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古代诗词四首》课件苏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古代诗词四首》课件苏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古代诗词四首》课件苏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古代诗词四首》课件苏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古代诗词四首》课件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吧。虽然说古人“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主义情结,却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民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的最强音。,诗歌,古代诗词四首,8,3. 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重点),(难点),(重点),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

2、南巩县。杜甫现存诗15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成为唐代社会形象的历史,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贵族的攻掠,诗文中多讽喻时政之作。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房宫赋亦颇有名。著有樊川文集。,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

3、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他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成为千古名句。,春望: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公元756年,唐朝叛将安禄山举兵攻陷长安。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即位,改元至德,为肃宗。杜甫自鄜(f)州羌村孤身北上,前往投奔。不料中途被叛军俘虏,被押至长

4、安。第二年三月,杜甫目睹春光里这座残破不堪、繁华消尽的都城不禁感事伤时,黯然神伤,于是吟成此作。一个月后,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泊秦淮:六朝故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中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楼歌女在唱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第二年的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辛

5、弃疾触景生情,不胜感慨。,过零丁洋:诗的后面附有跋语,说宋朝降元叛将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劝降坚持抗元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就抄录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文天祥在这首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来自点拨,我们今天所说的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学者一般称汉魏六朝诗为古诗,唐以后讲究平仄和对仗的诗为近体诗或格律诗,不讲究平仄和对仗的诗为古体诗或古风。律诗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本课四首诗都属近体诗。,律诗的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一般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同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应该相反,即所谓“对”;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中的第二

6、个字平仄必须相同,即所谓“黏”。不符合“对”的规则的叫“失对”,不符合“黏”的规则的叫“失黏”。,杜甫小时候很贪玩,长到五六岁连一首诗都记不住,让爷爷很生气。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杜甫发奋苦读,不但读了很多书,而且勤于练笔,为了练好诗,他的习作装了满满一麻袋,可见他用功之深。杜甫成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那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溅 搔 簪 笼 戍 阑 絮 寥,jin,so,zn,ln,sh,ln,x,lio,雨打pn( ),萍,(一)古今异义 1.国破山河在 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2.浑欲不胜簪 古义:经受不住;今义:不能获得胜利、成功,(二)一词多义 破:国破山

7、河在 被攻破 山河破碎风飘絮 不完整,(三)词类活用 1.感时花溅泪 使溅落,使动用法 2.恨别鸟惊心 使惊动,使动用法,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古代诗词四首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诗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 望,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草木深:草木丛 生。草木,偏义词,指草。形容长安失陷后的荒芜之状。时:政治局势。烽火:古时边疆在

8、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 火。这里指战乱。三月:虚数,指时间长。抵万金:极言其难得,可贵。抵,值。搔:抓。浑:简直。,注释:,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头上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都要插不住了。,译文:,原文:烟笼寒 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笼:笼罩。寒水:清冷的河水。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江:指秦淮河。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后世以此曲为亡国之音。,注释:,烟雾笼罩着寒

9、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译文:,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原文: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望:向远处看。神州:指中原地区。北固楼:即北固亭。兴亡:兴盛与衰亡。悠悠:连绵不尽的样子。,注释:,从哪里才能看到你我的中原大地?此时此地,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尽收眼底。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事变,往事悠悠,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译文:,原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万兜鍪:指千军

10、万马。坐断:占据,割据。未休:不停。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当:应该。如:像。孙仲谋:孙权。,注释:,想那孙权英雄年少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不畏强敌征战不息。天下英雄谁配称是他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难怪曹操曾慨叹:)生的儿子就该像孙权这样。,译文:,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起一经:起于一部儒家的经典,意思是从中进士开始。干戈:泛指兵器。寥落:稀少;一作“落落”。惶恐滩:赣江十八险滩之一,在今江西万安境内。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丹心:赤诚的心。汗青:指史册。,注释:

11、,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 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伶仃。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译文:,部分来自典中点,1.春望一诗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答案】忧国思家的诗人形象。,2.泊秦淮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都有哪些 特点?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部分来自典中点,【答案】这首诗写了秦淮的夜景。写了烟、水、月、沙四个形象,被两个“笼”字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营造了柔和幽静、迷蒙冷寂的气氛。,部分来自点拨

12、,品析春望,1.首联两句在语意上具有强烈的应差,使表达的感情更加 强烈,请加以品析。 【答案】“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 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气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 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 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 状,先后相悖,又是一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 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写景 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阅读方法解密,部分来自点拨,赏析古诗文名句法。 赏析古诗文名句,主要着眼于句子所蕴含的丰富的内容、运用的语言技巧、蕴含的深刻哲理等。答题步骤: (1)结合原文从炼字、修

13、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加以赏析。(2)分析其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或展示的意境。此题应结合原句,从炼字的角度体会所蕴含的情感。,部分来自点拨,2. 颔联写景,描绘了作者怎样的见闻感受?从什么角 度来写景? 【答案】一句写花,写所见,写时局;一句写鸟,写 所闻,写家事。诗人以乐景写悲情,概括了忧伤国 事、恨别家人的深沉感情。,部分来自点拨,如何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 【答案】“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这两句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们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由于“家书抵万金”能引起人的共鸣,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3.,部分来自点拨,

14、4.尾联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此处可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 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对作者满头白发稀疏得“不胜 簪”的描写,写出了作者老态龙钟的状态,刻画了 一个典型的忧国、思家者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复杂 的内心世界。,部分来自点拨,1.“寒”字有什么妙处?,【答案】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更让读者体会到诗人看到灯红酒绿的情景时内心掠过的悲凉。,品析泊秦淮,阅读方法解密,部分来自点拨,古诗词品味炼字法。 此题考查古诗词品味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如果运用了手法,要揭示所用的手法);(2)展开联想,

15、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最后两句诗表面上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 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部分来自点拨,【答案】作者的真实用意是讥讽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商女唱什么歌曲,主要取决于座中点歌、听歌的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这些有权势的人。,部分来自点拨,7分析“千古兴亡滚滚流”的表达效果。,【答案】本题运用赏析诗(词)句三点法,作者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出发,具有深沉的历史感。“悠悠”“滚滚”两个叠词,加重感情色彩,增强韵味。同时, “悠悠”一词既指时间漫长久远,也指词人的思绪无穷。,部分来自点拨,8怎样理解“

16、战未休”所体现的作者情感?,【答案】“战未休”含义深刻,借孙权讽刺南宋 王朝。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讽刺之情溢于言表却又含蓄深沉。,部分来自点拨,本题运用结合背景分析情感法。阅读古诗文,理解作者情感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文章的写作背景。知时论世,而后解文。要做到三看:一看作于何时;二看选于何集;三看因何而作。,部分来自点拨,9.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答案】运用典故,暗含今天的朝廷不如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之意,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朝廷的不满。,部分来自点拨,1.首联叙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答案】首联概括了诗人的经历:宝祐四年(125 6)

17、,文天祥参加科举考试,因通晓经义被钦点为状元,从此步入仕途。德祐元年(1275),元兵渡江,他以全部家产充当军费,组织抗元义军,苦苦支撑了四年。,品析过零丁洋,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部分来自点拨,【答案】本题可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用“风飘絮”来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三字则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3.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境?,部分来自点拨,【答案】这两句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部分来自点拨,【答案】诗人在船中听到附近酒楼中传来的歌声,想到晚唐统治者贪图享乐的生活和当年陈的灭亡,使诗人产生历史

18、可能重演的隐忧。,【难点探究】泊秦淮一诗中诗人为何会产生亡国 之忧?,忧伤,春望,对比抒悲情 美景衬悲情 记叙显悲情 细节蕴悲情,忧愤,泊秦淮,互文营造冷寂意境 曲笔抒写忧患情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望神州 北固楼 千古事 长江流,感慨兴衰 赞美孙权 讽刺当朝,怀古,写景,万兜鍪 战未休 谁敌手 孙仲谋,悲壮,过零丁洋,经历起一经 四周星 现实风飘絮 雨打萍 心情说惶恐 叹零丁 精神谁无死 照汗青,春望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泊秦淮这首诗写了诗人夜泊秦淮时的所见所闻,讽刺了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

19、即景抒情,借古讽今。词人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过零丁洋中诗人以饱含血泪的语言和悲愤壮烈的情怀,述说了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宁死不屈的气节。,春 望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但景中有情;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但情中也有景。本诗所创造的诗意空间是诗人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物象高度融合的具体表现,诗人见春景而思念亲人,将感时、恨别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泊秦淮 情景交融,构思精巧。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

20、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忧思。 本诗首句渲染气氛,迷蒙中透着悲凉;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后两句以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不满。另外诗中还巧妙运用典故和互文,很值得我们学习。,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首词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地结合起来,而且都是围绕着“登北固楼”来写。作者从大处落墨,视野开阔,远眺只写风光无际,近处只写滚滚流水;抒情则只集中于慨叹“千古兴亡”“事”的悠远难 追;议论也仅仅赞扬在京口创伟业的英雄孙权,气魄极其宏大雄壮。能在词中包含如此重大的题材,气势又如此壮阔,古今词中实不多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 格调慷慨,气势恢弘。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得慷慨悲壮,正气凛然,特别是尾联,已经成为表现有志之士为正义事业视死如归、勇敢献身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人感伤时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