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20页)
编号:9365534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3.51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2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三
单元
内忧外患
中华民族
奋起
整合
课件
岳麓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课件 岳麓版必修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奋起,整合,课件,岳麓版,必修
- 内容简介:
-
岳麓版,必修,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 元 整 合,知识系统,线索归纳,专题线索 一、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及给中国带来的客观积极影响 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制度、技术、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政治上:推动了民主革命的高涨,封建专制制度受到不断的冲击,最终君主专制制度瓦解。 2.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并缓慢发展。 3.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传入,民主、平等、自由、博爱渐入人心,儒家思想受到强烈冲击。 4.社会生活上:人们的衣食住行开始与国际接轨。,二、中国近代各革命阶级的抗争探索与活动,中外关联,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该时期列强侵华的特征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以发动战争为主要手段。 (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该时期列强侵华的特征是:在经济上,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在军事上,由一国侵华变为多国联合侵华;在政治上,从武力侵华到“以华治华”,扶植清政府。,(3)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于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审题就这几招 第3招,史实正误观点正误题干关联 如何审选择题的选项 例题(2014新课标全国卷)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审题思路 (1)史实正误:蒋介石、孙传芳、东北及四川军人中有三种是割据军阀势力,而蒋介石代表的是革命势力,不是军阀,故b项有误。 (2)观点正误:三个军阀强调“主义”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非“思想趋同”,孙传芳的“三爱”不是“三民主义”,可知a、d两项观点有误。 (3)与题干关联度:四种势力均打着“主义”的旗号,说明民主思想已经为社会广泛认可,c项与题干信息关联度最高。 答案c,针对性训练,1.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对封建主义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审题太平天国既反封建又反侵略,故a项错误; 分析材料和相关所学,在马克思看来,清政府与太平天国不过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他原认为是“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这种局面的出现恰好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因此b、c两项不是根本原因,故b、c两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2.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以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 b.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 c.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 d.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投降思想,审题梁启超强调“必有我可以自立之道”,即增强自身实力,与缺乏对战争的预见无关,故a项错误; 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 梁启超强调失败的原因是“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即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牵制日本,调停中日矛盾,结果导致贻误战机,故c项正确;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c,3.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审题材料核心讨论的是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而不是讲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故a项错误; 此题最难选择的是b、d两项,两种表述意思相近,而且在材料中都有体现,但题目所问为“核心观点”,材料否定城市道路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农村道路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d项错误; 政治权利的含义颇多,包括言论、出版等等,这些权利在材料中未能体现,故c项错误。 答案b,4.“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