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课时作业 学业达标1北宋初期(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期(1110年),已增到2088余万户。按每户5口计算,北宋末年人口已超过一亿。这在中国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发展的结果 b手工业发展的结果c少数民族的内迁 d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答案a解析农业是基础,故a项正确,b、d两项错误。这一时期,并没有大规模的人口内迁,排除c项。2俗语说文史不分家,要学好历史,可以借助文献来了解历史情况。据鸡肋篇记载:“昔汴都数百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经济情况()a宋代 b元代 c汉代 d唐代答案

2、a解析根据材料“昔汴都数百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可知,都城汴京数百家,生活燃料已用石炭取代木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都城开封居民以煤炭作燃料(石炭就是煤炭),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3据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说,当时(北宋)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巨额流通。这说明纸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金属货币的短缺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政府的强制发行答案a解析由材料“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巨额流通”可知,纸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

3、展,故选a项。4今天,我们已在使用第五套人民币,使用更加方便。我国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四川地方政府发行的纸币交子,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第五套人民币是纸币交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四川地区交子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a bc d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四川地方政府发行的纸币交子,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可知,交子出现在四川地区,是我国乃

4、至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交子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正确;材料“今天,我们已在使用第五套人民币,使用更加方便”不能体现出人民币是纸币,便于方便使用,错误。故选b项。5陆游在诗中写道:“斜阳古柳赵家村,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a社会分工细化 b人民生活丰富多彩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答案b解析材料“负鼓盲翁”“满村听说蔡中郎”表明写的是农村演唱鼓词的盛况,从侧面反映出人民生活丰富多彩,b项符合诗中描述的现象。故选b项。6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的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元朝时我国()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陆路可通

5、往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海船大量使用指南针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a b c d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筑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陆路可通往俄罗斯等欧洲国家”说法错误,当时没有俄罗斯这一国家。故选d项。7下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与图中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南宋 b北宋 c唐朝 d五代十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图中第三副天平明显偏向“南”边可知,此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唐朝中后期,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

6、超过北方。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选a项。8由于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巨大的投入,一些家族常常聚资支持子弟读书,以求光宗耀祖。到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已占有优势。造成这种南北不平衡的原因是()a朝廷有意打压北方读书人b北方人重视务农,对科举考试热情不高c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人更聪明,更容易考中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实力已经超过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逐渐占有优势,故选c项。a、b、d三项说法本身都不正确,排除。9下列有关宋代佃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佃农拥有少量的田产b佃农将收成的一半交给地主c在法律面前佃农与地主一律平等d佃农与地

7、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较松弛答案d解析宋代佃农属于国家管理的正式编户,缴纳地租后可自由离开原来的田主,地主不得随意役使佃农及其家属,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松弛,d项符合当时的情况,故正确。10以下是小华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图片资料。他研究的主题是()a农业和手工业 b宋代的都市生活c宋代经济的发展 d宋代的对外贸易答案c解析四张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及与商业发展相关的货币和海船,这都从属于经济范畴,故选c项。等级提升11全球通史中说:“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以下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b陶瓷成为中华文明象征c基层市

8、场蓬勃涌现 d大都成为北方经济中心答案c解析植棉属于农业经济,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手工业生产,错误;c项体现了宋代商业的发展,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正确;大都是元朝的首都,不能证明宋代商品经济,故d项错误。12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重心移至南方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对外贸易频繁,以海路为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a bc d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移至南方;北宋前期,商品经济活跃,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宋元对外贸易频繁,以海外贸易为主;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富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正确,d项

9、符合题意。13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宋代商品经济异常活跃b中国在宋代就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描述“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可知,宋代在货币、金融、贸易等方面呈现出十分积极的发展态势。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货币交易量增长,为了携带方便出现了纸币,开始流通票据等。a项符合题意。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宋代中国还没有成为现代化国家,企业

10、不可能有现代管理制度,b、c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d项不符合题意。14关于下列表格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北方人口总量在逐年不断减少c唐朝时经济重心尚未转移d人口南迁推动了经济格局变化答案d解析此表反映出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比例增长,北方人口比例下降,可见南方人口多于北方人口,这有利于促进南方开发,从而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即经济格局变化,故选d项。15宋朝宰相富弼的女婿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正、范仲淹、韩琦、王安石也是声名卓著的宋朝宰辅,他们四位共有女婿十人,其中五人门第不足称道,以至家世难于考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崇

11、文抑武政策门阀士族的衰落商品经济发展门第观念淡化a bc d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择婿标准不再重视门第出身,没有体现崇文抑武,故错误,正确;宋朝宰相富弼的女婿出身在商人家庭,并且得中状元,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正确。故选d项。16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风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材料二一幅历史图片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江南经济区”形成(江南经济

12、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图中,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起点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大运河是哪个皇帝在位时修建的?开通此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答案(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等。(2)中心:洛阳。南方:余杭。北方:涿郡。隋炀帝。根本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3)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启示:要保持政局的稳定,要维持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要重视并鼓励社会经济的发展;要

13、重视科技进步,要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劳动力、工具、技术等;要坚持对外开放;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等等。解析第(1)问,材料一描述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努力,长期共同开发;等等。第(2)问,结合所学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开始超过北方;材料二反映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发展;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三则材料反映了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