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5)全国2014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R1-维新变法思想.doc

(备考)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R1-维新变法思想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69723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3.9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3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备考)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R1-维新变法思想 备考 全国 高考 历史试题 分类 汇编 R1 维新 变法 思想
资源描述:
(备考)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r1-维新变法思想,(备考)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r1-维新变法思想,备考,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r1,维新,变法,思想
内容简介:
(备考2015)全国2014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r1-维新变法思想1. (2014广东中山一中模拟)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答案】c 2.(2014重庆考前模拟卷)“今天下非不稍变旧法也,洋差商局学堂之设,开矿公司之事,电线机器轮船铁舰之用,不睹其变,反以蔽奸。夫泰西行之而富强、中国行之而奸蠹,何哉?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故也。”激发该看法走向初步实践的原因之一是a鸦片战争的失败 b英法联军侵占北京 c甲午战争的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答案】c3. (2014吉林九校联合体二摸)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 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思想【答案】b 4. (2014襄阳四中冲刺模拟卷)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写道:“天生人而赋之以权利,且赋之以扩充此权利之智识,保护此权利之能力,故听民之自由焉、自治焉,则群治必蒸蒸日上。有桎梏之戕贼之者,始焉窒其生机,继焉失其本性,而人道乃几乎息矣。”该思想是a天赋人权 b民本思想 c为民治理 d群治思想【答案】d 5. (2014襄阳四中冲刺模拟卷)(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世纪的欧洲上空,弥漫着战争乌云。海上有三次英荷战争,陆上有旷日持久并席卷欧洲各国的“三十年战争”。各交战国在战争中不仅采用欺诈、偷袭等卑劣手法随意发动战争,而且疯狂屠杀平民,抢掠财产,欧洲大地处处是尸骨遍野,断壁残垣。出于对上述状况的忧虑,荷兰学者格劳秀斯提出了国际法的设想。格劳秀斯指出: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劳秀斯还拟定了国际法的一些具体条文,如:参加战争应以正当理由宣战;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不准杀害、虐待停止抵抗的战俘,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等。格劳秀斯被西方各国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国际法主张逐渐为欧美各国认可,并成为18世纪以后确立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法体系的基础。 摘引自国际法的渊源材料二 近代中国学者郑观应认为:近代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法体系对中国的尊严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为维护中国尊严,回应上述挑战,中国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为此他著文写道:“若我中国,自谓居地球之中,余慨曰夷狄,向来划疆自守,不事远图。通商以来,各国恃其富强,声势相联,外托修和,内存觊觎,故未列中国于公法(即国际法),以示外之意,(这句话的含义是把中国排斥于国际法之外,与中国打交道无需按国际法办事)。而中国不屑为万国之一而列入公法,以示定于一尊,正所谓孤立无援,独受其害,不一可不幡然变计者也。”“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分夷夏?如中国自视为万国之一,则彼公法中必不能缺中国,而我中国之法亦可行于公法。所谓彼教之来,即我教之往,风气一开,沛然莫御。” 摘引自郑观应论公法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张体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9分)(2)指出格劳秀斯提出上述先进价值观念的历史条件。(8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郑观应为回应西方主导国际法体系挑战提出的对策。(8分)【答案】(1)观念:反对掠夺战争,拥护和平;国际法高于国内法(国际法权威不可侵犯);各国主权平等(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保护人的生存权;保护私有财产。(9分)(2)历史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扩大,西方国家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的矛盾激化;欧洲各国间的战争带来严重危害;欧洲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主权意识的日益增强;欧洲民主启蒙运动兴起。(8分)(3)对策:抛弃“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变法图强;主动融人近代国际法体系;提高中国在国际法体系中的发言权,将中国法律列入国际法之中。(8分)第一问“据材料回答”题型,回答时注意此题型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应首先注意依据材料标点符号确定材料几成信息,同时不得照搬原文,用规范的书面语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依据分值确定答几点。第二问历史条件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和所学知识可回答。第三问既要阅读材料信息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先进中国人采取的对策。6. (2014山东日照一中二模) (28分)“文明”一词,古今有不同的内涵和寓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人的价值判断里,“文明”也指“文治教化”。“文明”一词其核心内涵都在于“文”,以“文”为体,以“明”为用,文明即以文教化那么,“文明”之意义何在?北宋石介作了很好的回答:“三纲,文之象也,五常,文之质也尊卑有法,上下有纪,贵贱不乱风俗归厚,人伦既正,而王道成矣。” 19世纪中叶前中国与欧洲的“文明”观念(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北宋人石介“文明观”的出发点,联系相关知识指出其思想基础。(6分)材料二 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至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漾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如刘姥姥初入大观园,手舞足蹈,忘其所以狂喜,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摘自论文明第一要素及中国不能文明之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归纳近代部分国人眼中“文明”的表现。(6分)材料三 西人百年以来,民气大伸,遂尔勃兴。中国苟自今日昌明斯义,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在此百年之内进于文明耳地球既入文明之运,则蒸蒸相逼,不得不变。不特中国民权之说既当大行,即各地土番亦当丕变(大变)。其不变者,即澌灭(消亡)以至于尽。 1897年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3)材料三休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思想观念?结合相关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 (8分)材料四 有一出话剧(文明人第一幕公演于1914年11月),其主角贾人俊在国外游学数年在他看来, “外国都是些文明先进国凡事都有要从学习文明国入手,哪怕只学得一点皮毛,横竖比咱们的骨格还强得多”贾氏的妻子聪娘说:“中国不及外国的地方,并不是专门学一个文明的形式就可以了结的”。 罗检秋清末民初知识界关于“文明”的认知与思辨(4)对于贾氏夫妇的观点,你的看法如何?(结合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相关史实为例作答)(8分)【答案】答案:(1)出发点:推崇纲常伦理,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稳定统治秩序。(4分)思想基础:儒家思想。(2分)(2)表现:西方生活方式的流行;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近代工业的发展。(6分)(3)主张:兴民权是世界发展趋势;中国必须兴民权才能自强。(4分)背景:洋务运动的弊端,促使维新派思考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4分)(4)贾人俊的话过于片面。中国也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如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2分)但也有其合理之处,如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等都从学习西学入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2分)贾氏妻子的观点正确。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必须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2分)如近代中国推行宪政制度,最终未能真正完成政治民主化的任务。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备考)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R1-维新变法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69723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