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14页)
编号:933882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4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0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师大附中
历史
月考
试题
- 资源描述:
-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历史月考试题(五),湖南省,师大附中,历史,月考,试题
- 内容简介:
-
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月考(五)历 史 试 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秦律中规定:“稻后禾熟,计稻后年(下一年的帐上)上内史(治粟内史,掌理国家财政)”;“县遗麦以为种用者,骰(效法)禾(谷子)以臧(藏)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据此可知 a秦朝法律体系完备 b商鞅变法非常成功c秦朝非常重视农业 d农业技术体系形成2美国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中国的周王号令四方时,古希腊城邦中的贵族们却依然像氏族时代那样商议公共事务,常常召开国民大会对贵族们制定的政策和各种方案进行表决。摩尔根主要强调希腊城邦民主 (d) a受到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 b落后于中国周王的分封制 c是西方文明重要源头之一 d有原始社会民主观念遗风3罗马法内容广泛,既包含十二铜表法、万民法,也包含皇帝敕令和元老院决议。甚至罗马城市行政官也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b)a法律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b具有适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c随意曲解法律的现象较普遍d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4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具有下列哪个特点 ()a呈现多元化结构 b农业是其根本点c小农经济为主体 d农与工商虞并举5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政府发布命令:“如果一家之内有十丁,其中两丁放免征行赋役;如果有五丁则放免一,丁。”此命令主要体现了唐朝a轻徭薄赋 b宽松治理c改革赋税 d孝治天下6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人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政府采取此政策的直接原因是a维护清朝中央集权统治 b沿海民众接济反清势力c天朝大国物产比较丰富 d东南沿海倭患日益严重7晋商大德通票号经理高钰(1854-1919)对号内人事的管理,以儒学伦理贯之,命阖号同人皆读中庸大学,盖取正心、修身,而杜邪教之人。据此可知 (d)a清末晋商垄断票号 b票号主要推广儒学c晋商从事长途贩运 d清末儒商群体兴起818世纪,非洲埃俄王国的一个民众代表团,送给国王一些鹦鹉蛋作为礼物,其含义是:国王您肩负 执政的重任一定很累了,现在是应该考虑轻松地休息睡眠的时候了。国王也就知道民众已经不满意他了,于是进到内室吩咐他的女人将自己勒死。这蕴含了 (a) a人民主权的意识 b天赋人权的精神 c人人平等的原则 d原始法治的做法9下图主要揭示了a朝廷重视公共建设b清朝注重举国同庆c统治阶级腐败误国d王公贵族拍马溜须1019世纪末戊戌维新运动的重大历史贡献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它之所以能在一向闭塞的中 国社会中激起巨大的思想波澜,主要是因为 (c) a它首次冲破了明朝后闭关锁国的落后状态 b它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风气 c它吻合了当时寻求救国出路的人们的需要 d它推动了清政府紧跟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11下图是根据邓洪波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统计的(清代书院分布图),该图反映出 (a)a清代文化重心与经济中心基本一致b南北文化发展呈现相对均衡的趋势c西南地区成为全国教育和学术中心d清代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越来越严密121906年,据宋教仁日记记载,他在这一年里翻译了日本宪法英国制度要览俄国制度要览美国制度概要德国官制普鲁士王国官制等多种书籍。由此可见,宋教仁已形成了系统的a改革思想 b宪政观念c革命思想 d开放观念13“今革命虽告成功,然亦只可指种族主义而言,而政治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推翻专制政体,为政治革命着手之第一步,而尤要在建设共和政体。”根据材料判断,当时主要实现了 (a)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三民主义14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d)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人民委员会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获得土地和和平1520世纪20年代,王明认为国民党各派和中问派都是“最危险的敌人”;30年代,王明认为只要联合,不要斗争,“一切通过统一战线”。由此可见,王明 (a) a犯了“左”倾和右倾错误 b只犯了严重“左”倾错误 c非常看不起国民党各派别 d是中共早期杰出领导之一16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 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b) a实施冷战政策对抗苏联 b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17“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下列哪个时间点开始算起比较好 a 1911年10月10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10月10日 d1949年4月21日18下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造成20世纪50年代末两国粮食产量状况的相同因素主要是a政策指导失误 b优先发展工业c整风运动过激d自然灾害严重19刘少奇之子刘源说,在中国现代史中,有说不尽的色泽东,就有说不完的刘少奇。他将两人共同演出的历史大戏归结为三幕,这三幕的顺序是 (c) a“文化大革命”一“政治大革命”一“经济大革命” b“文化大革命”一“经济大革命”一“政治大革命” c“政治大革命”一“经济大革命”一“文化大革命” d“经济大革命”一“政治大革命”一“文化大革命”20国民党的某个将领败逃台湾,退休后定居南非,经常受到歧视,因为有色人种上公交车要坐后排。1964年10月的一天,他一上公交车,司机对他讲:“你可以坐前排了。”他惊奇地问:“为什么?”你 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a中国此时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 b中国与南非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大力支持南非反种族歧视 d中国和南非加入了不结盟运动21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雷颐年轻时当过空军,据他回忆:飞机上天之前,飞行员要报:“起飞,沿 着主席革命路线前进!”地面喊:“用毛泽东思想占领天空,前进!”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b) a毛泽东思想无所不能 b此段史料可信度较高 c这肯定是在探索时期 d当时的空军实力很强2220世纪80年代,苏联民间流行的说法是“真理报上无真理,消息报上无消息。”这反映了苏联 a贬低戈尔巴乔夫改革 b民众缺乏坚定的信仰 c人们生活水平非常低 d宣传与实际相距甚远232001年“911事件”后,当时美国总统布什曾首次向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你要么跟我们 站在一起,要么跟恐怖分子站在一起。”它反映的实质意图是 a美国坚决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 b美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c美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意愿 d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242014年8月9日,美国一名名白人警察威尔逊在弗格森市开枪打死18岁黑人布朗。枪击案立即引发当地民众大规模抗议。密苏里州大陪审团11月24日决定对威尔逊免予起诉,引发美国民众更多不满与骚乱。弗格森事件折射出美国最突出的问题是 a种族歧视问题 b贫富差距问题 c枪支管理问题 d司法公正问题25 改革开放之初如果一个农村中学的女生给一个男生递上一杯水,很容易被认为是有情愫好感的 表现:如今,一般只会被认为是关心同学的表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以上 主要体现了 a近代化史观 b文明史观c社会史观 d全球史观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整体上讲,中国的农耕经济经过五千余年的磨炼,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农业生产技术足 以夸示世界。但是从生产力纵向的发展来考察,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不是唐末宋代以后。 一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论述“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不是唐末宋代以后”。(12分)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9月,美国政府发表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该文件写明:“如果主要盟国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美国政策应居主导地位。”如是,美国便确立对占领的领导权和间接统治方式。 1945年11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美国要求中国方面对日本法西斯战犯提供所谓证据,但由于战乱过程中证据很难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加之中国政府缺乏足够的证据收集准备,美国在审判中常常以证据不足为借口,使不少战犯免于起诉或从轻发落。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破裂冷战开始;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将中国作为其稳定亚洲的中心的企图成为泡影。1950年2月,吉田首相派亲信池田勇人为媾和一事秘密访美,探听到了美国对媾和的真实想法。1951年,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52个国家(中国、朝鲜排除在外)参加,49个国家(不包括苏联)在旧金山和约上签字,把扼制日本的政策改为扶植日本的政策。在旧金山和约签字的同一天,日本以独立国家的身份与美匡签订日美安全条约。这个条约主要是确立和约生效后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关系和美军在日本的特权。 摘编自冯昭奎战后日美关系及其演变 材料二 日本把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日渐紧张。2014年11月7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钓鱼台国宾馆同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 达成了四点原则共识。 2014年11月8日中国新闻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战后对日本法西斯势力惩处不力的原因有哪些?(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障碍有哪些?(8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当下中日关系的状况,谈谈中日关系应该如何解决?(4分)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初到 40年代末的大约40年间,曾出现过四个阻扼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事件。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 未送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世界各国就开始为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努力。同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即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即所谓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决不是发展中国家走出负债陷阱的出路。阿兰伯努瓦1996)认为,全球化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同时殖民主义仍然以其他方式继存在。科摩指出,“事实上,现在的金融、贸易组织仅使那些已经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它们当中最穷的国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