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9339938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35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1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专题回顾训练2
人民版选修2
专题
回顾
训练
人民
选修
- 资源描述:
-
高中历史 专题回顾训练2 人民版选修2,高中历史,专题回顾训练2,人民版选修2,专题,回顾,训练,人民,选修
- 内容简介:
-
【名师一号】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回顾训练2 人民版选修2 1(2011新课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和近代民权的实施情况。第(1)问根据所学和材料不难找出其相同点:反专制、人民主权、权力制衡。不同之处从材料中体现较为明显:三权分立五权分立;间接民权直接民权,分期进行。第(2)问要分析出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和目的及国民党政府训政的实质。答案(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英美为间接民权,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2(2013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两部分内容,通过呈现洋务派和维新派办报的两段材料,引出其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比较,进而考查办报的作用,考查的内容既有材料分析、归纳部分,也有主观目的、客观作用的成分,较好地体现了史鉴的功能。回答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寻找即可;回答第(2)问要在第(1)问和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考查近代办报的作用,答题时要紧扣材料,并能结合戊戌变法运动开展的背景、条件来组织答案。答案(1)宗旨: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任务: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2)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做了舆论准备。3(2013海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查临时约法,原为临时政府而设,自公布施行以来,于兹已二十阅月矣。其于国家之根本组织,固系因约法施行之结果而初具规模;然于国家之政治刷新,要亦因约法施行之结果而横生障碍。综计临时期内,政府左支右绌于上,国民疾首蹙额于下,而关于内治外交诸大问题,利害卒以相悬,得失仅以相等,驯至国势日削,政务日隳,而我四万万同胞之憔悴于水深火热之中者且日甚。凡此种种,无一非缘约法之束缚驰骤而来夫以吾国幅员之广漠,人户之众多,交通之隔绝,革命而还,元气凋丧,欲持急起直追之策,以谋闾阎一日之安,纵遇事假以便宜,犹恐有所未逮;何况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即无内忧外患之交迫,必且穷年累月莫为功。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1913年10月16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文件出台的背景,并概括指出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答案(1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