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导学+典题剖析+知能提升)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导学+典题剖析+知能提升)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0页)
编号:9298818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6
上传人:伐***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导学+典题剖析+知能提升)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高中历史
知识
梳理
课堂
剖析
知能
提升
26
屹立
世界
民族
- 资源描述:
-
-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导学+典题剖析+知能提升)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导学+典题剖析+知能提升)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中历史,知识,梳理,课堂,剖析,知能,提升,26,屹立,世界,民族
- 内容简介:
-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栏目链接,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栏目链接,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栏目链接,栏目链接,一、独立自主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1)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_方针。 毛泽东提出“_”、“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成就:建国一周年时,已同_等17国建交。,栏目链接,和平外交,另起炉灶,苏联,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_、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栏目链接,互不干涉内政,(3)实践。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_会议,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1955年,中国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提出了“_”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栏目链接,日内瓦,求同存异,(4)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_的成熟。 它超越了_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栏目链接,外交政策,意识形态,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原因。 (1)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2)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3)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 2恢复:_年第26届联大。,栏目链接,1971,三、历史性的握手,1中美关系改善。 (1)原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表现。 1972年,_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_。美国声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栏目链接,尼克松,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中美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_年,两国正式建交。 2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受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冲击。 (2)过程:1972年,_访问中国,签订中日联合声明。 3影响: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栏目链接,1979,田中角荣,四、国际交流与合作,1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_”。 2成就。 (1)不断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2)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底,正式加入_。,栏目链接,共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4)2002年,和东盟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意义:中国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栏目链接,五、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方针: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活动。 (1)改善和发展了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与俄罗斯、美国等建立了不同类型的“_”。,栏目链接,伙伴关系,(2)积极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_。 (3)积极开展“反恐”外交:2001年,中国加入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栏目链接,上海合作组织,栏目链接,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栏目链接,1特点。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栏目链接,(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栏目链接,2作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为维护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中美关系的改善,栏目链接,1原因。 (1)从美国方面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2)从中国一方讲:中美关系的缓和对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着重要的作用。,2标志: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8年12月,中美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栏目链接,4存在的问题:中美关系虽然实现了正常化,但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台湾问题。,栏目链接,三、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演变及其因素,栏目链接,1演变。 (1)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或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2)新中国成立后,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主义政策。 (3)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2影响因素。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文化差异;领土、领海纷争,特别是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日本战争反省问题和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等。 (2)经济方面:两国以互补合作为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国在能源、制造等领域竞争的趋势也在日益加强。 (3)美国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极其重要因素。,栏目链接,栏目链接,例1 (2014广东六校联考)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栏目链接,解析:材料关键信息“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一边倒”按照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则按照国家利益划分敌我。故此最佳答案是a。 答案:a,栏目链接,例2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栏目链接,栏目链接,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栏目链接,解析: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香港1997年回归,a项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项不正确。 答案:d,栏目链接,例3 (2013广东文综)下图材料说明当时()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栏目链接,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栏目链接,解析:这是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材料反映的是指出中间地带是反美或反苏的,可知此时我国与美苏关系不好,故排除a、d。中国并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故c项错。 答案:b,栏目链接,例4 (2013安徽文综)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栏目链接,解析: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a;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结合材料“有分歧还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排除b;中美两国不是战略同盟,排除d。 答案:c,栏目链接,关注多元史观 从构建和谐世界看中国的外交 当前中国正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通过对话和交流实现互鉴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新的贡献。特别是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栏目链接,例5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