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面瘫的针灸康复治疗思路.ppt_第1页
面神经炎、面瘫的针灸康复治疗思路.ppt_第2页
面神经炎、面瘫的针灸康复治疗思路.ppt_第3页
面神经炎、面瘫的针灸康复治疗思路.ppt_第4页
面神经炎、面瘫的针灸康复治疗思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面瘫的针灸治疗浅谈,彭聪 2016.05,面瘫是什么?,是个中医病名。 (民间:“歪嘴巴”、“吊线风”),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面神经麻痹(周围性),常见于贝尔麻痹。,患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宽,闭合不全,口角歪向健侧,伴迎风流泪,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或有耳鸣、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诊断要点,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面神经核上瘫表现为对侧睑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如鼻唇沟平坦、口角上提障碍、鼓腮无力等,而额纹仍存在,并常伴有与面瘫同侧肢体的瘫痪,而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面神经核下瘫表现为病变同侧全部表情肌瘫痪,如额纹消失、不能闭眼及皱眉、鼻唇沟平坦、口角上提

2、障碍、鼓腮无力等。根据受损部位的不同,核下性面瘫可伴有听觉改变、舌前23味觉减退以及唾液、泪腺分泌障碍。,面 神 经,第对脑神经。位于桥脑下部,支配面部表情肌、泪腺,司舌前2/3味觉、外耳道感觉。(混合神经) 1、运动功能: 上下组面肌运动 2、感觉功能: 舌前2/3味觉,面神经的生理特点,面神经炎常见于贝尔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以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疾病。,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中医针灸治疗该病有提高恢复率和缩短疗程的作用。,发病急速,青壮年多见,多为单侧,冬春或秋冬较多,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发病7天内,发病后715天,发病后15天以后,面神经炎的分期,病因,

3、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 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 自身免疫反应; 肿瘤; 神经源性; 创伤性; 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 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血管机能不全; 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检查,(1)患侧周围性面瘫体征; (2)患侧舌前2/3味觉丧失; (3)患侧泌泪试验比健侧差; (4)神经兴奋试验; (5)面神经电图,于3周末变性纤维数大于90%以上者提示神经 病变严重; (6)面瘫3周以上者示可做面神经肌电图检查; (7)电测听,镫骨肌反射及中期声反射。,治疗,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个阶段来考虑。 急性期:起病1-2周内可视为急性期

4、,此阶段主要是控制组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神经受压: 1、用地塞米松10mg静滴,连续7-10天; 2、口服泼尼松30mg每天顿服或分2次服,连服5d,渐减量停药,疗程共10-14d; 3、联合抗病毒药物更佳,常选用阿昔洛韦或病毒唑口服或静滴。 4、此外,给予维生素B1 100mg肌注,每日1次;,急性期: 应嘱病人注意保护眼睛,以防引起暴露性结膜炎,特别是要防止角膜损害,可用眼膏,入睡后应以眼罩掩盖患侧眼睛,不宜吹风和持续用眼,减少户外活动。,恢复期:第2周末至1-2两年为恢复期。 给予维生素B1,B12外,可给与烟酸,地巴唑等。可给与面部肌电刺激,电按摩等。 恢复期可根据病情进行面

5、肌的被动和主动运动锻炼。,后遗症期: 2年后面瘫仍不能恢复者 可按永久性面神经麻痹处理。,中医病因,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喎僻。,风寒型,风热型,正虚型,兼有风寒表证 多有面部受凉史,兼有风热表证 多继发于感冒发热,兼见面色淡白 神疲头晕等症,发病初期,中医辩证要点,口角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舌红苔黄 脉浮数。,辨证用药,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疲倦乏力舌淡红苔 薄白,脉 虚无力。,小续命汤,桑菊牵正散,补阳还五汤,风寒型,风热型,正虚型,治法

6、: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穴位: 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少 阳经腧穴为主。 阳白、四白、太阳、迎香、 地仓、颊车、牵正、颧髎、 翳风、合谷。,针灸治疗,针刺方法: 阳白透刺鱼腰、攒竹、丝竹空; 地仓透刺颊车或透牵正; 迎香透刺上迎香或四白; 颊车、牵正透刺太阳或迎香; 四白、太阳、牵正直刺; 颧髎、翳风、合谷直刺。,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随证加减: 风寒证加风池、外关; 风热证加风池、曲池; 抬眉困难加攒竹; 鼻唇沟变浅加迎香; 人中沟歪斜加水沟; 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体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其它治疗,电针,温针,拔罐,皮肤针,敷贴,穴注,适用于各型各期,适用于风寒型及气血不足

7、型。,适用于风寒型和气血不足型,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适用于早期或恢复期。,适用于恢复期 及病程较长者。,适用于恢复期期。,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皮肤针法:,轻叩患侧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地仓、颊车、牵正。局部微红为度。后期可使轻微出血,再用小火罐吸拔58分钟,至局部微紫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各型各期。,温针灸法: 适用于风寒型及正虚型。取颧髎、下关、曲池、三里、外关、合谷等穴,行温针灸;或悬灸面部。注意防烫伤。,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拔罐疗法: 适用于风寒型和正虚型。用小号火罐行面部闪罐。以温热舒适、不留罐印为度。注意防烫伤。,穴位注射: 取患侧阳白、四白、颊车

8、、地仓,太阳、牵正、下关、迎香、翳风及曲池、足三里,选维生素B12或兰他敏注射液,面穴0.20.3ml/穴,体穴12ml/穴。每次取23穴注射,隔日一次。适用于各型各期。,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敷贴疗法: 取患侧太阳、颊车、地仓、颧髎、牵正、下关、阳白等穴。 将马钱子锉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次; 或蓖麻仁捣烂加麝香少许,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35日更换1次; 或白附子研末,加冰片少许做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适用于早期或恢复期。,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电针疗法: 颊车与地仓、阳白与四白各为一组,各接电极一头,以断续波刺激1020min,通电15分钟,通电量以面部

9、肌肉轻微跳动为度。电针宜于后期使用,急性期多不宜使用。适用于恢复期及发病时间较长者。,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针灸推广技术: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适应于各期周围性面瘫神经麻痹。 无特殊禁忌症。,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治法:疏调经筋 主穴: 阳白四透; 太阳透地仓; 颧髎; 地仓与颊车之间 阳明经筋排刺。 手法:施捻转泻法。,经筋刺法,阳白四透: 一穴四针,针尖与表皮成15,分别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进针1寸。,经筋刺法,太阳透地仓: 太阳向下经颧弓透向地仓,进针2.5寸。,经筋刺法,地仓与颊车间阳明经筋排刺: 两穴间按阳明经筋循行,采取多针浅刺排刺(入皮内为度),每隔0.5寸1

10、针。,经筋刺法,颧髎: 直刺0.5寸。,经筋刺法,配穴: 闭目露睛加四白两透、睛明; 口歪甚者加下关; 面瘫初起加风池、翳风、对侧合谷。,经筋刺法,配穴: 睛明:直刺0.5寸,不施手法。 下关:直刺1寸,施平补平泻手法。,经筋刺法,配穴: 风池:进针1寸,施捻转泻法; 翳风:直刺1寸,施捻转泻法; 合谷:直刺1寸,施捻转泻法。,经筋刺法,针刺体位: 要求穴位充分暴露,肌肉充分放松,体位舒适安稳,且能保持持久。 针刺操作: 诸穴均每日针刺一次,留针20分钟。,经筋刺法,针刺深度 进针深度为23分,沿皮透刺。,排刺 患侧面部经筋,多针浅刺排刺,以进入皮内为度。,针刺方向 向多方透刺,透刺 一穴多针

11、,针尖与表皮成15角,经筋刺法,关键技术-透刺方向: 太阳透地仓:进针后透刺2.5寸。 阳白四透:一穴四透,分别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 四白两透:一穴两针,分别针向目内眦、目外眦;,经筋刺法,要点,针刺手法应轻柔,防皮下出血。 透穴切不可穿透皮肤,以免增加痛感、感染及患者恐惧感。 注意缓慢起针,并按压2-3分钟。,针刺治疗要点: 初期宜轻刺浅刺,手法不宜过重过强,可配合温针、悬灸、梅花针叩刺,慎用电针。 恢复期可取透穴刺法,手法柔和,可加灸法、穴注、梅花针等方法。手法多行平补平泻法。 后期可酌情使用电针、刺络拔罐、穴位注射等。 愈前期可患侧健侧同刺。,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注意面瘫发病经过的询问及鉴别诊断。 注意面瘫的分期针灸治疗。 注意针刺手法、针灸方法选择。 注意辨证调护的指导。,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四个注意:,面神经炎的辨证调护,面部避免吹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