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_第1页
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_第2页
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_第3页
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_第4页
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自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提出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这一问题以来,这一问题就一直没有走出西方文论家的视线。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呢?无论是文学艺术,摄影艺术,绘画艺术等等现实生活都为其创作提供了源泉,并且是唯一的源泉。作为“流”的艺术创作,其源泉乃是现实生活。任何时代的艺术创作都不可能离开那个时代的生活元素,艺术创作是艺术这真实情感的有意识表现,这就决定了艺术与社会生活不可分离。本文将从艺术怎样的反映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这两个方面分析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一、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优秀的艺术作品常常被誉为生活的镜子,它能够真实而深刻

2、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我们走进艺术的园地,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一幅画、一首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生活状况。当我们展开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当年的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的景象就呈现在眼前。我们看到那人群熙攘的街市和跨河的拱桥,各种店铺和摊贩,挑担、拉车的劳动者和骑马、坐轿的达官贵人,河上行驶和停靠的大木船等等。从这里我们对当时的城市面貌、经济状况、民情风俗、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等许多方面,都能有所了解和认识。 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艺术,一开始就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出现的。两万五千年

3、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壁画,是迄今为此所发现的最早的艺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艺术的发展,从越来越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广阔、更加鲜明的社会生活画面。如战国时期青铜装饰图案、汉代的画像砖、唐代的人物画等等,反映了当时的战争、生产以及劳动人民和贵族阶级多方面的生活状况。这些作品,不仅是宝贵的艺术遗产,而且是研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列宁说:“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反映生活是艺术所固有的本质特征之一,世界上没有不具备这个本质特征的艺术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离开了社会生活,艺术就不存在。

4、 不难理解,如果没有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就不会出现反映这次革命的马赛曲;没有无产阶级保卫巴黎公社的浴血战斗,就不会产生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则只能在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的热潮中诞生。这些伟大的歌曲,都是现实生活中伟大斗争的产物。任何艺术家的创作素材和艺术灵感,都是生活提供给他的。古今中外许多卓有成就的艺术家都从艺术实践中深深感到艺术创作是不能离开生活的。 从历史上来看,艺术的觉醒往往是社会思潮发生变迁的先声。大的方面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的创作,先于启蒙运动的兴起;小的方面如陀斯妥亦斯基和卡夫卡的创作,先于存在主义的流行。从可以严格考察的历史时代起,几乎没有一种新思想不曾先期在艺术中得到

5、表现。当前的情况也是这样,远在现代物理学的时空观向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作出强有力的挑战以前,现代派绘画就已经以类似的时空观念向古典实现主义的时空观作出强有力的挑战了。不仅如此,现代派画论向中国古典美学的靠拢,也十分恰当地预示着现代物理学向古代东方哲学的靠拢。这并不是因为艺术家更高明,而是因为他们更多地依靠的是感性而不是理性。所以他们往往只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历史在飞快地前进,并不停留下来等待人们下结论,而当结论出来的时候,它往往已经过时了。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思想领域那些革命性的突破都是由于新问题的提出,而不是由于已被承认的理论结论的推行。 二、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一)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

6、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必须肯定。但是,艺术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又不等于实际生活。由于人的主观作用,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是消极的机械的反映,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从生活到艺术,不是原封不动地直接搬移,而是要经过人的头脑和加工制作,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总之,在艺术创作中,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需要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但是,艺术创作的主观能动作用,归根到底,应当体现在艺术地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之中。如果不顾实际生活,否定客观世界的价值,把艺术作为一种纯主观的表现,那就陷入了主观随意性。我们决不能把艺术创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与主观能动性混为一谈。德国诗人歌德说

7、过:“艺术家对于自然有意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这就是说,在艺术反映生活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忠实于生活是统一的。只有主观与客观达到统一,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作品。割裂主观与客观之间联系,排拆任何一方,都将影响艺术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二)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和社会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它们又都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生活,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并且都要求反映生活的本质。这些都是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共同点。但是,艺术又有它不同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地方,这区别首先在于它们是用不同的方式去反映社会生活。社会科学是用抽象的概念反映生活,而艺术则是用具体

8、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形象就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艺术本身就不存在。对于艺术形象,有人曾以为形象就是人和物的外貌。其实艺术形象并不就是人和物的具象,甚至有时根本就没有人和物的具象。艺术形象是比较广泛、多采的。不仅有人物形象,而且一片动人的自然景色,一段欢乐或哀伤的思绪,一幅熙熙攘攘的生活图画,一种气氛、一种情趣等,也都是艺术形象。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所表现的压抑、痛苦、忧郁、希望、挣扎、激愤、斗争、挫折,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最后的欢乐,全部乐曲所反映的作者的遭遇和反复体验过的思想感情所构成的音乐形象,也

9、是艺术形象,虽然它诉诸于听觉和想象,不同于绘画、雕塑中的人物形象。 艺术创作和科学创作都需要概括。它们的区别在于:科学概括最后总归结为抽象的结论,直接把本质指给读者看:而艺术的概括则始终不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它将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某一个别对象身上,通过个别表现一般。科学家研究马,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马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概括出马发育、成长、繁殖的规律:而徐悲鸿画的马,却是经过画家的选择、概括、创造,把自然形态中的许多马的特点,集中到个别马的形象之中,使这个别的马的形象比较充分地表现出马的本质特征,并借此表达画家对生活的审美评价。经过画家运用艺术概括方法创造出来的形象,仍然保持着具体可感的形式,但这已经不是生活中原来的形象了。 可见,具体可感性和概括性,是构成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特性,二者是浑然一体,有机地结合在形象身上的。只有具体可感性,没有具体概括性,形象就将变成对生活原型的直接摹写;只有概括性,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