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获奖课件第五章.ppt_第1页
模拟电路获奖课件第五章.ppt_第2页
模拟电路获奖课件第五章.ppt_第3页
模拟电路获奖课件第五章.ppt_第4页
模拟电路获奖课件第五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模拟集成单元电路,5.1 半导体集成电路(IC)概述 60年代初期出现 70年代后期VLSI出现 分为数字IC和模拟IC 如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 了解集成工艺的特点,5.2 恒流源电路,1、基本镜像恒流源,T0 和 T1 特性完全相同。,2、微电流恒流源 要求提供很小的静态电流,又不能用大电阻。,1、要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 2、便于集成IC,能不能加隔直电容?,如何办?,问题?,问题 :零点漂移。,前一级的温漂将作为后一级的输入信号,使得当 ui 等于零时, uo不等于零。利用差动放大器可解决上述问题。,有时会将信号淹没,5.3 基本CE差动放大器,ui1,ui2,抑制零漂的原理,uo

2、= UC1 - UC2 = 0,uo= (UC1 + uC1 ) - (UC2 + uC2 ) = 0,当 ui1 = ui2 =0 时:,当温度变化时:,+UCC,ui1,+UCC,RC1,T1,RB1,RC2,T2,RB2,ui2,RE,UEE,uo,ud,ud,uc,uc,(1)电路结构完全对称,零漂抑制能力强 (2)差模小信号范围大,Vid28mv (3)双电源供电,可使静态时,VB,实现零输入。从而避免有静态电流流过信号源。,1、差动放大器特点:,差放电路的几种接法,输入端接法,双端输入(浮地),单端输入,输出端接法,双端输出(浮地),单端输出,不同的接法,放大性能有所不同,共模信号

3、:数值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即 vs1= vs2= vic,2、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差模信号:数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输入信号。即vs1= -vs2,一般定义:对于任意输入的信号: vs1 , vs2 ,都可分解成差模分量和共模分量的组合形式。,注意:vs1 =vic + vid /2 ; vs2 =vic - vid /2,例: vs1 = 20 mV , vs2 = 10 mV,则:vid = 10mV , vic = 15mV,差模分量:,共模分量:,vid = vs1 vs2,vic = (vs1 + vs2 ) /2,共模抑制比(CMRR)的定义,例: Ad=-200 Ac=0.1

4、KCMRR=20 lg (-200)/0.1 =66 dB,CMRR 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KCMRR =,KCMRR (dB) =,(分贝),场效应管差分放大电路,例1: 扩音系统,功率放大器的作用: 用作放大电路的输出级,以驱动执行机构。如使扬声器发声、继电器动作、 仪表指针偏转等。,5.4 功率放大器,例2:温度控制,R1-R3:标准电阻,Ua : 基准电压,Rt :热敏电阻,A:电压放大器,Rt,T,UO,室温T,Ub,UO1,uo,1、功放的特点和指标,(1) 功放电路中电流、电压要求都比较大,必须注意电路参数不能超过晶体管的极限值: ICM 、BV

5、CEO 、 PCM 。,(2) 晶体管处于大信号工作状态,非线性失真比小信号放大器严重。其指标可用非线性失真系数D来衡量。一般采用图解分析法。,(3) 电源提供的能量应尽可能地转换给负载,以减少晶体管及线路上的损失。即要注意提高功放的效率()。,Po: 负载上得到的交流信号功率。 PCC : 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2、功放的分类,1、甲类功放导通角360度 2、乙类功放导通角180度 3、甲乙类功放导通角大于180度 4、丙类功放导通角小于180度,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低,带负载能力强,但做功放不适合。为什么?解释如下:,射极输出器能否做功率放大?,射极输出器效率的估算:,若忽略晶体管的饱和压

6、降和截止区,输出信号Vo的峰值最大只能为:,Vo的取值范围,交、直流负载线,UCEQ = 0.5VCC,为得到较大的输出信号,假设将Q点设置在负载线的中部,令信号波形正负半周均不失真 。,VCC/RL,1. 直流电源输出功率,2. 最大负载功率,3. 最大效率,如何解决效率低的问题?,办法:降低Q点。,既降低Q点又不会引起截止失真的办法:采用推挽输出电路,或称互补对称射极输出器。,缺点:但又会引起截止失真。,OTL: Output TransformerLess,OCL: Output CapacitorLess,互补对称:电路中采用两支晶体管,NPN、 PNP各一支;两管特性一致。,类型:,

7、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无输出电容的互补对称功放电路 ( OCL电路),一、工作原理(设vi为正弦波),电路的结构特点:,vi,-VCC,T1,T2,vo,+VCC,RL,iL,1. 由NPN型、PNP型三极管构成两个对称的射极输出器对接而成。,2. 双电源供电。,3. 输入输出端不加隔直电容。,动态分析:(忽略导通压降),vi 0V,T1截止,T2导通,vi 0V,T1导通,T2截止,iL= ic1 ;,iL=ic2,T1、T2两个晶体管都只在半个周期内工作的方式,称为乙类放大。,因此,不需要隔直电容。,静态分析:,vi = 0V T1、T2均不工作 vo = 0V,乙类放大的输入输出波形关系

8、:,死区电压,Vi,Vo,Vo,Vo,t,t,t,t,交越失真:输入信号 Vi在过零前后,输出信号出现的失真称为交越失真。,(1) 静态电流 ICQ、IBQ等于零; (2) 每管导通时间等于半个周期 ; (3) 存在交越失真。,乙类放大的特点:,二、参数计算,负载上得到的最大功率为:,若忽略晶体管的饱和压降,则 RL 上的电压和电流的最大幅值分别为:,满激励时电源提供最大直流平均功率:,流过每个电源的电流为半个正弦波,其平均值为:,则两个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为:,t,ic1,当满激励时,效率为:,结论:OCL电路效率较高; 电流、电压波形存在失真。,每管最大平均管耗PT1max:,令,得出结论:,

9、输出电流振幅为满激励电流振幅的63.7时, 每管有最大平均管耗,单管最大平均管耗PT1max 与最大输出功率Pmax的关系:,结论:乙类功放最大平均管耗 为最大输出功率的五分之一,三、功率管极限参数限制,由,得,四、电路的改进,1. 克服交越失真,交越失真产生的原因: 在于晶体管特性存在非线性,vi vT时晶体管截止。,甲乙类放大的波形关系:,特点:存在较小的静态电流 ICQ 、IBQ 。每管导通时间大于半个周期,基本不失真。,无输出变压器的互补对称功放电路 (OTL电路),一、特点,1. 单电源供电;,2. 输出加有大电容。,二、静态分析,则 T1、T2 特性对称,,令:,三、动态分析(忽略导通压降),设输入端在 0.5VCC 直流电平基础上加入正弦信号。,若输出电容足够大, VC基本保持在0.5VCC ,负载上得到的交流信号正负半周对称,但存在交越失真。,RL,vi,T1,T2,+VCC,C,A,UL,+,-,时,T1导通、T2截止;,时,,T1截止、 T2导通。,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