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4届高三历史2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历史2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87720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08.67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8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安徽省 教育 研究会 历史 联考 试题 新人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历史2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安徽省,教育,研究会,历史,联考,试题,新人
内容简介: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4届高三2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2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近来发现了一幅被人们忽略了长达350余年之久的、绘制于中国明朝中叶的彩色航海地图(见右图)。这张地图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中国地图中最早的,不仅显示航线,而且将中国描绘成东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中心的地图。 关于这一时期明朝贸易认识正确的是 a朝贡贸易始终是明朝对外贸易的唯一形式b明朝海禁政策曾有所松动c外贸的政治目的服从于经济目的d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来源明代东西洋航海图13陆九渊门人朱亨道有一段关于“鹅湖之会“的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对二者主张理解错误的是a陆九渊主张心立为根本;朱熹则主张格物而穷理b双方论争旨在复兴儒学c双方对当时社会转型发表各自见解。d二者都汲取了佛道之精义解释儒家义理14美国纽约大学瑞贝卡卡尔教授认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事件是近现代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不是因为说它是激进的,或者失败的主要是因为它全盘批判中国制度,批评中国历来的所有的制度。它从经济、社会、政治、家庭做了整体的批判。就是因为这个全盘批判的过程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个事件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15下图为美国国会授权总统罗斯福在戴安澜去世后向他颁发了美国军团功勋章(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和证书。在授勋证书上写道:“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对中国远征军理解错误的是a中国远征军和英美军队配合击败侵缅日军b既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盟军战场的有机组成部分c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目的是为了救援美英联军d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16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个评价高度概括了西柏坡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属于这里的“指挥”有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指挥三大战役 指挥渡江战役a b c d17下图为1954年和1961年两次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驻地花山别墅,现被修缮一新并立有纪念铜牌。第一次日内瓦会议期间a1954年日内瓦会议解决了朝鲜停战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b新中国第一次以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各国代表一致推动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解决d日内瓦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一地区多年的殖民战争18法国大革命胜利后,为在革命中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铸币纪念。右图是为纪念网球场宣言而铸造的纪念币,这一事件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序曲。下列符合网球场宣言这一重大事件的有a不制定出一部共和国宪法并使宪法得以实施,议会决不解散。b酝酿起草作为宪法指导原则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c参加者有农民、工场主、市民等制宪议会的代表 d讨论制定了1791 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191871年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的结尾的一节中写道:“人类对于自己上升到生物阶梯的顶峰(虽然不是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而感到有些骄傲,这是可以原谅的;而他已经上升到那里而不是最初被安置在那里的这件事实,可能使他希望在遥远的将来会更上一层楼。”对此理解正确的a人类的进化途径自然发生b达尔文回避了人也像其他动物一样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c进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规律d它使创世纪中的真理受到人们的怀疑20以下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1850年185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1913年91320274159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改变了产业结构 b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垄断211933年12月31日,凯恩斯致美国总统的公开信在纽约时报上刊发。在信中凯恩斯敦促罗斯福将nra(国家复兴总署)法案束之高阁,他将nra称之为一个戴着复兴假面具而实质上也许会阻碍复兴的机构,罗斯福应该致力于促进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操作。凯恩斯还说:不管支出是由政府出资还是由私人资本家出资,我的理论都同样适用但只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指望政府支出会不断起到主导作用。这表明凯恩斯a主张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缓解危机b“国家复兴总署法案使总统权力过大c凯恩斯对于罗斯福新政有过于偏激的担忧d加强政府主导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22法国著名画家雷诺阿(18411919)曾说过:“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在创作风格上a体现理性和新制度,画风古朴、庄严、典雅,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b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c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d注重画家个人的感受,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36(2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日合全国俊髦,以谋构造唯一之新中国,犹惧不给,其更有余力以先构造此二十余邦乎?此不可不熟审也。夫构造唯一之新中国,不过由旧而之新耳,为事虽难而尚易;构造二十余邦,乃自无而之有,为事似易而实难。此不可不熟审也。此可为诸种共和政体中之最拙劣者,只可以行诸联邦国,而万不能行诸单一国。惟美国人能运用之,而他国人决不能运用。我国而贸然欲效之,非惟不能致治,而必至于酿乱。”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提出:“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中华民国采取了联邦制。1920年以后,随着军阀混战的加剧,国家统一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支持联邦制的政界人士提出“联省自治”的国家结构形式。孙中山起初对其是非常支持的,但很快对其失望。因为各个军阀利用联省自治的理论作为自己借机独立的工具,整日忙于军阀混战,置国家统一与人民生活于不顾。直到晚年遇到苏俄和中国共产党之后,在经历了种种现实考察和痛定思痛之后,孙中山才开始主张建立单一制国家,但同时吸收联邦制的合理成分。 “在现在条件下的中国,联邦制将起离心力的作用,它最终只能导致我国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国家。”沈其新田旭明坚持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兼论“联邦制”不适合中国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纲领里提出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是在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也是这样说的。1945年毛主席在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仍然是说:中国境内各民族,应根据自愿与民主的原则,组织中华民主共和国联邦,并在这个联邦基础上组织联邦的中央政府。 七大通过的党章当然也是提的联邦。甚至1947年10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也是提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平等自治及自由加入中华联邦。在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这个立即要付诸实施的行动纲领的时候,做出不实行联邦制,而实行统一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这样一个决策,不能不说是政治上和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重大前进。” 龚育之新中国为什么不实行联邦制的决策内幕(1)概述材料一中梁启超国家结构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制“惟美国能运用之”。(12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孙中山的国家观有何变化,原因何在?(8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为什么不实行联邦制而最终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分)37.(2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3 年4 月,罗斯福授意福雷斯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1945 年4 月12 日罗斯福逝世,副总统杜鲁门继任总统,他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英国可以通过组织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作用,以此来保证其国际地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材料二 怀特计划规定建立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一个是联合国家与联系国家稳定基金,二是联合国家与联系国家复兴与开发银行。重点在于稳定基金方面。就稳定基金而言,计划规定通过各国认缴筹集资金50亿美元,包括黄金、各国本国货币与政府有价证券。基金的资金只用于向处于临时性国际收支赤字的国家提供短期贷款,即用于纠正暂时性的不平衡。关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凯恩斯所提建议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国际清算同盟。所有的外汇都集中在各国中央银行手中,国际交易则在与国际清算银行设有黄金账户的中央银行之间结算。各国货币按清算银行发行的货币班柯(bancor)定值,班柯则按黄金定值,非经协议不得改变。王在帮霸权稳定论批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和丘吉尔设想战略意图和结果怎样?指出该蓝图“经济秩序”建立的经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该蓝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美国的“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在宗旨和内容上的主要异同。(10分)(3)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怀特计划为蓝本、凯恩斯计划为补充的战后世界经济体系,说明其理由。该“蓝本”反映了什么?(8分)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4届高三联考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44分)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bcacadcdbcd12. 解析b :明朝贸易除朝贡贸易外还有民间贸易和边疆贸易;外贸的经济目的服从于政治目的;外贸税收所占比重不多。明朝统治者曾一度开放海禁即隆庆开关。13.解析c:陆九渊主张向内心求理,朱熹主张向外求理,a正确;二者都主张复兴儒学,b正确;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未出现转型,c错;宋明理学吸收了儒家道家思想,d正确。14.解析a:注意题干中“全盘批判的过程是从这里开始”之句。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革,它涉及到政治(如主张君主立宪制)、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和家庭(如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虽也对中国传统制度进行批判,但都是对戊戌变法所开启的批判过程的延续。15. 解析c: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目的是为了 救援英军,故c错。其他几项都正确。16.解析a:运用排除法,渡江战役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后指挥的。17.解析d:朝鲜停战是1953年签订的,a错;新中国还没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只是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b错;美国代表阻挠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解决,c错。d项符合题意。18.解析c :网球场宣言旨在制定一部君主立宪制的宪法,a错;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即人权宣言是1789年8 月26日,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国民议会於凡尔赛宫通过纲领性文件,b错;网球场宣言是第三等级代表,c项正确;1791 年宪法是两年后制宪会议制定的。19.解析d :不要把人类自然发生说与自然选择说相混淆,自然发生说是达尔文进化论之前的一种观点,进化论对此给与否定,a错;进化论认为人和其他动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进化虽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但不是人类社会变迁的自然规律,该观点属于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注意。“他已经上升到那里而不是最初被安置在那里”否定了上帝创世说,d正确。20.解析b: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8501870年的20年,世界工业生产只增加了一倍多,而18701900年的30年却增加了将近两倍,20世纪初的13年又增加了60,这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所以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意不符。21.解析c :罗斯福应该致力于促进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操作之句可知a错;b项与题意无关;凯恩斯不主张向社会主义过渡,d项错误;从敦促罗斯福将nra法案束之高阁,nra是一个戴着复兴假面具而实质上也许会阻碍复兴的机构等句可知凯恩斯对罗斯福新政的某些做法有担忧。22.解析d:印象派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创作中竭力描绘事物的瞬间印象,表现感觉的现象。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在阳光下一律是平等前。a项属于新古典主义,b项属于现实主义,c项属于浪漫主义。二、非选择题(56分)36. 解析:本题从国家体制视角考查中外政治制度。第(1)问梁启超的国家观需要对材料进行归纳提炼观点,并注意从中美两个角度阐述。第(2)问,孙中山的国家观的变化要注意从孙中山从主张联邦制到单一制,并从材料中找出变化的理由。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从历史因素、民族分布特点、党的政策等角度回答。(1)国家结构观: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中国自古以来没有联邦制的土壤;共和政体中联邦制比单一制拙劣;美国实行联邦制有其特定的国情;中国实行联邦制会导致国家动乱。(8分,任答四点既可)美国:美国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美国的州有相当的独立性,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松散的联盟导致社会动荡加剧,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华盛顿等领导人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统一是人民的共同心愿。(4分)(2)孙中山从主张联邦制到主张单一制(2分)原因:袁世凯专制;军阀混战,加剧了国家分裂;受苏俄和中共的影响。(6分)(3)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其历史基础;我国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状况是其客观条件;各民族人民长期的共同革命斗争,是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8分)37.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1)问只要结合所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历史2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87720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