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_第1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_第2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试卷1.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c抗日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d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2.严复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在此,他强调首先应a实行君主立宪 b学习西方民主 c争取国家独立 d实现个人自由3.20世纪初的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

2、说。这一说法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a民主革命的进程 b政体频繁的更替 c社会思潮的演进 d社会风俗的嬗变4.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这种主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 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相关 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a b c d5.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3、人民主权原则 邦联制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共和原则a b c d6.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7.“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使英王成

4、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8.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指出:“世界上每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败蜕化的苗子一个政府如果仅仅是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必然会蜕化变质。”他强调了a腐败是政府的天性 b权力制衡的必要性 c政府主权归属人民 d实行代议制的局限9.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下列各项,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认为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 认为用革命暴

5、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 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 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a.b. c.d.10.右表为英国议会立法状况统计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时间议会通过的法案数每次议会会议立法数16601684年53316891702年8096217601820年254护国主政体结束后确立了议会主权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后议会地位提高责任内阁制形成后议会立法数量大增议会改革提高了立法数量a b c d11.“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

6、映了孙中山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12.罗荣渠在论述中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从表面上看,清室的退位似乎使以改革政治体制为主体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失败了,事实上民国初年的共和政治正是仿效西方方式以争取民主建制的斗争的继续。”材料中“三次现代化努力”指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清末新政c戊戌变法一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一义和团运动一辛亥革命14.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

7、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最高法院15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a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b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c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 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16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8、,主要是基于美国a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 b选举的程序具有欺骗性c国民民主自由意识强 d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17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c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d它建立的国家机器具有代议制的色彩18.康德在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

9、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白己理性的自由。”康德在此a推崇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b强调了自由就是天赋人权c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d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19.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包括“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a b c d20.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0、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二材料题(共4小题,共计60分)2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法国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

11、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12、。”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斯塔夫里阿

13、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4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材料二中对美国革命的认识。(6分)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

14、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前后国人对宪政态度的变化及原因。(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宪政的历史意义。(6分)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15、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梁启超反对提倡“排满复仇论”,主张合满汉各民族为一大中华民族,以相对于世界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他提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 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材料二 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

16、而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果以1919年为分界线,那么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化。孙中山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但统一国家内民族融合与相互认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础就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他说:“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

17、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异同点。(10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1919年发生“转化”的原因。(4分)24. (14分)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制思想是欧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马法中的“天赋观念”和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戒律是让

18、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法保证每个人各得其所,正义是在法的范围内保护人的权利。亚里士多德的人文精神通过罗马法而在罗马延续。又过了十几个世纪,康德才讲出了那句浸透了欧洲人文精神的名言:不能把人当作工具,而必须把人当作目的。 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美国人以反对暴政压迫的革命开始,并且最终成为胜利者,然后他们表明了理性的生灵是如何能够团结起来行使主权制定一部永恒的宪法一份新的社会契约。所有的这一切都赋予个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的概念以更大的现实性。美国革命还强化了启蒙运动的一个基本观念,即追求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是可能的。美巴克勒西方社会史材料三 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马克思说,这部“起源于法国革命”的法典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法典”。恩格斯也说,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正由于法典具有典型性,因此它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当时和后世,许多国家在制定民法典时,都是以它为蓝本的。这部法典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波拿巴政权的性质,证明了它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阶段。 刘宗绪主编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请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启蒙运动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思想、法律的关联。(4分) (2)阅读材料三,任选带有下划线的中的一点,依据所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