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8页)
编号:9338380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32.5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0
上传人:伐***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重庆
中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 资源描述:
-
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重庆市,重庆,中高,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
- 内容简介:
-
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试卷综述】本套试题历史部分,主要以必修三和选考内容为主,属于阶段性测试试题,针对性比较强。试题强调对史料解读能力的考查,并注重考查比较、分析等学科能力,涉及到的考点有: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明治维新、凯末尔改革、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近代科技的发展、邓小平理论、东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等。适合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使用。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部分。思想政治部分1至4页,历史部分5至8页,地理部分9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综合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历史(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文】13北魏孝文帝下诏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为此,他决定a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 b采取重文轻武政策c实行移风易俗的政策 d南下并定都于洛阳【知识点】t1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解析】d 解析:解答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孝文帝诏书的意思是说居住在旧都平城,要想进行改革难度太大(信为甚难),联系史实可知,为解决这一难题,他迁都洛阳,故选:d【思路点拨】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判断。【题文】14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a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c以民为本,兼听纳谏 d以农为本,精兵简政【知识点】t4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太宗【答案解析】a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根据材料中“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君简静可致”等信息,可致唐太宗强调的是君主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这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思想。故选:a【思路点拨】整体理解材料意思,切忌断章取义。【题文】15上(明太祖)曰:“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剥民取利,海内苦之。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进竞,天下骚然,此可为戒。”明太祖a肯定王安石变法,认为王安石为下层民众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b否定王安石变法,认为历代变法都是对民众的盘剥,并不可取c否定王安石变法,认为君臣不能以变法为名行敛财之实而苦天下d肯定王安石变法,认为孔仅等人是为君聚敛而王安石是为国理财【知识点】t1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答案解析】c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汉武帝和王安石变法中都出现了小人盘剥民财的情况,应该引以为戒。根据“小人进竞,天下骚然,此可为戒”可知他对王安石变法采取否定态度,认为王安石的“理财”使天下百姓受苦。故选:c【思路点拨】正确理解材料含义,认真区别四个选项。【题文】16“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该观点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知识点】t2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康有为的民主思想【答案解析】b 解析:本题考查对民主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中“人主总之”可知该观点主张保留君主,排除c、d,再据“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可知,该观点接受了西方的三权分立思想,排除a项。故选:b【思路点拨】阅读理解材料,提炼出关键词,对干扰项逐一排除。【题文】17下列是中国史上重大事件的示意图,其排序符合历史发展进程时序的是 a b c d【知识点】a1 a2 t2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从历史地图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是护国运动,发生于19151916年,是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1681年,是秦朝征服越族地区,设郡管理,是中俄之间雅克萨之战,1685和1686年,故正确的顺序应为d。故选:d【思路点拨】从地图中提取时间、地点信息,联系史实确定时间。【题文】18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思想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首次明确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a b c d【知识点】r5新时期的理论探索邓小平理论【答案解析】b 解析:“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于1978年5月,题干时间为1978年12月,所以不是题干材料的结果,排除;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已阐明,故排除。故选:b【思路点拨】采用排除法进行解答。【题文】19某人在演讲时引用了商鞅的军功爵制、隋唐科举制、梭伦的财产等级制来阐述其观点。他演讲的题目可能是a民主改革的历程 b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c选贤任能促改革 d改革要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知识点】a2 t1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梭伦改革【答案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能力,商鞅变法和科举制都不涉及民主,排除a项,b项不符合科举制;c项与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无关,也可排除。三者都涉及到了社会公平,商鞅变法取消了贵族特权,科举制以考试办法选官,梭伦的改革有利于平民,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思路点拨】按照题干条件进行筛选。【题文】20以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制度,把“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司法法规的语言”,保障了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应为a1689年权利法案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1804年法国民法典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知识点】t2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解析】c 解析:根据材料中“资本主义私有制代替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制度”,可知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法律文献,排除b项;英国权利法案没有涉及等级制度内容,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缺乏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秩序环境,排除d项。故选:c【思路点拨】利用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排除。【题文】21明治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认为:“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该主张主要强调的是a政府引导民间投资 b对外扩张获取原料c注重发展近代工业 d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知识点】t1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维新【答案解析】a 解析:依据材料中“勉励工业”“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的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发展工业,故只有a项正确。故选:a【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关键句子判断。【题文】22下图为19世纪70年代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对此画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废除农奴制的强烈要求 b揭露了沙皇专制下的黑暗统治 c表现为典型环境下人物的塑造 d体现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知识点】s3 t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1861年改革【答案解析】a 解析:列宾的画作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是1861年,故a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思路点拨】正确运用时间信息对选项进行判断。【题文】23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不可分,一方面,工人运动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得到健康、蓬勃的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工人运动结合,才能获得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下列史实能佐证该观点的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第一国际的成立 法兰西内战的发表 资本论的出版a b c d【知识点】d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答案解析】c 解析: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于1847年,这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与题干“密不可分”不符,排除,可知答案为c。故选:c【思路点拨】根据时间信息,运用排除法进行解答。【题文】24伏尔泰曾说:“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据此,他推崇的人是a甘地 b牛顿 c克伦威尔 d爱因斯坦【知识点】p2 s1启蒙运动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及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经典力学【答案解析】b 解析:依据材料中“以真理统帅头脑”“认识宇宙”,联系所学知识,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宇宙世界,故选b项。故选:b【思路点拨】提炼关键词,联系所学知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题文】39(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希腊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价值,不可重复,不可替代。希腊人的个体生命意志突出地表现在行为处事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力。古希腊文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早在先秦即已形成(它)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不是个体,而是角色,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略论中西人文精神(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传统思想在“人”的认识上的差异?(6分)这种差异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上有何表现?(4分)材料二 李贽肯定合理的“欲”、“情”,提倡人格的自主和独立,反对礼教和理学教条对人的禁锢,启发人们从正统文化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其历史贡献与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家相近似。人们看到,晚明的社会风尚、文人心态和文学艺术,已经发生了悖离传统的变化。然而,晚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明代封建专制政权的极端腐败,导致“天崩地解”的大战乱。清军入关,又进行了长时期的血腥战争。社会经济、文化遭到严重摧残,资本主义萌芽和人文主义思潮遭到毁灭性打击,中国历史的进程被打断。李广柏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贽的进步观念及其历史贡献,(6分)并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文艺复兴运动”?(6分)材料三 2006年有人在纪念五四青年节的论坛中指出:“从20世纪初到今天,现代中国产生了三代新人。”其划分方式如下:第一代新青年,大体出生于1911年到1949年之间第二代社会主义新人,他们大体出生于1949年到1979年之间第三代新人类,出生、成长于1979年左右到现在(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其划分“三代新人”的主要依据。(6分)请在“三代新人”中任选一个年龄段,判断他们在青春期的价值取向,并结合史实说明你的依据。(4分)【知识点】o1 p1 o2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解析】(1)(10分)差异:关注人的自然性(个体),强调个人的价值与理性。(3分)关注人的社会性(群体),注重道德自觉与社会和谐。(3分)主张:“仁、礼”;“中庸之道”;(2分)“中道”理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2分)(2)(12分)观念:倡导个性解放(提倡人格的自主和独立);(2分)贡献:启发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社会风尚和文学艺术的变化。(4分)原因:王朝更替,社会经济文化遭到破坏;专制统治的腐败黑暗(封建思想的禁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6分)(3)(10分)依据: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实现了伟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6分)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思想潮流的知识,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希腊传统思想重视个体,而中国传统思想重视群体,然后联系所学知识从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回答“表现”。(2)首先根据材料概括其观念,“提倡人格自主和独立”,再据材料中“启发人们从正统文化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晚明的社会风尚、文人心态和文学艺术,已经发生了悖离传统的变化”概括历史贡献。然后从中国社会背景分析“原因”。(3)从表格中划分“三代新人”的时间阶段可以看出,它是以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为节点的,即以历史性剧变为依据,再以这几次重大事件的史实回答出“依据”。【思路点拨】阅读理解材料,提炼关键信息,按照题目要求回答。【题文】40(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有一点总是无可争论的:在正当土耳其人民处于他们历史上最阴暗的时刻,凯末尔主义革命给他们带来了新生和希望,使他们重新获得了活力和自尊,不仅带着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而且走上了更加稀罕,更加珍贵的自由道路。”英国历史学家伯纳德刘易斯材料二 凯末尔改革从民族问题入手,依次解决政治、宗教、社会习俗、经济等问题,采取每个时期只做一件事情的策略,针对每一件事情,凯末尔也颇为用心策划,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一是容易解决的问题通常反对者较少二是先易后难便于改革的成功,每一次成功都为凯末尔的权威加上一重砝码,又为接下来的改革扫清了道路。(如亨廷顿所说“改革是由凯末尔计划好的,这种统一权威平等,是实现现代化最有效的顺序。”)崔大权改革的任督二脉:勇气与智慧(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最阴暗的时刻”的涵义,(4分)并概括凯末尔的历史功绩。(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凯末尔改革的策略,(4分)并分析其策略的成功之处。(8分)【知识点】t4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凯末尔【答案解析】(1)(8分)涵义:一战结束,土耳其战败,奥斯曼帝国瓦解;大片领土被占领,土耳其沦为英法等国的半殖民地。(4分)贡献:驱逐殖民势力,赢得国家的独立(领导民族斗争,建立土耳其共和国);通过改革把土耳其从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4分)(2)(12分)策略:各个击破的方针;先易后难的原则。(4分)成功:减少改革阻力;促进改革的阶段性胜利;树立改革者的权威;推动改革的深化(进一步发展)。(8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土耳其之父”凯末尔的评说,(1)根据凯末尔改革的历史背景,“最阴暗的时刻”指的是土耳其在一战中战败,沦为半殖民地。“历史功绩”答出凯末尔领导赢得国家独立、领导改革实现国家富强。(2)根据材料二中“从民族问题入手”“依次解决”“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答出凯末尔的策略,并分析其对于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