说明 为直观起见,用因素的水平变化为横坐标,指标的算数平均值为纵坐标,画出水平与指标图,如图1: 从图中可明显看出最佳方案应为:A3B2C2。而正交试验选出的最佳方案为A3B3C2,即第9号方案,显然,正交试验中的9个方案中没有A3B2C2这一方案,其是否为最佳方案,需要通过正式试验来验证。,正交试验设计法,5.6.2.3.2 图示说明,正交试验设计法,5.7 验证性实验 为了与正交试验选出的最佳方案进行对比,用A3B2C2方案和A3B3C2方案各做一次验证试验,转化率分别为74%和65%,说明A3B2C2方案实为最佳方案。 上例表明,最佳方案虽然不在正交试验9个方案中,但通过计算分析即可准确选出,这充分说明了正交试验法的科学性。,总 结,实际工作中,有时要考虑因素的主次:主要因素按有利于指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