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一.ppt_第1页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一.ppt_第2页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一.ppt_第3页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一.ppt_第4页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出镜记者,一、什么是出镜记者? 指的是电视记者站在新闻现场,面对摄像头用口述的方式介绍新闻事实。,出镜记者的发展背景,记者出镜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记者丹.拉瑟,对肯尼迪总统遇刺10分钟里,向电视观众完成17分钟的事件报道。 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有出镜记者,在1997年央视经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香港回归”大型直播后,出镜的报道形式被广泛采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奥运会、亚运会、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国内重大事件,不少出镜记者都通过现场解说,实时向观众传递记者所看、所听、所感,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公信力和现场感。97香港回归直播【全程记录片】16_标清.flv,语言是现场报道的主要手段,

2、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面对摄像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很显然,在这种节目形式中,出镜记者,承担着信息传达的核心任务。语言是他们在报道中使用的主要报道手段,语言表现对于报道的成败非常关键。,出镜记者语言表达样式的特点,1.多样化。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需向观众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实、点评新闻事件。因此,其语言表达样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叙述、评论、对话三种。 2.口语化。出镜记者的语言口语化特征明显。这主要是节目形式的语境使然。出镜记者的语言口语化特征主要从词语、句式、语气等方面来体现。其运用词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普通、常用,富有口语

3、特征,话语要力图让受众听清楚、听明白。,2.0口语化练习,近日、饮水、倘若、进餐、头部、恐吓、准予、拗口、天幕、拂晓、诞辰、仿佛、俊俏、吝啬、更衣、起初、西去。 该名群众、长此以往、举例说明。,2.0口语化练习,在杭州峰会筹备过程中,中方始终秉持开放、透明、包容的办会理念,同各成员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我们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外围对话,倾听各方利益诉求。 记者4日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获悉,旅居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的大熊猫“伦伦”,于亚特兰大当地时间9月3日清晨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目前,母子均安。,出镜记者语言遣词造句的特点 1.词语选择的切近化。,1.1 在进行叙述介绍时,形容词汇、方位词汇、时

4、间词汇较多。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职责之一是要把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新闻现场的情景描述清楚。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非常关心的是出镜记者报道的地点和新闻现场的关系,报道的时间和新闻事件的关系。所以,在现场报道时,出镜记者往往会用非常准确的方位词汇、时间词汇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详细地介绍自己在现场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以及来这里的目的。 0001.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30分道路塌方 张泉灵徒步进宝兴遇无住处老人.mp4,1.2,报道中,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使用频率非常高。现场报道的报道主体是出镜记者本身。也就是说,出镜记者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发现、选取信息的。如“我想”、“我坚信”、“我

5、现在在”,正是这一人称代词的频繁使用,强化了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角色意识。,1.3,报道中,一些具有情感性的以及推断性的词汇较多。 我们常常认为,新闻的报道是客观的、冷静的、没有温度的,作为新闻的报道者的语言也应该保持客观冷静的尺度。这一点没错. 但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置身于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经常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推理来判断事件的走向,对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点要做出自己的评价。这就离不开出镜记者的一些主观经验、主观感受,在词语的选用上很多时候都会透露出或浓或淡的情感色彩。有时,主观色彩还会显得非常强烈。柴静两会观察:消失了的节能_标清.flv,出镜记者语言遣词造句的特点 2.句式短小、简单。,

6、短小、简单的句式多 。 句型以肯定句多,主动句多,常式句占绝对优势,这些句式的选择有助于顺应受众的认知心理,接受起来简单方便。在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又以疑问句、反问句为主。 体现因果、转折、顺承等逻辑关系的句型较多。出镜记者语言表达的结构看起来好像随意性较大,但要求逻辑严密,不能颠三倒。逻辑关系的句式能够更好把内容表述清楚,同时让观众接受起来也更明白易懂。(框架的构建) 插入句式较多。这是口语化的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在即兴现场报道的过程中,出镜记者本身就有一个边想边说的过程,加入一些类似“那么、我呢、看起来、就我看来”等插入语,一方面更舒展一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交流的意味。当然,这些插入语如果

7、太多了,就会显得琐碎。,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语音的特点,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以语音为媒介,语音中的重音、节奏、 停顿、语速、语气、语调等都可携带丰富的信息。在现场报道的 语境中,其语音呈现出以下特点:,1.节奏紧,语速快,现场报道由于时间的限制,出镜记者都期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报道尽可能多的信息,相对来说,说话的节奏显得紧张,语速较快。但这种“紧张”和“快”一定是以信息传达清楚为前提的,不能因为追求速度而影响了传情达意。,2.语调以平缓为主,但根据现场的不同有调整,语调是语气表达的主要手段,能够反映出语句的发展与行为的趋向和态度。但根据新闻事件现场的不同,语调会有调整。 在气氛热烈的仪式现场,出镜记

8、者只有提高语调,语气的表现更为热烈一些,才能更好地达到传播的效果,并且和现场的氛围相协调。 相反,在一些要求特殊安静的现场,如病房、学校等场所,出镜记者则应该压低调高,语气也应调整为更沉静一些才能适应现场的氛围,3.停顿时间少而短,连接多,语音的停顿和连接能够反映一定的篇章的语法意义,也能更明确地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 现场报道中,除了等待主持人提问时的停顿和语塞引起的停顿外,在出镜记者独立表达的过程中,停顿的次数少、时间短,相反连接较多。这一特点和出镜记者语言的节奏紧、语速快有直接关系。,四、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过程的协同因素,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不仅只是有声语言的发出,在表达过程 中,还伴随着其

9、他的协同因素,包括出镜记者的非语言符号,现 场报道过程中的现场画面以及同期声等等。这些协同因素对出镜 记者的语言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电视媒介特点对出镜记 者语言要求的鲜明体现。,1.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由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动作和服饰体位组成。它传递出来的无声的信息是语言和文字所不能取代的,并且对语言表达起着强化或削弱的作用。,非语言符号,面部表情中眼神是最重要的,它可以传达出镜记者内心复杂的情绪。面对不同的新闻事实和千差万别的新闻现场,出镜记者内心的反应是不一致的。汶川大地震中面对惨烈的震后废墟,出镜记者的面部表情凝重,眼神充满关注。奥运会的开幕式现场,出镜记者的表情是喜庆的,眼神充满喜悦和希望。不管怎样变化,出镜记者应该找准恰当的表情、眼神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 身体姿势和手势动作能给出镜记者的报道增添色彩。首先,它能展现现场。其次,它能让报道内容更具体、准确。 出镜记者的服饰,总的原则是简单、朴实。庄重的仪式活动服装会更正式、亮丽些,如各种典礼;灾难性现场,服饰则更简单些,以暗色调为主。,非语言符号,2.现场的画面。,电视作为视听媒体,有声语言和画面语言是两大特点。 现场报道中除了出镜记者优秀的语言表达外,典型的现场环境和丰富生动的画面必不可少。首先,出镜记者应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留在典型的现场环境中。只有典型的环境才会有典型的、丰富的画面,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