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选题4.doc

半坡博物馆遗址保护规划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0923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5.2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9-07 上传人:ra****ee IP属地:山东
9.6
积分
关 键 词:
半坡 博物馆 遗址 保护 规划
资源描述:
半坡博物馆遗址保护规划,半坡,博物馆,遗址,保护,规划
内容简介: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 号 10080 研 究 生 姓 名 孙宝海所在教研 西安城市室 名 称 与建筑研究所攻读学位 硕 士导师姓名 刘 克 成论文工作开始时间 2003年1月2003年 3 月 31 日 一、课题来源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科研项目横向课题自选课题国际合作项目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课题题目:西安半坡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若干规划问题探讨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遗址是一处新石期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保存完整、类型丰富、出土文物众多,较完整的表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生活风貌,是西安地区至今所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的证据,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聚落的典型代表之一(另一为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就全国范围来讲,半坡遗址“对于仰韶文化的研究与中国原始史的研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科研价值,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在考古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了半坡博物馆,采用了将已发掘的遗址整体覆盖的方式进行保护,这在当时是属于世界领先的。但是,四十余年过去了,今天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却存在着若干问题,,其中的一些方面涉及到城市规划专业:1)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考古工作持续到今天,对遗址的范围、价值、内涵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把对半坡遗址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20世纪50年代所采用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原则不能符合现在文保工作的要求,需要加以改进。2) 以今天的标准而言,半坡遗址的保护措施、保护手段是落后的,突出的表现是遗址大厅,采用木质行架结构方式,耐火性差;大厅内温湿程度无法控制;采光以自然采光为主。土遗址的保护工作也不到位,遗址积灰、开裂、脱落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要在规划的层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 现有的陈列展示方式较为陈旧,无法充分展示遗址的重大价值,无法获得参观者的广泛认同,近十年来,游客人数的持续下降就是有力的证明。在规划层面上探索合适的文物遗址陈列与展示方式也是必须的。4) 周边环境的变化,使半坡所处环境由乡村转变为城市建成区,如何处理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同周边地区发展的关系,也是对规划学科所面临挑战的。本论文拟从上述方面对半坡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进行分析,借鉴已有的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西安城市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尝试对上述各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使半坡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正是此项研究的现实价值所在。而且,与半坡遗址类似的文化遗产在国内还有很多,此项研究的成果也可以被其他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所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 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我国从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开始,至今我国已有五批共1,2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五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评审反映了国内对于文化遗产价值和内涵认识的不断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与修改也体现了国内对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再认识;国外主要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文件,如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华盛顿宪章、洛桑宪章等等;国内外都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著作面世;二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具体实践;这一方面国内外有许多具体的实例,有大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与当地发展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二者都能从中获益。 三、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用的措施。主要内容:一 半坡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的简要历史回顾;二 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新成果对半坡遗址保护规划的影响 总结半坡遗址发现四十余年来,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艺术史、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这些成果对保护规划的影响。三 保护规划中的保护措施与保护手段 针对半坡遗址的损毁情况,对可行的保护措施与保护手段方案进行研究。四 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保护规划中加强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 分析半坡博物馆现有展示、陈列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新的展示模式,并研究如何在保护规划中加以体现。五 周边环境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分析自成立博物馆至今,博物馆的周边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对半坡遗址保护工作的影响,以及周边环境未来发展中,这种影响对保护规划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六 结论。准备采取的主要措施:1. 资料收集和阅读整理,研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2. 比较研究的方法(中西、古今等)。3. 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成果与方法的借鉴,如艺术史、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4. 现场踏勘,实地走访居民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 四、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 我所在的研究所(西安城市与建筑研究所)十几年以来将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也是研究所的研究特色。 至于我本人,自研究生的学习一开始,就不断的接触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内容,并参与完成了“兵马俑门前区环境整治”和“西安城墙火车站连接段”两个相关类型的实际工程。 此课题同时也是陕西省文物局所委托的实际项目,由我所在的一个项目组共同完成。 协作要求: 论文调研中需向半坡博物馆、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提取相关资料。五、研究阶段的进度(起迄日期)和要求、以及预期的结果。研究阶段进度: 第一阶段:2003年01月2003年08月 收集相关理论文章、实例资料,制定调研计划,进行保护范围内全面调研,初步形成调研报告第二阶段:2003年09月2003年11月选取重点地段进行深入调研,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提纲。对已收集实例、理论方法、保护标准等进行对比研究第三阶段:2003年12月2004年03月提交论文成果六、所需经费预算(按研究阶段非别列出材料费、化验检测费、加工费、差旅费及其他费用)。 打字复印费: 1000元 调研费: 1000元 制作费: 1000元七、指导及辅导实验人员名单。 刘克成 教 授 导师 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李 觉 教 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陕西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肖 莉 副教授 长期从事历史街区保护的工作及其研究八、导师审查意见:主任签字: 年 月 日九、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十、院(系、部)审查意见: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十一、备注:十二、参考文献:(博士生参考文献总数不少于50篇,其中必须有1/3以上的外文文献。硕士生参考文献总数不少于30篇,其中必须有5篇以上的外文文献) 1阮仪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 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7 2董鉴泓 阮仪三 名城文化鉴赏与保护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半坡博物馆遗址保护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09231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