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案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案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8334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6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1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案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国 民主革命 先行者 孙中山 第二 课时 新人 选修 中外 历史人物 评说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案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中历史,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案第二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二,课时,新人,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内容简介:
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案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目标】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重点难点】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史实。概述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体会孙中山的革命献身精神和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文情怀。【自主学习】一、弃医从政 图谋救国1、他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开始从事 。2、 前夕,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强中国、发展生产的系统主张,结果失败。二、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看书比较记忆)1、兴中会2、中国同盟会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2、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成立,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3月,颁布了 。特点: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基本精神:按照西方资产阶级“ ”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 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意义:体现了中国 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3、结果和影响:1912年4月1日, 窃取革命果实, 名存实亡。(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 。(3)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这是一个伟大创举,也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四、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1、致力于民生主义 2、二次革命 3、护国运动4、第一次护法运动 5、第二次护法运动五、促成国共合作1、条件(1)捍卫共和斗争的屡屡失败,给孙中山带来极大困惑。(2)俄国 的成功, 的爆发,使孙中山受到鼓舞和启发。(3) 给予孙中山真诚帮助。(4)孙中山排除一切阻力和干扰,作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转变。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24年1月。 (2)地点:广州。(3)内容: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北京政变: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将领 趁机发动,并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共商国是。4、孙中山北上:(1)目的:为了谋求国家的和平统一。(2)主张:宣传召集国民会议和废除 。5、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历史功绩: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合作探究】请评价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当堂检测】孙中山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转变过程中对中国社会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我国家欲恢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六年革命,而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 “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也”中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内容? (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在辛亥革命前组织上有什么重大行动?思想上用什么来体现他的革命主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在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单元第1课 孙中山【合作探究】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高举三民主义的大旗,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求新求变的历史潮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此后他开创了新三民主义时代,继续推进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是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是亚洲觉醒的先驱。【当堂检测】(1)“本”是进行全面的维新变法。“末”是引进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2)组织上是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学案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83348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