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ppt_第1页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ppt_第2页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ppt_第3页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ppt_第4页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君子之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君子之风,温州龙湾艺术学校 语文组 泉上孤石,第一章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君子 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先立志,然后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7.6)本章讲述孔子教导学生进德修业的方法。,如果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第一、立志。志立在什么地方呢?必须立足在求“道”上,即修已治人之道。 第二、修己。他要求学生“据于德,依于仁”,完善自我。德是道德规范,是一个人

2、立身行事的准则。而人的一切行为准则的德目中,仁又是主要的,它统摄各种道德所以必须依于仁,只有达到仁的境界,个人的修养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第三、治人。即游于六艺之中,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的本领,将来为治人作好充分准备。当然修已与治人的修养应该是同步进行的。所以这四者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目的。,第二章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君子 坚守道义、讲求诚信,(15.18)本章孔子论述君子完备周到的行为。,孔子说的君子必须具体做到哪一些? 义本质意义上要有义,也就是探求义理,属于君子的内心修养。 礼行动要求循礼而行。 逊即是谦逊,出言吐

3、语谦逊恭谨。 信办事守信,取信于人。,第三章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杀身成仁(成仁取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君子:杀身成仁 小人:贪生怕死,(15.9)教人具有求仁的牺牲精神。,“杀身成仁” 主要谈了孔子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成仁”与“害仁”合而观之,有五种状态。 第一,杀身以成仁,是天地境界,勇圣所为。 第二,不杀身以成仁,道德境界,是智圣所为。 第三,杀身而不成仁,强打硬斗,暴虎冯河,匹夫

4、之勇所为。 第四,既不杀身,也不成仁,平庸混世,庸常之人所为。 第五,求生而害仁,临大节而夺其志者,怯懦之人所为。,孔子在五种“成仁”“害仁”的境界中,通常不赞成杀身以成仁,如比干,成仁德而失性命。 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杀身以成仁”,通常赞成的是“不杀身以成仁”,如管仲不死而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是成仁不必杀身。,讨论举例:中国历史上杀身成仁的君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文天祥临刑时衣带诏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

5、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史文天祥传),儒家在生命和仁义不可兼得的情况要“舍生取义”,要“杀身成仁”,但现在主张“生命高于一切”,你觉得生命和仁义哪个比较重要,为什么?,第四章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君子:见利思义、重义轻利,小人:见利忘义、重义轻利,(4.16)本章论述君子与小人对义与利的不同态度。,追求仁义是君子,追求财利即是小人。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6、,小人怀惠”一样,把“义”与利”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你选择义”还是“利”呢?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什么是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于丹,(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孔子,辩证的 全面的 实际的 能倡导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 理想的价值观就是义利统一观。,说说孔子对于“义”“利”的认识对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问题探究,水污染黑砖窑食品安全问题,这可以溯源到这30年来“义”和“利”的剧烈碰撞。30前的中国,讲求的是“无私奉献”,要求人们以道德和理想来约束自己。是为“

7、义”。30年后的中国,争取的是“利润最大化”,经济利益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为“利”。,中国今天身处的时代,是“义”与“利”相撞最为惨烈的时代当道德、理想、亲情碰上了金钱,立刻败得溃不成军。当“义”遇到“利”,前者不但向后者缴械投降,甚至有时还鸣锣开道。 一方面,人们对“义”已经一无敬畏,遂以“利”来量度一切事物:只要能赚大钱,什么都可以去做,而且做得理直气壮。于是,黑砖窑里奴役孩子、把工厂废水大量倾倒到湖里河里、桶装水里装自来水、用废纸充作包子馅儿就统统都成了必然。 另一方面,社会的约束机制显露出它的先天缺陷,尤其对政府官员而言。教育与惩罚,同时置身于一个大体制架构之下。更有甚者,当教育公

8、众和惩罚犯罪的部门也同时被牵涉入不法勾当之时,上面提到的种种恶行,遂又成了社会上的自然现象了。,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如日的本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这对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应该是要十分重视的。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走向两个极端,“极左”和“极右”,但今天仍有市场,尤其是韩非子之论,在今天不少商人、企业家中还很“吃香”,有的人昧着良心、不顾手段、甚至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中

9、出现的一些问题,无不与此理论有关。,第五章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君子:见利思义、安贫乐道,小人:贪图享受,孔子在此倡导一种什么样的品格?,安贫乐道,(4.9)本章孔子勉励学生要专心致志求道,不为世俗所累。,孔子认为一个士人追求正道就一定是个君子吗?,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安逸,便不配做读书人了。”,士是有志的读书人,如果只求个人生活安适,这就与他的志向相背,不会有所作为,所以不够资格为士。,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志于道,但贪图享受,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讨厌物质环境艰苦,怕自己穿不好吃不好,

10、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意志若被物质环境支配的话,就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第六章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17.15) 小人:患得患失,患得患失:形容一味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 的厉害。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凡能做的都做了(用于坏事)。,(17.15)孔子认为鄙夫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表示极大蔑视。,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

11、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孔子对之表示了极大的蔑视。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朱熹注释:小则吮痈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胡氏曰:“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志于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吮痈舐痔(shn yng sh zh) 吮:聚拢嘴唇来吸;痈:毒疮;舐:舔。指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出处 庄子 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座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雄才大略的齐桓公身边有三个宠臣,易牙、竖刁、

12、开方。易牙是当时最著名的烹饪大师,给齐桓公做了许多美味佳肴。一天,齐桓公对他说,寡人尝遍了山珍海味,但却没有尝过人肉的味道。那易牙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诚,回到家把自己的儿子杀死蒸了献给齐桓公。而那个竖刁为了能时刻在齐桓公的左右,竟然把自己阉割了,做起齐桓公的寺人。开方本是卫国人,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忠心,父亲死了也不去奔丧。齐桓公认为这三个人爱他胜过爱自己的身体,胜过爱自己的儿子,胜过爱自己的父亲,因而就格外宠信他们。但管仲却不这样认为,他对齐桓公说,人性当中莫过于宠爱自己的儿子,莫过于爱惜自己的身体,莫过于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果他们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了,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了,连自己的父亲都不爱了,

13、还能指望他们爱别人吗?齐桓公没有听进管仲的意见,依然信任他们三人。结果管仲去世仅一年,桓公病重,三人谋反作乱,囚禁桓公,桓公饥饿而死,死后无人掩埋,一直到尸体腐烂,“虫流于户”。堂堂霸主,死得如此悲惨。可见鄙夫奸臣之可恶,也可见桓公没有识察奸小的能力。称霸大多是管仲的功劳。从管仲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孔子称他为仁者,不无道理。同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就与齐桓公不同了。当时魏国与中山国交战,魏文侯命大将乐羊率兵攻打中山国。当时乐羊的儿子正住在中山国,他们便杀了他的儿子做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显示自己对魏文侯的忠心,明知道是自己儿子的肉,也毫不犹豫地吃掉了。,这件事传到魏文侯那里,魏文侯很震惊,他认为

14、假如一个人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可以吃,说明这个人太残忍了,怎么指望他去仁慈宽厚地对待别人呢?魏文侯从此就不再重用乐羊了。 在春秋时期的中山国,国君孟孙有一个侍从叫秦西巴。一天,孟孙出外狩猎逮住了一只小鹿,就把它交给秦西巴带回去。秦西巴带着小鹿往回走的路上,一只母鹿一路哀鸣着跟着走。秦西巴被这只母鹿的母爱所感动,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放了小鹿。后来,孟孙知道了这件事,他不仅没有责怪秦西巴,反而认为他是一个仁慈博爱的人,任命他为太子太傅。 齐桓公的三个宠臣之所以能够卑躬屈膝地侍奉齐桓公,对齐桓公赤胆忠心,那是他们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所以当齐桓公一死,眼看自己的利益不保,马上就原形毕露了。

15、这是这一类人的共性。为了向你显示自己的忠诚,他可以不惜一切。这种人十有八九是靠不住的,因为说到底他还是为了他自己。一旦他发现你不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时候,他对你也会痛下杀手。他对自己都可以不惜一切,对别人还有什么是可以怜悯的吗? 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灵中充满了宽厚、仁孝、慈爱之心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可以让人信赖的朋友。不然,连起码的人性都没有,他又怎么可能有大节大义? 一个人,首先应是一个充满了人性光辉的人。,现实生活中患得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是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还有的是对得到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患得患失的孔子所最关注者唯一事:

16、培育高于物欲需求的高贵人性。,假如你有两块面包,应该用一块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第十章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4.28),君子:不忧不惑不惧,(14.28)本章孔子从仁、智、勇三者严格要求自己,以成仁道。 孔了提出仁、知、勇三者作为衡量君子的道德标准,他自谦说尚未做到。其目的在于勉励学生,从仁、知、勇三个方面去培养仁德,成为仁人。,君子的心灵世界是怎么样的?,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

17、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仁者足以爱人,故胸怀天下,故不以一己私利而忧愁; 智者足以明礼,故能克己复礼,故不为一己私利而迷惑; 勇者出自礼仁,大义凛然,杀生成仁,故不因一己私利而畏惧。,于丹的解读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了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所以说:仁者无敌。,孔子强调的“君子道者”三方面他认为自己没能做到,而子贡却说“夫子自道”,到底是孔子谦虚还是子贡夸大事实?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差距,差距可以激起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子贡认为老师在仁、智、勇等方面的努力是卓有成效。没有夸大。,第十

18、四章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君子:行为有礼,态度谦逊,(7.38)突出君子之风、君子之道。,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温良恭俭让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本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1)君子具备的道德素养(风范):,思想内容,内外兼修,文质兼美。(128) “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 “质”,就是内在的道德修养。,(2)君子之质(内在修养)的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76、1518) 二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159) 三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416、49、1715、611、716、719) 四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1428) 五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623、87),(3)君子之文(外在表现)的具体要求:,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738),(4)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416、49、1715),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 1)“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