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 蝉,目标导航,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科学小品文的写作特点。(难点) 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写作手法。(重点) 感悟文中渗透的人文主义情怀。,助读资料,1.题目解说 蝉也叫“知了”,居昆虫纲,同翅目,蝉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本文以蝉为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洁明了。,2.作者名片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从小迷恋花草虫鸟,在长达20余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中,他边教书边自学,立志为昆虫书写历史,坚持做动植物观察记录。著有昆

2、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王大文译。有删改。法布尔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人做短工。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了研究昆虫。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发疯了。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但是依靠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研究,写出了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

3、选自第二、四部分。 科学小品又叫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写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2.主题归纳 本文没有引用什么科学资料,完全是靠文艺的笔调对蝉的生长过程进行具体的、甚至是相当细致的描写,同时表达了对蝉艰苦一生而追求短暂辉煌的悲悯和礼赞。,3.写作特点 (1)清楚条理的说明顺序。 在具体内容的说明中,写地穴是按照考察的过程,即从外到内的顺序写的,写地穴内部构造的同时介绍了建造隧道的方法。幼虫出穴以后,又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幼虫出穴以后怎样寻找脱皮的地方,怎样完成脱皮而变为成虫、飞离树枝

4、,怎样产卵,怎样孵化成幼虫,幼虫落地以后又怎样寻觅隐藏处所,然后挖土隐人地下。将蝉生长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2)文学色彩的说明语言。 本文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这位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蝉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与作者的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

5、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过程。,4.问题探究 (1)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准确,关键在于作者观察细致周到,说说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明作者观察之认真细致。 探究1:第1517段,写蚋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非常具体,一边(蝉)是无动于衷,一边(蚋)是紧迫不舍,使读者也知道得清清楚楚。文中作者也表明这是他经过多次观察才弄清楚的。

6、,探究2:第1820段,写刚孵出的幼虫是什么样子,幼虫落地之前悬挂在树枝上又是什么样子,有哪些活动,写得活灵活现。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准确而生动呢?因为作者不仅用眼睛,而且还借助于放大镜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探究3:第811段,写幼虫出土之后从脱皮到变为成虫飞离树枝的全过程也非常具体,非常生动。文中说,蝉的尾端从壳中全部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刚得到自由的蝉从柔弱到强壮起来飞离树枝,大概要三个半小时。由此可见,作者观察时的耐心程度也是惊人的。这种态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值得我们学习。,(2)作者在介绍蝉的成长时,并没有按昆虫一般的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而是从中间的一环“幼

7、虫”入手,介绍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这样安排顺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其一,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进一步去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 其二,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5.读后感悟 一只小小的蝉在黑暗中奋斗四年,只为五星期阳光下的享乐;一枝昙花生命虽长,却也只有刹那间花开的美丽。其实有时候人生不过如此,就像雨后天空架起的虹一样,虽然绚丽烂漫,却只有转瞬即逝的绝美。我们应该让青春闪光,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生命的壮美。,字词全解,1. 占据: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 2. 挖掘(ju):挖,发掘。 3. 窠(k):鸟兽昆虫的窝。 4. 纤(xin)弱:纤细而柔弱。,字词全解,5. 臃(yng)肿:过度肥胖,转动不灵。 6. 徘(pi)徊(hu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