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 辛亥革命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

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 辛亥革命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2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64151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15.1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2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 辛亥革命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高频 考点 辛亥革命 复习 课件 新人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 辛亥革命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高频考点,辛亥革命复习课件,新人教版,高频,考点,辛亥革命,复习,课件,新人
内容简介:
第一环节,基础知识回顾,第四单元知识体系,课标解读:,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知识结构,一、背景 从 政治(2)经济(3)组织基础(4)思想基础 (5)军事基础这几个方面归纳分析 二、过程: 从 爆发武昌起义:(2)发展各省响应: (3)高潮民国建立;临时约法颁布: (4)结局帝制终结; 大权旁落:这几个步骤去归纳 三、意义: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政治)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改变,历史意义,2、推翻中国2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制度;(政治),3、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 5、生活习俗近代化(社会生活上 ),爆发武昌起义,高潮建立民国;临时约法,结局帝制终结,民族危机加深,“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经济:民族工业发展,思想:传播三民主义、与改良派论战,组织:成立革命团体、建立革命政党,背景,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性质:资产阶级宪法,原因,条件,阶级:资产阶级壮大,军事:发动武装起义,辛亥革命,进程,1、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历史概念解析:,辛亥革命的广义和狭义之分; 民国纪年法; 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易错易混点提示: 辛亥革命推翻了什么制度? 兴中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同盟会呢? 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些主张? 临时约法规定国家政体采用的是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这是为什么?,结合美国共和政体与中国封建政体思考问题: (1)第一章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组织原则? (4) 临时约法的性质?,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言论、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的性质: 1.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的国家临时大法。,重点解析,对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 回答问题: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的政体更接近于哪个国家?2.责任内阁制对 于总统的权力作出了如何规定? 这样做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1 .(2011江苏单科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a,真题巩固,2.(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真题巩固,辛亥革命的评价,重难点突破_,第二环节,延伸拓展,1、横向综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活动,思考并回答: 问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产阶级异常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资产阶级处于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地位,流派众多,分别提出哪些救国思想?具体实践有哪些? 问题2:这些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虽然最终没能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但是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试具体分析。 问题3: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主要思想:提出了“改革救国”“革命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思想; 主要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 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影响:,(1)政治领域: 维新派: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革命派:维新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最终推翻清王朝,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篡夺了;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但仍未找到正确的出路。 (2)经济领域: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运动,大力发展实业,形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这种实业救国的行动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昙花一现。 (3)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继续进行反封建斗争,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近代三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第三环节,史观解读,根据以下材料信息,运用多种史观、多角度解读辛亥革命和孙中山,材料1: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文化科学化等。 材料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材料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材料4: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材料5: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革除封建陋习,移风易俗,经济:,思想:,社会生活:,政治:,史观解读,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近代化, 影 响,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归纳小结:,近代化史观:推进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的近代化进程 全球史观: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的觉醒 文明史观: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 革命史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史观:影响社会习俗变迁,材料一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各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的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材料二广东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许多大城市的路名相同,如广州与济南的中山路;青岛与上海的民生路等。全国各地以中山命名的路名、公园、医院、桥梁等也是举不胜举。 根据材料一回答,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特点?该特点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特点:地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类推:城乡发展不平衡)。 社会根源: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二说明:从长期来看,辛亥革命影响是深远的,它对中国的影响需要做百年以上长时段的宏观考察与分析,从更长的时间和更宽的视野上去审视。,巩固练习,材料三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询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史料反映了辛亥革命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城乡宣传、影响不均,革命缺乏群众基础。,了解动态,参与前沿研究:,材料:显然,这一推翻满族统治的运动所体现的远不仅仅是孙中山所提供的革命领导。因此,即使孙中山是名义上的领导人,但却未能控制全国。实际权力在一位能干的、野心勃勃的帝国官员袁世凯(18591916年)手中,他统率着中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孙中山不愿意冒必将招致外国干涉的内战的危险, 于1912年2月将总统的位子让给了袁世凯;后者则同意与国会和责任内阁一道工作。然而,这一安排并没有真正解决根本问题,即以什么样的政体取代被推翻的满族政权的问题。 袁世凯十分赞赏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管理方法,但不赞成西方的政治制度,包括由人民代表监督行政部门这种制度;他认为,这与中国的传统相反,无疑也与他的个人野心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 高频考点 辛亥革命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64151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