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历史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高中历史 第1-4课课时练(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85344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1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第1-4课课时练(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 打包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4课课时练(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历史,第1-4课课时练(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课时,打包,新人,必修
内容简介:
发达的古代农业1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c生活用具 d祭祀礼器解析据材料信息“教民农作”可判断,“耒耜”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答案a2下图出自汉代的画像石。这幅图片所描绘的生产场景盛行于()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两汉时期d隋唐时期解析图片所示的犁耕法属于二牛一人犁耕法。二牛一人犁耕法逐渐取代二牛三人的犁耕方法是在西汉后期,由此可以直接排除a、b两项。汉代的画像石不可能描绘隋唐时期的场景,可见d项也不正确。答案c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解析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到了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答案a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反映的是()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c瓜果生产 d刀耕火种解析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村中农民早出晚归,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典型写照。答案b5下图展示的耕作方法,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a商周 b西汉c隋唐 d明清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这是一种垄、沟轮作的耕作方法,符合代田法的技术特征,这种方法是西汉赵过总结发明的。答案b| 能力提升|1史料记载:“所有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材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个体农耕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由此判断这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答案a2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在北京人遗址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b湖南玉蟾岩、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c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d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稻谷遗存解析“满天星斗”指中国农业起源的地区分布具有多样性,b项符合此特点。答案b3一句俗谚“种田种得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材料说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具有封闭性,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4七夕乞巧诗云:“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诚相看。”(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七孔针或九孔针为巧)与这一风俗密切相关的认识是()a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b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c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下家庭手工业的状况,d项是对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特点的描述。答案d5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a bc d解析体现了耕、锄;体现了灌溉;体现了施肥;体现了灌溉和施肥,这些都体现了农业的精耕细作。答案d6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词句、对联、图案非常丰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它们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反映了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请回答:(1)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三幅图分别用四字词组概括每幅图的寓意。图1仙鹤与松树图2喜鹊与梅花图3花瓶与月季花图4大象与玉如意(2)在小农经济背景下,反映“吉祥”内容的词句、对联非常丰富,试举三例。(比如:瑞雪兆丰年)(3)简述我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4)如何看待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现象?解析本题以民俗风情为切入点,考查小农经济的有关知识及与此有关的文化常识,现实感较强,根据生活常识及课本关于小农经济的基础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图1: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2:喜上眉梢或双喜临门;图3:四季平安或月月平安;图4:吉祥如意或如意吉祥。(2)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人勤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 第1-4课课时练(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85344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