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案(1).doc

高中历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案(打包3套)人民版必修1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33707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3.19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0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案(打包3套)人民版必修1 一国两制 伟大 构想 及其 实践 教案 打包 人民 必修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案(打包3套)人民版必修1,高中历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案(打包3套)人民版必修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案,打包,人民,必修
内容简介: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考点考纲“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概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的实践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等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2、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象片,直观的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3、围绕“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如期回归祖国等内容的学习,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树立大胆创新意识。2、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祖国。本课难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最佳教学设计:在本课教学中建议教师多采取启发式提问和谈话法辅以必要的讲解。本课内容理论性、时事性较强,如采用讲述法,学生接受起来会感觉有一定的难度。在本课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子图片或声像资料等,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本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到港、澳地区参观旅游,亲身感受“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设备 2、有关音像资料及图片。学生:香港问题由来的资料;澳门问题由来的资料;台湾问题由来的资料。教材分析: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制制度等,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明确“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并在香港、澳门成功的进行了实践。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充分说明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大陆注重发展与台湾的关系,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打破了几十年的隔绝状态,有力的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的统一。“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了解党和政府对台工作的基本政策,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树立为完成祖国统一而奋斗的理想。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通过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点明澳门能够回归祖国,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一国两制”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能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它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基础知识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什么是“一国两制”? 即“_,_”。在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长期不变。2、这一构想是如何形成的?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最早是为解决_问题提出来的台湾问题的由来(史料链接)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在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情况下,解放军准备渡海攻台,台湾当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可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由于当时解放军主力投入朝鲜战场,解放台湾就被搁置下来。形成过程1978年底,_同志首先提出了这一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宣布了争取用_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行_和探亲旅游。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_政策的谈话,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提出_谈判,实行_合作,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_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做了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_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_。3、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是_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_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向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继续繁荣和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能力提高:“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异同?同: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异:设立的地区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二、香港、澳门回归1、香港回归香港问题的由来(史料链接)鸦片战争中,英国于1841年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约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租期为九十九年。建国初为什么不解决?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以便打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封锁,中国没有立即收回。但是,我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回归条件的成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_;“_”伟大构想的提出等。回归过程1982年,中英会谈。邓小平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否决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双方同意_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_-。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_”、“_”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_。1997年_月_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启示:国家富强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2、澳门回归澳门问题的由来(史料链接)1553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门。回归过程 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_发表。1999年_月_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就职。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_占领,洗刷了_,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_;标志着中国在_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问)台湾的前途在哪里?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祖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针对“台独”,决不承诺不使用武力”,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2、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当天国防部长_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海峡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_; 1992年,_与_就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_”达成共识,史称“_”。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_。 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_,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讲话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_。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_局面初步形成。3、实现祖国统一的障碍“_”势力和_的干涉。讨论:你认为应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小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满解决了中英、中葡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相信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重点聚焦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异同:都是统一问题港澳:是殖民侵略遗留问题,属国际问题台湾:是内战(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属中国内政全面认识“一国两制” (1)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同时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祖国后,可以长时间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内容:“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一个中国。“一国”是“两制”的基础,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的外交和国防事务仍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3)提出和实践:提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案(打包3套)人民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33707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