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答案.pdf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84103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22.0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9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湖北省 一中 枣阳 宜城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联考 试题 PDF
资源描述: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湖北省,一中,枣阳,宜城,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
内容简介:
四校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四校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babddabcbdba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dddbcbabdabc26.(20 分)(1)根本:孝悌。 (2 分)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 ;实施仁政。 (2 分)(2)发展: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将理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 (2 分)影响: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统治秩序, 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 分)(3)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 (2 分)原因:思想融合: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汉代学者改造,适应了统治(专制集权)的需要。 (4 分)(4)看法:同意费正清的看法。 (1 分)理由:科举考试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答题的依据,束缚中国思想发展;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伦理和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压抑人性;理学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几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5 分)看法:同意吕思勉的看法。理由:学术思想上,宋开创了理学和心学,涌现出朱熹和陆九渊等大家,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文艺上,宋词繁荣,涌现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等诗人:宋代书画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北宋都有名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27.(18 分)(1)“本本”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 (2 分)中共党内存在王明“左”倾错误。 (2 分)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 分)改造道路:将农村分散的个体私有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通过和平赎买方式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4 分)(2)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质是继续“左”倾错误。 (4 分)(3)共同点: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2 分)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2 分)28.(12 分)评分标准:一等: (1210 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运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论证;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 (95 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完整,表述清楚。三等: (40 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1.【选题示例】 (选题示例仅供阅卷参考,但答案不限于以下选题)选题 1: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选题 2:知识分子心怀天下、与时俱进,彰显家国情怀。选题 3: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示例一】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3 分)阐述: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 ,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 (8 分)总结: 在历史的变革时期, 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 引领时代发展, 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 (1 分)【示例二】观点: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3 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矛盾丛生。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84103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