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高中历史 第18课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业水平过关测试课件.ppt

高中历史 第18课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业水平过关测试课件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35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43318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57.6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1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第18课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业水平过关测试课件 18 课时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学业 水平 过关 测试 课件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8课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业水平过关测试课件,高中历史,第18课时,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业水平过关测试课件,18,课时,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学业,水平,过关,测试,课件
内容简介: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 第18课时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栏目链接,考 纲导 航,科技成就,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文学成就,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思 维导 图,栏目链接,栏目链接,一、科技成就,考 点突 破,1四大发明。 (1)造纸术。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 东汉:_改进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2)印刷术。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唐代_为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_发明活字印刷术。,蔡伦,金刚经,毕昇,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3)火药。 唐代炼丹制药时发明火药,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_。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两宋进一步发展。 (4)指南针。 战国:_出现。 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丹经,司南,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2数学。 (1)九章算术。 成书时间:_。 内容: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地位:标志着我国古代以_为中心的数学体系的形成。 (2)计算工具。 早期采用_,后来演变为_。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珠算得到普及和发展。,东汉,计算,算筹,算盘,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3天文与历法。 (1)天象观测:关于对日食、太阳黑子、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均领先世界。 (2)天文著作:战国_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天体测量。 东汉张衡:发明_和_;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甘石星经,地动仪,水运浑象仪,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唐代僧一行:创制_,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主持实测了_的长度,并制成了水运浑象仪。 元代郭守敬:制成的“_”;测定黄赤交角值;编订的_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4农学。 (1)北魏贾思勰_: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元代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黄道游仪,子午线,简仪,授时历,齐民要术,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3)元代王祯_:重点在于生产工具的改革,其中农器图谱记载转轮排字盘。 (4)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被誉为“_”。 5医学。 (1)中医学。 战国:扁鹊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西汉_:提出病理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农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黄帝内经,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治疗学)的基础,被誉为“_”。 东汉华佗:创制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 (2)中药学。 唐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唐代孙思邈:著有_,后世尊之为药王。 明朝李时珍: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医圣,千金方,本草纲目,栏目链接,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 点突 破,1汉字的起源演变。 (1)起源: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_。 (2)成熟:商代_。 (3)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_。 (4)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书法。 (1)魏晋以前:自发阶段。,刻画符号,甲骨文,小篆,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 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社会动荡危机;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表:“书圣”王羲之所书_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新高峰。 背景:隋唐一统,盛世气象。,兰亭序,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成就:张旭、怀素的_;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_;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4)宋代:市民化。 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特点:倡导_,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 (5)明代: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3书画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岩画。,草书,楷书,有意无法,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2)战国、汉代:帛画,代表作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3)魏晋:出现凸显个性的_。顾恺之提出“_”的理论,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4)隋唐五代时期:是绘画的高峰期,山水画、人物画都很繁盛。代表作有展子虔的游春图、_的送子天王图、阎立本的步辇图。 (5)两宋时期: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宫廷画最为活跃;风俗画是最大亮点,代表作是北宋张择端的_。,文人画,以形写神,吴道子,清明上河图,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6)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元代王冕墨竹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栏目链接,三、文学成就,考 点突 破,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现实主义为其创作风格,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2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开创了诗歌新体裁_,其代表作是_。 3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美,讲究排比,散文韵律并用。,楚辞,离骚,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2)代表人物及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初唐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 (2)盛唐诗人李白有“_”的美誉;_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3)中唐杰出诗人是白居易。 5宋词。 (1)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灵活自如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诗仙,杜甫,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2)代表。 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代表人物是柳永、_。 豪放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代表人物是苏轼、_、陆游。 6元曲。 (1)含义:由_与_构成,到元代进入创作的繁荣阶段。 (2)代表: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李清照,辛弃疾,散曲,元杂剧,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7明清小说。 (1)背景。 政治上,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2)四大名著:_水浒传_红楼梦。 (3)文言短篇小说_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栏目链接,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 点突 破,1戏曲的发展历程。 (1)源头:“傩戏”。 (2)形成:两宋南戏。 (3)成熟:_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2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1)出现。 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演出,形成“_”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形成了京剧。,元杂剧,徽汉合流,栏目链接,考 点突 破,(2)发展。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_”的著名艺人。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 (3)特点: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 (4)地位: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_”。,同光十三绝,国粹,栏目链接,栏目链接,典 题精 析,【例1】 (2013年广东学业)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 a夏商时期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b,栏目链接,典 题精 析,知识拓展:天文学成就巨大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地观测和研究。,栏目链接,典 题精 析,【例2】 (2013年广东学业)下图所示唐代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草书,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图示可知字体与现在的汉字构造一致且工整。,a,栏目链接,典 题精 析,知识拓展:汉字与书法,栏目链接,栏目链接,1四大发明可归纳为“一、二、四”,名 师助 学,一大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两大作用: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栏目链接,2天文、数学、农学、医学成就可归纳为四个“三”,名 师助 学,三大天象观测仪:东汉张衡的浑象仪;唐代僧一行的黄道游仪;元朝郭守敬的简仪。 三大数学成就:乘法口诀;九章算术;圆周率。 三大农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三大医药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栏目链接,3书法艺术可归纳为四个“二”和两个“四”,名 师助 学,两大特征:实用性和艺术性。 两大艺术体系:书法和篆刻。 两个趋势:由繁到简;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两个阶段: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魏晋及其以后是自觉阶段。 四个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明代。 四大字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 第18课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业水平过关测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43318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