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历史 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 人教版选修4.doc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08776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6.83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7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创新 设计 高中历史 中国 地质力学 奠基人 李四光 同步 练习 新人 选修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创新设计-高中历史,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4,创新,设计,高中历史,中国,地质力学,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新人,选修
内容简介: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李四光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领域里最重大的科学贡献是()。a地质力学理论b古代冰川学说c亚洲是人类的早期发源地之一d地震预报解析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领域”,b、d两项是自然科学,而c项是社会科学。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干要求。答案a2下列关于李四光的说法正确的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在1945年的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发表了地质力学概论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和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a b c d解析考查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重要成就,概括出各个阶段的代表性著作及标志性成就,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26年,他提出了大陆运动的方向性假说。1945年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一名词。60年代初,李四光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根据其地质力学理论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使中国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上都有突出成就。答案d3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这一事实说明()。a地质力学理论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b只要实践有理论指导,就能成功c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解析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大庆油田的开采是社会实践,该材料有力地说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答案d4给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论”以有力回击的是()。a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新理论b李四光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作的报告c国际承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d中国相继找到了大庆、大港等一系列大油田答案d5李四光留学归来后,被清政府赐予“工科进士”,是由于他()。a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b留学期间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学位c学习的是工程技术学科d在“游学毕业生考试”中成绩优等答案d6地质力学的名字正式提出是在()。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c新华夏海的起源d地质力学概论答案b7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就其地质力学作了学术报告,从而使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他报告的题目是()。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b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c地质力学概论d新华夏海的起源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在这次会议上,李四光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答案d8下列科技领域李四光未涉足的是()。a量子力学 b地质力学 c古生物学 d冰川学答案a9右图为中国发行的纪念李四光的邮票,李四光之所以受到纪念,这主要是因为()。a发现了第四纪冰川b修筑了京张铁路 李四光纪念邮票c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及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d是清政府最优等的“工科进士”解析紧扣李四光在地质事业的贡献及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作答。答案c能力提升(14分)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指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在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请回答:(1)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6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4分)解析比较式材料分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以及结合所学基本知识判断分析,组织答案的能力。解答和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全面。此类材料题,有些答案可以从材料中直接获得,较为容易,例如本题中的第(1)问;有些答案可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例如本题中的第(2)问,这些主要也是考查基础知识,难度并不大;而有些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本题中的第(3)问,要求在平时学习中就要培养自己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及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答案(1)材料一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二认为中国能够探测到石油。(2)李四光从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08776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