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5页)
编号:9325740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58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9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王安石变法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湖北省
十堰市
第十三
中学
高中历史
第四
单元
王安
变法
导学案
新人
选修
- 资源描述:
-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变法,导学案,新人,选修
- 内容简介:
-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自主学习:一王安石改革(1069年,参知政事,主持变法)1、背景:2、目的:(1)直接目的:(2)根本目的:3、主要内容:富国之法:农田水利法; ;青苗法;免(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强兵之法:保甲法;设军监器;将兵法;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惟才是用。4、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地主阶级针对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5、评价: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 ;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6、失败的原因:7、经验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用人。8、王安石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9、认识王安石变法关于科举的措施中值得肯定之处。(1)考试内容: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而考查考生是否理解经义。联系实际:参加 ,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2)遵循原则:择优录取。合作探究:探究一: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急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纵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举。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学“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探究二:材料一 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张载集(宝元以后)募兵益广,宗室蕃衍,吏员岁增。故用度不得不屈。(仁宗时)承平浸(渐)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多如一火,天下祸患,岂可不忧? 欧阳文忠公全集材料二(王安石)“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下材料三 熙宁、元丰(宋神宗的年号)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安焘传(宋神宗熙宁六年冬十月)时在京诸军出戍还营,教阅多废忘。上初置内教场,训练有法,旬一御便殿,程其能否而劝沮之,人人奋励。(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7材料四 上(明太祖)曰:“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剥民取利,海内苦之。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进竞,天下骚然,此可为戒。” 太祖实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中期朝廷面临的经济、政治危机?(3分)(2)王安石为实现材料二中“民不加赋而国用饶”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3)从材料三看王安石变法取得了怎样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