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力力和运动课件.ppt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力力和运动课件.ppt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力力和运动课件.ppt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力力和运动课件.ppt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力力和运动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 河北,中考考点 系统复习,中考考向 题组强化,2017 河北,2017 河北,中考实验 满分方案,第9讲,力 力和运动,2017年河北中考考点,考点2,考点1,力,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3,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返回,考点4,二力平衡,2017年河北中考考向,返回,物理学史,考向1,考向2,惯性的理解、防止及利用,力与运动的综合,考向3,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考向4,实验一,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017年河北中考实验,返回,实验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考点1 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弹簧测力计,返回,考点2 弹力重力摩擦力,零刻度线,垂直,竖直向下,几何中心,相反,续表,续表,

2、(1)竖直是指垂直于水平面;垂直是指垂直于某个平面,这个平面不一定是水平面,可能是倾斜的。 (2)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有时也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如自行车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有时起动力作用,如人走路。,返回,考点3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静止,匀速直线运动,质量,质量,返回,考点4 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既可以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来判断,也可以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来确定受到的是否是平衡力。,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返回,考向1 物理学史,1.1 (2015河北,2分)下列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托里拆利有关的是( )【导学号156700

3、33】 A发现光的色散 B测出大气压强数值 C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D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B,牛顿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力学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光的色散也是牛顿发现的。大气压的测量最早是托里拆利进行的,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数值。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1.2 许多科学家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帕斯卡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B奥斯特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C欧

4、姆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牛顿总结出了惯性定律,D,1.3 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 ) A牛顿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点,巧妙地设计了斜面实验 B卢瑟福发现阴极射线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从而发现了电子 C法拉第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差异,C,返回,考向2 惯性的理解、防止及利用,2.1 (2016河北,2分)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15670034】 A太空中的航天员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C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

5、来的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C,2.2 (2016乐山)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 A撞击锤柄下端,可以使锤头紧套在锤柄 B小型客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D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B,2.3 (2015龙岩)如图是汽车拉力赛途经的一段“S”形水平弯道,为了更安全,现场观众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导学号15670035】 A甲、乙B甲、丁 C乙、丙D丙、丁,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运动的汽车也不例外。如果赛车手在弯道中转向不及时或赛车失控,则车子就会因为惯性按原来的方向向前“横扫一切”,所

6、以在弯道“外侧”乙、丙两处最不安全。,返回,考向3 力与运动的综合,3.1 (2015河北,2分)汽车紧急刹车过程中,会在公路上留下车胎的擦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擦痕是由于刹车后摩擦增大造成的 B擦痕越长,说明车的惯性一定越大 C汽车刹车过程中,其惯性越来越小 D刹车能使汽车迅速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3.2 (多选题,2014河北,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导学号15670036】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

7、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A、C、D,3.3 (2016长沙)小明参加了今年的长沙市体育中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15670037】 A引体向上时,静止挂在横杆上的小明受到的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垫排球时,排球向上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垫排球时,小明感到手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故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来描述,故B说法错误

8、。,返回,判断外力消失后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方法:物体受到的外力消失后,原来静止的仍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外力消失前一瞬间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考向4 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4.1 (2016连云港)一个文具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4.2 (2015遂宁)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 N,底面积为20

9、cm2的物体A,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A物体,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Pa。由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36 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是_N,912 s物体做_运动,它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由于_。【导学号15670038】,2.5103,6,3,匀减速直线,惯性,本题考查数形结合分析能力、力和运动关系、惯性和压强。 ;由v-t图像可知,69 s时,物体A以6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F-t图像可知,此时F6 N,所以fF6 N;36 s,由v-t图像可知,物体A做加速运动,由F-t可知,此时F9 N,F合Ff9

10、N6 N3 N;由v-t图像可知,912 s物体做减速运动,物体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返回,实验一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考命题点,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2木块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木块的摩擦力) 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在同一个木块上增加砝码,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在同一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用测力计拉着同一个木块在不同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4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过程中很难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可以使弹簧测力

11、计固定,拉动物体下面的长木板,这样便于准确地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为准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5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积均无关。,实验小组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这些猜想:,例1,(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要验证猜想,应该选择_两幅图

12、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_,滑动摩擦力越大。 (3)要验证猜想,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于是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_(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匀速,二力平衡,甲、丙,接触面越粗糙,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拓展训练】,(4)上面实验过程中用到了_法。 (5)某同学仔细观察了上面的实验过程,发现除实验次数少之外,还存在着不足,请你帮这位同学写出其中一条:_ _。 (6)请针对你提出的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写出改进方案。(画图或文字说明均可

13、) (7)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控制变量,实验中很难控制匀速直线运动(或在弹簧测力计运动中读数,读数不准确),(6)把木块和测力计固定住,拉动下方的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7)把木块竖放在长木板上,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与甲图实验的示数进行比较便可得出结论。,返回,实验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中考命题点,1选择小车,而不选择木块的原因(减小摩擦力对该实验造成的影响) 2若选择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即实验过程中是不考虑卡片自身重力的影响的 3选择静止作为研究状态(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4定滑轮的作用(减小摩擦力,改变力的方向),5研究力的大

14、小关系的方法(小车两边挂相同的钩码) 6研究两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方法(将小车或卡片扭动一个角度后释放) 7研究两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方法(用剪刀剪开卡片) 8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例2,(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相等,(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_,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_。,旋转一定角度,必须在同一物体上,卡片重力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