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ppt_第1页
第六讲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ppt_第2页
第六讲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ppt_第3页
第六讲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ppt_第4页
第六讲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六 讲,2011.5,中学历史教学策略之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钱学森之问,“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创造有“问题”的课堂,主要内容,一、案例观察,例1:关于“重庆谈判”的教学设计,例2:英国历史教科书“谁发现了美洲”,请问:,第二种方案中用十分钟左右讲“重庆谈判”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你觉得学生学完后是否搞清楚了究竟是谁发现了美洲?如果没有,那学生搞清了什么?,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景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师生围绕解决特定情景中的问题展开教学,以达到理解历史、启发

2、思维、发展创造力的教学策略。,二、概念理解,含义:,注意:,问题解决不只是老师设计了问题,更是让学生有了疑惑,提出问题。,三、理论依据,1.人本主义学习观,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的潜能的发挥为基础;,让学生面临真正的问题是学习的首要条件。,什么是真正的问题?,三、理论依据,2.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只是特定情境下个体依据经验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或解释 ;,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运用先前已有的知识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建构事物意义的过程。,2.历史教学的新认识,就课程而言,历史并不只是事实性学科,更是需要多角度、个性化理解的学科。,三、组织者策略的运用,(一)操作步骤,(二)运用要求,(一)操作步骤,1.创设情境,

3、设置疑问,该环节是通过创设恰如其分的情景,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激发其兴趣,诱导其思维。,关注针对性,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恰如其分?,(1)问题情境的要求:,诱发主动性,调动感受性,发展创造性,突出教育性,(一)操作步骤,假设性问题情境,(2)问题情境的类型:,请问:历史教学中究竟能不能假设?,悬念性问题情境,价值判断问题情境,注意:假设应考虑逻辑合理性、符合基本历史事实、有利于对重要问题的理解。,让问题游走在在学生的常识性判断与历史发展的真相之间,制造欲说还休、出乎意料问题。,(一)操作步骤,(2)问题情境的类型:,总结性问题情境,价值判断问题情境,在对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思想、制度等进行价值判

4、断,提出自己的观点。,总结性问题既可以是提示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也可以是对相关知识的总结。,(一)操作步骤,2.引导探索释疑,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解探索解决疑惑的途径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学生是否明确了问题,教师应注意:,组织好学生活动,活动中教师应特别关注:主体性、理解的深刻性、证据的充实性。,及时反馈评价,(一)操作步骤,3.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存疑、质疑,学生生成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他们主动探求知识、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批判性地审视学习内容、建构自己的知识理解的过程。,如何才能让学生有疑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问,给学生一些前后矛盾的信息,注意:任何时候都不要敷衍学生提出的问题。,(二)

5、注意事项,1.关于问题,(1)兼顾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答案比较确定、对回答的评判标准是准确性。,开放性问题:答案开放、解决步骤开放、评价开放,鼓励创造性及个性化理解的问题 。,请问:因为开放性问题特别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教学设计中最好都设计开放性问题?,(二)注意事项,1.关于问题,(2)问题有梯度,梯度:由易到难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水平,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问题: 初中: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高中: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的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初中的开放性问题主

6、要针对本课内容设计;高中则更多考虑综合知识的纵横联系,难度更大。,(4)讲究问题的表述,(二)注意事项,2.关于操作,(1)注意问与答的间隔,(2)必要时变幻问题角度,(3)保护好学生的质疑积极性,Thank You !,例:价值判断情境设计,例1: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根据才德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传统从此终止。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例2:在我们的印象里,宋朝是积贫积弱、偏居一隅。然而,宋朝也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科技文化繁荣的时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都在宋代,儒学发展的新时代也在宋朝。为什么在宋朝会出现这样的贫弱与繁荣并存局面呢?,例3:在谈到雅典民主制时,人们常说

7、,雅典是“成也民主,败也民主”,为什么成败都是民主之故?,例: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问题设计,观察下面案例,看看这些问题在历史学习层次上可归纳为几类?,例: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问题设计,关于台湾问题的由来: (播放台湾的风土人情图片后)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但在历史上,台湾三次与大陆分离,离开祖国怀抱,造成骨肉分离的痛苦。请回忆我们已有的知识回答:这三次分离分别是在什么时候,造成分离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前两次分离与第三次有何本质不同?,例: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问题设计,关于解决方式: (1)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后,我们提出要解放台湾,同时,炮击事件时有发生。1979年,全国

8、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请思考:从“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说明了什么? (2)(阅读教科书及补充资料归纳)一国两制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 (3)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4)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伟大的构想?(意义) (5)“一国两制”在解决港澳和台湾问题上有细微差别:台湾回归后允许保留适当(不对大陆构成威胁)的军队,而港澳的外国军队必须撤走,代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揭示两个问题的本质不同),例: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问题设计,关于港澳回归(成功实践): (1)香港问题是怎么来的? (2)(提供中英谈判、香港回归的影视或文字资料)香港是如何一步步回到祖国怀抱的?(突出因英国百般阻挠而艰难但坚决的回归历程)观看回归仪式时,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港澳回归一洗百年耻辱,港澳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迈出了坚实一步。回过头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能够顺利收回香港、澳门?,例: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问题设计,两岸关系的发展 (1)阅读教科书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