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ppt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6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87274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7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 吉林省 长春市 第五 中学 高中历史 15 交通工具 通讯 工具 课件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15,交通工具,通讯,工具,课件,新人,必修
内容简介:
第2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轮船运输: 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了列强在航运上的垄断局面;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轮船招商局成为官僚资本企业;抗日战争后,垄断全国轮船运输业;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20世纪90年代,萎缩(原因?)。有的转向旅游服务业。,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他出生在江西一个普通茶商家庭 ;,他是首批留美幼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他曾在中法战争中英勇抗敌;,1905年至1909年,以总工程师主持修建我国自理的第一条铁路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他就是詹天佑 中国的铁路之父,他出生在江西一个普通茶商家庭 ;,他是首批留美幼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图说历史,1909年9月24日,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通车,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公里,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他设计了“人”字形路线。,京张铁路的设计者 詹天佑,图说历史,詹天佑与京张铁路,詹天佑故居“铺上”京张铁路钢轨,图说历史,詹天佑,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的测绘仪器,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2.铁路交通: 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沪淞铁路;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京张铁路) 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宝成、兰新铁路; 九五期末,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京九铁路),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思考:结合教材内容和第67页有关铁路交通的三幅图片以及“火车机车演变一览表”讨论,我国的铁路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铁路的延伸、火车机车的改进、火车提速,交通工具的进步,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南方舟楫,北方马车”。随着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和电车的引进,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图说历史,为什么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首先从轮船和火车开始,而不是从汽车和飞机开始呢?,中国近代轮船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兴起,都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产物。,总的来说,洋务派由创办轮运的酝酿到招商局的筹组与创办的过程,是长期而曲折的。其中充满国内顽固派的攻击、阻扰及外国侵略势力的竞争与排挤。直到甲午战争以前,除招商局以外,只有寥寥可数几家小轮公司先后在几个沿海口岸出现。较之外商在华创办的外轮公司,落后竟达三四十年之久。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聂宝璋19世纪中国近代航运发展史的几个问题 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称“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难可以体味。 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夺铁路修筑权。到1911年,中国共有铁路9600多千米,其中,由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900多千米,中国自主修筑铁路只有600多千米。,中国近代航运业和铁路运输业兴起异常艰难。 中国近代航运业的兴起,具有打破列强垄断中国近代运输业的作用。 中国近代第一条投入运行铁路由清政府投资,西方列强是在其后即19世纪末开始大规模在中国抢夺铁路修筑权。(为什么?) 中国近代航运业和铁路运输业基本上为列强所把持。,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有轨电车,链式传动自行车,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图说历史,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图说历史,年月日时,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图说历史,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万辆。世纪末,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年月日,赛欧下线,引发了无数中国人对家庭轿车的新梦想,图说历史,开封黄河公路大桥,图说历史,焦作黄河公路大桥,江阴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图说历史,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3.公路交通: 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 民国时期,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公路网、公路大桥),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思考:公路交通在民国时期发展缓慢,而到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的原因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民国时期发展缓慢,旧中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实现,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发展。,探究:看第69页“学思之窗”思考: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有哪些办法?,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 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有一幅脍炙人口的挽联这样评价他,下联: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西风。,上联: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他于1912年在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上空飞行表演,不幸失事,壮烈殉职;,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杰出的飞行家冯如。,有一幅脍炙人口的挽联这样评价他,下联: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上联: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西风。,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杰出的飞行家冯如。,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 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西风。,在冯如追悼会上,有一幅脍炙人口的挽联:,中国客机,图说历史,中国客机,图说历史,计划于2006年投入使用的空中客车a380客机的模拟图片。这种被称为最先进、宽敞和高效的超级巨型客机将拥有555个客舱座位。,图说历史,4.航空: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思考:近代中国交通工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1840年夏,英国从海上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不论从战争的进程,还是从战争的结果,英国先进的交通工具都在极大地影响这个古老的国家。为此,中国抵抗派的代表林则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进入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当其冲。,从“周幽王烽火戏诸候”到“竹信” 从“漂流瓶”到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百年间通信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飞速发展。,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庞大的船队,船队与分船队之间需要的联络、指挥、调度,在当时还没有近代通讯方式时,茫茫大海上刮风下雨雾天怎么联系- 郑和船队用什么方式联系呢?船队配有交通艇、音响信号、旗帜等装备。史书记载,船队“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务在前后相继,左右相挽,不致疏 虞。”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二、通讯工具的变迁,电报电话互联网,电报在中国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无线电报陆续开设,但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商业目的,民间百姓使用很少。,电话在中国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1900年,我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传呼机、电话传真、互联网的email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目前国内internet用户已超过6 000万户,而宽带用户占到10%以上,数量十分可观,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二、通讯工具的变迁,电报电话互联网,小结: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节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私家车的拥有量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迅速增长。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我们生活的地球却越变越小了。,讨论: 现在我们为什么把地球称为“地球村”?,2002年,搜狐新闻中心就拜年方式进行了在线调查。5天内参加调查的有效选票为17520张,结果表明,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已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拜年方式。,1、鸦片战争后,中国交通运输工具开始 发生质的改变,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最先传入中国的是什么?,轮 船,2、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的名称是?,淞 沪 铁 路,3、20世纪初,汽车首先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哪一座城市?,上 海,4、中国自己修建、自己管理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在哪里?,台 湾,5、中国自己开办电话局、开通市内电话的第一个城市是?,南 京,6、中国的第一架飞机诞生于哪一年?,1 9 0 9 年,猜一猜,这是发生在哪条铁路上的故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吗?,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 1872年,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新桥横滨 1876年,外商擅自在中国修筑凇沪铁路 1881年,唐胥铁路,标志中国铁路诞生 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成功,飞机诞生 1909年,中国的第一架飞机诞生 ,它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工业;,今天其总部位于香港,是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它曾是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中国航运的 机构;,它曾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开中国企业收购外 商企业之先河;,它开辟了中国第一条近海商业航线,开辟了至日 本的中国第一条远洋商业航线;,它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 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之最,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 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 中国第一架飞机 中国第一条航线 中国境内第一个电报机房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中国第一个电话局,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打破列强垄断,19世纪80年代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筑,1958年 “东风型”、“东方红型”,1958年 “韶山型”,1998年 广州至深圳铁路,2003年 上海,1909年 冯如 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1920年 北京-天津 民航业拉开了序幕,19世纪70年代 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台湾,20世纪初 南京,1、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他到与之相邻的第一家中国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a、广州 b、天津 c、上海 d、福州 2、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小明一家生活在新疆,他家计划从西北地区乘火车到达江苏,这主要得益于 a、宝成铁路 b、兰新铁路 c、成昆铁路 d、京九铁路,c,b,3、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 4、你如果生活在晚清,想要最早体验电话的生活,你家应该搬到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天津,c,b,5、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发誓一定要亲自乘坐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他的愿望最早可实现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6、小明准备写一篇关于“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小论文,他写出了下列写作提纲,请你指出其中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力发展沿海铁路 b、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 c、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d、机车、铁路技术改造成为铁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b,d,7.下列关于我国近代交通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于188年建成通车 b.甲午战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其实质是为其商品输出创造条件 c.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d.到1911年,我国铁路总长9600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8.下列有关近代中国轮船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逐渐挤占中国航运业 b.19世纪60年代,民间商人曾建议买洋船运送江南漕粮 c.归国留学生詹天佑上书当局,为设厂造船献计献策,未引起重视 d.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9.下列有关近代电讯事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b.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部分收回了中国电信主权 c.无线电报创设于1906年 d.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无线电报难以发展,10.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11.下列对中国轮船招商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轮船招商局的成立,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江海 运输业的局面 b. 中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87274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