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17页)
编号:9339464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02.5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9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江苏
盐城
中学
历史
上期
期中
试题
新人
- 资源描述:
-
江苏盐城中学高一历史上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江苏,盐城,中学,历史,上期,期中,试题,新人
- 内容简介:
-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3分,共9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b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2、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3、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决策体现了原始民主色彩【答案】c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5、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赢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 “制”,令为“诏”。这样做是为了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6、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秦简的记载b史家的学术观点c民间的传说 d史记中的记载7、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叙述不“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材料当中的“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说明当时汉高祖在制定制度时,一方面借鉴了秦代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还借鉴了西周的政治制度,联系史实可知,在汉代初年,一方面实行郡县制同时还分封了诸侯王。因此此题应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存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汉武帝对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下列属于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有平定“七国之乱” 颁布“推恩令” 形成“中朝”“外朝”体制 建立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制度 a b c 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据所学知平定“七国之乱”的是汉景帝,故排除,正确的选项为b。其他均符合汉武帝。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 “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10、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11、下列选项中有关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两者分别实行于汉初和元朝 b对中央集权所起到的作用截然相反c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实施均是吸取和借鉴了前朝的教训12、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的是a“世胄嗫高位,英俊沉下僚”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13、“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材料描述的这一部门指的是a秦代的三公 b元代的中书省 c唐代的三省 d明朝的内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秦朝的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制”“元中书省”其长官是宰相,不符合材料“无相名”的说法,故a、c项不正确;明代废宰相,以殿阁大学士来为皇帝襄理文墨,备顾问,因此其“无相名”,后来并可以参机务,又“实有相职”,这是内阁,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丞相设内阁14、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15、“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16、下表中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17、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a顽固派 b洋务派 c义和团 d太平军【答案】c19、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致远”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义和团战士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20、“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a1912-1919年 b1946-1949年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21、“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2、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向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改编红军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此举目的在于促成统一战线,保障抗战胜利,选择c项。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排除b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全民族抗战23、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它评价的战役是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24、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a b. c. d.25、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a动摇了封建统治 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c造成了社会动荡 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26、“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下列文献内容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 d中外纪闻27、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1851年和1911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相似之处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 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领导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1851年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911年指辛亥革命爆发,两场旧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运动相似之处,第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反侵略的要求,辛亥革28、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的国旗是a. 大清王朝的龙旗 b. 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 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d. 新中国的五星红旗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国民全体。”在当时,其本质意义在于a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c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 d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30、梁启超称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正确的涂a,不正确的涂b。)31、秦朝建立的郡县制,标志着贵族政治取代了官僚政治。32、明朝的内阁有票拟权,统领六部,但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3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次次的侵略战争,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的封建统治,中国都战败并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惟有在中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全面抗战,并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下,最后取得了第一次胜利。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全民族抗战34、资政新篇作为农民阶级斗争的革命纲领,提出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35、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兴中会。三、非选择题(共三题,共45分,其中36题15分,37题16分,38题14分。)36、“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据所学知识回答他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行政制度?(3分)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积极影响?(2分)(3)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强化有何消极影响?(2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西汉武帝元光元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三公、九卿或列侯也都有权向皇帝推选人才。察举的对象,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 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文选集材料四 全党全国人民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摘自人民网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两汉的选官制度和用人的主要标准分别是什么?(6分)(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3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4分)的培养和选拔往往会影响到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