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I.ppt_第1页
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I.ppt_第2页
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I.ppt_第3页
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I.ppt_第4页
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I.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东营市城乡规划局 2010年4月,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规划范围 三、现状建设情况 四、城市性质 五、规划目标及策略 六、组团功能定位 七、功能分区规划 八、道路交通规划 九、城市特色塑造 十、市政设施规划,规划内容,(一)城镇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04,截至2008年底,东营市共辖5个县区,36个乡镇,其中23个镇,13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88个居民委员会,1777个村民委员会。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183.97万,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32人/平方公里,不足全省平均人口密度(599人/平方公里)的一半。,1、城镇体系现状,(1)城镇体系现

2、状概况,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城镇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东营市城镇体系按照人口规模分为5个 等级,现有人口规模50万以上的大城市 1个,即中心城,8-15万的县城4个,即 广饶县城、河口城区、利津县城、垦利 县城;城镇人口规模大于3万的城镇3 个,分别为大王镇、孤岛镇、仙河镇, 1-3万的城镇5个,小于1万的城镇25个。 至2008年底东营市的城镇化水平为57.77%,,(3)城镇分布特征,城镇空间布局分散 东营市域小城镇密度为0.45个/100平方公里,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9个/100平方公里城镇间的平均距离为14.8公里,远大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0.1公里。 市域城镇空间分布南密

3、北疏 市域范围内,城镇密度从南向北依次降低,城镇间平均距离逐渐扩大。市域南部的广饶县城镇密度为0.88个/100平方公里,北部河口区相应的密度仅为0.28个/平方公里,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间平均距离南部广饶县为10.7公里,北部河口区则高达26.7公里。,(1)城乡二元特征仍十分明显 在建设布局、规划管理、居民收入及公共设 施建设等方面,城乡二元特征仍十分明显。 (2)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 2008年东营的城镇化水平为57.77%,低于本 市工业化率10多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水平明 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城镇体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3)中心城市规模相对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从整个市域来

4、看,中心城区的经济实力和对市域的影响力明 显不足,缺乏对人口、信息等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力,利津 县和滨州联系密切,广饶县由于远离市区和经济的独立性, 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更弱。另外,广饶、利津、河口等县域中 心城市的城市规模与辐射集聚能力也十分薄弱,严重阻碍了 城镇化的推进。 从宏观区域角度看,2008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100万人口 以上的特大城市有青岛、烟台、潍坊3个, 50-100万人口的 大城市有威海、滨州、东营、日照4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 城市有17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22个。东营在大城市和 特大城市中城市人口数量处于末位,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 城市,规模明显偏小,辐射带动

5、能力较弱。,(4)城镇布局分散,规模小,未能形成集聚效应 全市33个小城镇(不含城关镇)中,城镇人口超过3 万的只有3个,13万的只有5个,其余25个小城镇的 城镇人口均不足万,最少的不足2000人。 (5)城镇职能雷同,缺乏互补和协作,(二)城镇体系发展目标,10,07,1、人口发展规模和城镇化水平发展目标,(1)人口发展规模 规划采用人口综合增长率法预测,人口增长方式以机械增长为主,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6%以内,到2020年机械增长人口数约100万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其它地市相比,机械增长人数在合理范畴内并高于平均水平(86.2),位于青岛、日照、威海之后排第四

6、位。到2015年,总人口达到255万人;到2020年,总人口达到300万人。,(2)城镇化水平 预测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7.5%,城镇人口172万人;2020年达到75%,城镇人口225万人,城镇化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在1.5%左右。与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城镇化率指标相比较,东营75%的城镇化发展目标位居第四位,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城镇化率前三位分别为青岛(80.9%)、烟台(76.6%)、威海(76.2%)。因此,东营2020年75%的城镇化目标符合山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3)城镇人口分布 预测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225万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和其他

7、乡镇驻地,其中中心城为140万人(含垦利县城20万人),四个次中心城分别为广饶县城20万人、河口城区13万人、利津县城12万人和东营港城10万人,10个卫星城镇共20万人,其它乡镇共10万人。,2、城镇体系发展目标 到2020年,依托主体产业区、港口和主要交通干线,构建以中心城为龙头,县城为核心,卫星城镇为骨干,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三)城镇体系发展策略,10,1、突出发展中心城 按照建设宜居与创业城市的总体要求,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因素,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集聚,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引导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加强中心城市作为整个经济区中心

8、城市的凝聚力。到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达到120万人以上。 2、重点突破县城与卫星城镇 加强县城与卫星镇的建设。在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县城建设,城市人口适当向县城与卫星镇集聚,配套建设道路、通信、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强教育、金融、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逐步将县城与卫星镇培育成为县域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 3、积极培育特色小城镇 对小城镇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加大道路、给排水、环境整治、垃圾处理、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和科技、教育、卫生等事业的投资力度,同时加强城镇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建设一批地域优势明显、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强、

9、具有鲜明特色和增长活力的小城镇。 4、统筹发展新型农村社区 各级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向农村倾斜,重点加大对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农田水利、教育、医疗卫生、能源、信息、文化、体育、气象服务网络等设施的投入,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民居住社区化建设。,(四)城镇体系规划,10,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 “1个中心城、 4个次中心城、 10个卫星城镇、200个新型农村社区” 的四级城镇体系。 中心城:是黄河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规划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打造具有生态湿地特色的黄河水城。规划将垦利县城纳入中心城,形成一城五组团的生态型组团式城市布局

10、结构,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140万人以上。 次中心城:提升东营港城地位和作用,形成包括广饶县城、利津县城、河口城区和东营港城四个次中心城市,规划2020年人口规模均达到10-20万人。 卫星城镇:是在中心城和次中心城周边依托港口、大型企业、主要通道、重要商品集散地和风景旅游区建设的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功能和鲜明特色的重点镇。主要有大王镇、稻庄镇、丁庄镇、牛庄镇、史口镇、胜坨镇、陈庄镇、黄河口镇、孤岛镇、义和镇等城镇。规划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1、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新型农村社区:是依托卫星城镇、一般乡镇驻地和中心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居住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周边

11、村庄,引导合村并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农民居住社区300户以上,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人口3000-5000人,服务半径2-3公里的原则,全市规划建设200个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序:2010年各卫星城镇和其它小城镇驻地在改造镇中村的基础上都必须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条件的中心村进行新型农村社区试点,重点是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建设。2015年,整合现有行政村,引导合村并点,全部建成200个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2、城镇等级规模体系规划,3、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规划结合东营市现状及发展条件,提出规划期末东营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如下:,1、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规划建成以港口为龙头,以

12、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骨干,以干线公路为依托,以综合港站为枢纽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强与黄三角内部城市、京津冀、济南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及国内大都市的交通联系和融和。 (1)公路 市域公路由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等区域性干线公路组成; 高速公路:在东青和威乌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东滨高速公路(中心城南部田庄站-牛庄镇-滨博高速,市域内长度约22公里)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东营高速公路网络,加强与济南都市圈的交通衔接。,(五)专项规划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市域高速公路规划图,东 青 高 速,威乌高速,干线公路:规划形成“五横五纵一环”的干线公路网格局。 “五横”是指孤滨路、东滨路、东郑路、

13、广青路、潍高路。 孤滨路(东营港-孤岛-河口-义和-滨州,市域内长度67公里)线形已基本形成,按一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建设。 东滨路(东营港-孤岛-陈庄-盐窝-利津-滨州,市域内长度100公里)线形已基本形成,按一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建设。 东郑路(广利港-西城-东城-史口-利津-滨州,市域内长度67公里)线形已基本形成,按一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建设。 广青路(广利港-丁庄-陈官-滨州,市域内长度41公里)向东与环渤海一级路相接; 潍高路(大王-广饶-高青,市域内长度23公里)走向与广饶县总体规划相协调,部分调整线形。 “五纵”是指环渤海一级路、东八路、青垦路、庐山路、辛河路。 环渤海一级路(寿光-

14、广利港-黄河口镇-孤岛-刁口-新户-滨州,市域内长度114公里)为规划新建道路; 东八路(辛沙路-中心城-永安-黄河口镇-自然保护区,市域内长度54公里)向北延伸至大汶流管理站,向南与辛沙路相接; 青垦路(青州-大王-稻庄-丁庄-中心城垦利组团,市域内长度67公里)为已建道路; 庐山路(中心城垦利组团-新建火车站-广饶县城新区,市域内长度67公里)向南延伸至广饶县城新区。 辛河路(辛店-广饶-牛庄-胜坨-盐窝-义和-环渤海一级路,市域内长度100公里)调整中心城段走向并向北延伸至环渤海一级路。 “一环”是指中心城外环路(西起郝纯路、东到东八路、北到北外环、南到南三路)。,“五横五纵一环”的干线

15、公路网是市域道路交通网络的主要骨架,构成城市快速路网的一体化系统,承担市域大容量、中长距离交通功能。 中心城与四个次中心联系方便快捷,其中: 中心城与东营港城通过东八路环渤海一级路孤滨路和东青高速东港高速相互联系; 中心城与河口区通过青垦路庐山路东滨路相互联系; 中心城与利津县通过东郑路和北二路相互联系; 中心城与广饶县通过辛河路、庐山路和青垦路相互联系; 四个次中心东营港城、河口区、利津县和广饶县通过孤滨路东滨路东郑路辛河路青垦路广青路环渤海一级路相互衔接联系。,中心城,利津县,河口区,东营港城,广饶县,(2)铁路 形成“三大线三小线”铁路网络。 三大线:黄大铁路、德大铁路和淄东铁路;新建黄

16、大、德大铁路并分别在利津县城、史口镇、中心城南部和田庄村设客货运站。 三小线:东营港疏港铁路、东营经济开发区及广利港铁路支线、兴广铁路及其与黄大铁路连接线。,市域铁路规划图,(3)港口 包括东营港和广利港。 东营港在已建成的2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的基础上,建设25万吨级和25000吨级液体化工码头,使港口的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315万吨。2015年以后,东营港将逐步扩建成为集煤码头、集装箱码头、矿石码头、液体化工码头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争取2020年建成亿吨大港,跻身我国区域性重要港口行列。 广利港综合整治河口拦门沙和内河航道疏浚,重点建设5000吨级液体化工泊位7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10个

17、,5000吨级散杂货泊位9个,5000吨级件杂货泊位14个,建成中心城建筑材料、生活日用品和零散集装箱海上运输集散地,同时积极发展海上观光旅游,发展成为集商贸、旅游、客运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4)机场 改造机场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将机场标准由4C级升至4D级,扩展支线航运走廊,形成与东营支线机场功能和地位相匹配的运输航线分布。规划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100万人次,争取开通韩国、日本等国际航线,使其成为鲁北地区高端资源的流通枢纽。,(5)“7+1”城际轨道交通 依据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济南都市圈将着力构建济南向周边辐射的城际轨道交通主骨架,形成以济南为中心、连接淄博、泰安、莱芜、德州

18、、聊城、滨州、东营7市、覆盖主要县市的1183公里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东营市域交通应努力做好承接准备。,“四区一城” 五大主体产业区 规划重点形成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 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和黄河水城 的“四区一城”的主体产业区格局,,2、市域产业布局规划,(1)主体产业区布局,(2)次级产业区布局,依托中心城和次中心城共形成6个相对集中的次级产业区。 依托中心城形成胜利工业园、垦利经济开发区、广利港临港产业区三个次级产业区。 依托次中心城形成河口经济开发区、利津经济开发区和广饶经济开发区及大王工业园三个次级产业区。,市域次级产业区布局规划图,(3)旅游产业区布局,旅游产业区布局可归纳

19、为:“两带三区” 两带:黄河生态旅游带 滨海生态旅游带 三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黄河水城河海风情旅游区 孙子文化旅游区,3、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原则: (1)根据各部门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的有关规范标准配置。 (2)规划按照“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置。 (3)按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辐射共享的原则,大型商业设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综合型医院、重大文化体育场馆将集中布置在中心城,辐射全市域,重点服务城市规划区及东营区和垦利县城区域,县级高中、医院和文化艺术场馆辐射各县区驻地及周边乡镇,镇级初中、卫生院及综合文化站辐射各镇区驻地及周围乡村,建立

20、起一个完整的辐射共享网络。 按照以上原则,分别对教育设施、卫生设施和文体设施进行规划,形成了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分类辐射共享的规划布局。,东营市教育设施分为市级、社区级教育设施、镇级教育设施和村级教育设施四级。其中, 市级教育设施包括服务于全市学生的普通高校、特殊教育、中等职校、成人教育、普通高中等; 城市社区级教育设施包括在中心城及次中心城区内以社区为单位配置的初中、小学、九年制学校、幼儿园等教育设施。 镇级教育设施指在乡镇镇区内设置的初中、小学、幼儿园,以服务本镇学生为主。 村级教育设施包括在中心村和基层村内设置的小学及幼儿园等教育设施。,(1)教育设施分级配置内容,中心城:至少建设一所三级综

21、合性医院和三到四所二级甲等医院及若干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中心城医院基本能够满足规划远期需要,重点是合理配置社区医疗卫生体系。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设置原则上以3-5万人设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5-1.0万人设一处社区卫生服务站。 次中心城:至少建设一到两所二级甲等医院和若干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广饶、利津、河口医院以完善补充为主,东营港应至少新建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设置原则同中心城。 卫星城镇:建设一级基层卫生院。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卫生服务站。 基于此形成覆盖面广,医疗水平高,响应速度快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卫生设施分级配置内容,医疗卫生体系分级配置示意图,东营市域文体

22、设施结合“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合理配置。 中心城 市级文化中心应包括三种以上市(省)级大型文化设施,一处文化广场或文化公园。 市级体育中心应包括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射击馆等设施。 城市社区建设文化活动中心,达到“四个一”标准: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图书报刊室、一条建设路径、一个阅报栏。 次中心城 达到“六个一”标准:一个图书馆、一个艺术馆(文化馆)、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广场、一个体育馆(体育场)、一个影剧院、一个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城市社区建设要求同中心城。 卫星城镇 建设一个综合文化站,功能布局和设备配套齐全,能够向广大群众提供图书报刊阅览、宣传教育、文艺演出、

23、科普教育、影视观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和开展体育、青少年校外活动,卫星城镇建设影剧院、文化休闲广场。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文化大院,达到“六个一”标准: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小康书屋、一个活动广场、一条建设路径,一个宣传栏、一个现代远程教育站点。,(3)文体设施分级配置内容,4、市域市政设施规划,规划原则: (1)按照城乡统筹资源配置原则,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因素,对市域供水、排水、电信、热力、燃气、环卫等专项规划提出引导控制要求。 (2)规划按照“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对市政设施进行统筹配置。 (3)以中心城为中心的城市市政设施辐射共享城市规划区及

24、东营区和垦利县城区域,次中心城市政设施辐射县城驻地及以它为中心的周边乡镇,卫星城镇市政设施辐射其镇驻地及周围乡村,新型农村社区市政设施辐射其内部村庄。 按照以上原则,中心城在供水、排水、电信、热力、燃气、环卫等方面统筹考虑城市规划区,实行一体化的市政设施规划。,(1)供水规划 规划2020年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新型农 村社区给水普及率达到100%,城镇供水注重节水、 实行分质供水,污水回用。 中心城:规划中心城供水水库九座,总库容2.9亿m3,日湖、月湖作为中心城重要后备水源。供水水厂八座,能力91.5万m3/d,满足城市发展要求。 次中心城:建设水厂共6座。 规划向河口区供水的孤河水

25、库设计总库容3000万立方米,水厂规模10万m3/d; 规划向东营港供水的孤北、孤东水库总库容8000万立方米,水厂规模20万m3/d。 规划向利津县城供水的利津水库库容2000万立方米,水厂规模7万m3/d, 规划向广饶县城供水的3座水厂,总供水能力7万m3/d。 卫星城镇:各规划水厂1座。小清河以南乡镇以地下水源为主,小清河以北乡镇有条件的依托附近中心城和次中心城供水管网供水,辐射不到的建设水库、净水厂。 新型农村社区:依托中心城、次中心城、城镇水厂 管网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2)排水规划 规划2020年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新 型农村社区污水处理普及率达到100%。 中心城:中心

26、城区域规划建设6座污水处 理厂,分别为沙营、开发区、西城南、胜北、 垦利、城市东部污水处理厂,总污水处理能力 76万m3/d。 次中心城:广饶规划1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 能力5.3万m3/d,河口1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 能力8万m3/d,利津规划1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 理能力5万m3/d,东营港规划2座污水处理厂,污 水处理能力15万m3/d。 卫星城镇:各卫星城镇规划1座污水 处理厂,同时就近辐射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有条件的就近排入城镇污水处理 厂,无条件的按照共享共建原则建设区域污水处 理厂或小型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实现城乡污水统 筹处理。,(3)供电规划 规划到2020年工业

27、生产及生活用电总负荷为3800兆瓦,东营电网500kV变电站2座,其中新建1座500kV黄河变,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西部;220kV变电站21座,其中新建11座。500kV变电站为主电源,形成220kV环网,满足城乡电力发展需求。 规划建设以东营港电厂(4000兆瓦)、胜利电厂(2240兆瓦)为主的电力能源基地。并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产业,为改善我市能源结构发挥更大作用。,(4)电信规划 东营市全市现有固话用户数为69.31万户, 规划到2020年全市固话用户数为130万户; 现有移动电话用户数为292.41万户, 规划到2020移动电话用户数为410万户; 现有宽带用户数为27.1万户, 规划到

28、2020宽带用户数为90万户。,规划2020年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包括一般城镇)、新型农村社区气化普及率达到100%。中心城、次中心城以天然气为主气源,卫星城镇及新型农村社区主要以液化气或沼气为气源,有条件的可以天然气为气源。 中心城:规划中心城集中供气,气源为淄博长输管线输入的天然气和胜利油田天然气,天然气年用量77.46万(Nm3/d)。中心城共设储配站2处,门站3处。 次中心城:有条件的采用天然气管网供气,无条件的采用LPG气站进行供气。其中规划广饶县城城区燃气的全年平均日用气量为15.9万(Nm3/d);河口区(不含港区和油田生产)全年平均日用气量为14万(Nm3/d);利津县

29、天然气全年平均日用气量为13.7万(Nm3/d);东营港天然气全年平均日用气量为30万(Nm3/d)。 卫星城镇:主要以液化气或沼气为气源,在中心城、次中心城辐射范围内的城镇,实现管网供气。 新型农村社区:主要采用液化气瓶组站或沼气模式作为气源,有条件的可以天然气为气源,满足生产、生活需要。,(5)燃气规划,规划2020年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包括一般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供热普及率达到100%。城乡供热鼓励采用清洁能源供热形式,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多种形式供热。 中心城:规划中心城2020年供热负荷为9171t/h,中心城以热电联产为主热源,分为高速路东供热分区、高速路西供热分区和垦利

30、供热分区三个区域,高速路东供热分区主热源为开发区热电厂及现状化工企业热电厂,高速路西供热分区主热源为胜利电厂,垦利供热分区主热源为垦利热电厂。 次中心城:以热电厂为主热源,结合区域锅炉房供热。广饶县城热电厂规划600t/h的供热能力,区域锅炉房8座,总供热能力320t/h;河口规划热电厂供热能力3800t/h,锅炉房5座,总供热能力达到1450t/h;规划利津县热电厂供热能力为900t/h,东营港依托大唐电厂发展,供热能力达到1928t/h 。 卫星城镇:以集中锅炉房供热为主,有条件的采用热电联产采暖。 新型农村社区:以锅炉房采暖为主,结合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形式采暖。,(6)热力规划,

31、(7)环卫规划 规划2020年东营市垃圾收集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以高炉焚烧(垃圾发电)为主。 全市规划7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其中中心城3处(东城、西城、垦利各1处),次中心城4处(河口、广饶、利津、东营港各1处),卫星城镇各设一处垃圾中转站,各村设垃圾收集站。 市域生活垃圾基本形成:“村收集站、镇中转站、县处理场”的三级管理模式。 中心城及次中心城生活垃圾基本形成:“城市收集站、城市中转站、市(县)处理场”三级管理模式。,(1)总体目标 到2020年,东营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所有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

32、准,近岸海域水质全部稳定达到一、二类标准,县市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中心城、次中心城建成生态城市,所有卫星城镇建成环境优美乡镇,100%的新型农村社区建成生态社区,把东营建成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资源循环利用型国家级“生态市”。,5、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 生态体系构建重点工程 2.1生态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工程 规划对自然保护区湿地、沿海生态湿地、中心城及次中心城周边湿地进行保护、修复及利用,在保证湿地生态的基础上,发展休闲旅游和生态养殖。主要包括两项重点内容: 一是对自然保护区140km2湿地实施湿地恢复和生态保护利用; 二是对中心城周边约300km2的生态湿地进行保护利用和修复。

33、2.2 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工程 黄河生态防护林工程:加大黄河河道泥沙清淤力度,巩固建设沿黄生态防护林带(长度约100公里),形成沿河绿色通道,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护林,恢复天然林,提高林木覆盖率; 滨海生态防护林工程:巩固和发展海防林(长度约160公里),搞好沿海防潮堤坝建设,封滩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形成乔、灌、草结合的沿海绿色植被体系。 环城生态防护林工程:沿中心城外环路(西起郝纯路、东到东八路、北到北外环、南到南三路,长度约87公里)设置生态防护林带,沿线绿化成为连接城市与郊区的绿色长廊。 其它生态防护林工程:沿水系、道路设置生态防护林带;农田林网与沟、渠统一规划,逐步推进。加强城市绿化和村镇

34、绿化,搞好主要工业园区的“四旁”绿化和园林建设。按照正在实施的林网、路网、水网合一的“三网”绿化工程构建区域生态网络。 2.3 中心城生态绿心防护工程 东西城与垦利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心,面积约40km2。 中心城南部包括揽翠湖度假区在内的高速公路两侧的生态绿心,面积约20km2。,2.4 石油开采生态恢复工程 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石油开采生态恢复工程 为重点,对市域内被石油污染的土壤和水体实施 生态恢复,实施污染处理和绿化建设。 2.5 饮用水水源保护 严格按照水源保护区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主河 道两侧各5km防护绿带,水库周围2km范围划为生 态控制区;水库周边200m,主河道两侧各200m

35、为 水源保护区,保护饮用水水源质量。 2.6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工程 积极研发和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 能、地热、沼气、建筑材料节能、供热分户计量 等新技术,进一步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的提 高。到2020年,全市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85万千 瓦;全市布局规划生物质发电装机20万千瓦;全 市热电联产装机规模达到244.5万千瓦;全市布局 规划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万平方米,发展应用太阳 能路灯村100个。,规划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中心城规划区范围;二是中心城总体布局规划范围。 中心城规划区范围:扩大中心城规划区范围,将东营区全部行政辖区、垦利县大部分(黄河以南)行政辖区和广饶县部分行政区域(丁庄

36、行政辖区)纳入中心城规划区,北起黄河,南至东营区和丁庄镇行政界线,西起黄河和东营区行政界线,东至渤海负一米等深线,总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 中心城总体布局规划范围:西起郝纯路,东至渤海负一米等深线,北起垦利县城北界和永丰河,南至南三路(包括新规划火车站区域),规划控制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图,二、规划范围,三、现状规划建设情况,现状建成区主要包括东城、西城、垦利县城、周边乡镇驻地建成区及飞机场、广利港、滨海新材料园建成区域,建成区总面积约213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约70万人。其中东城建成区面积约92平方公里,人口约21万人。西城建成区面积约103平方公里,人口约39万人。垦利建成

37、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人。,中心城现状图,四、城市性质,(一)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 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以石油、石油化工、盐化工为主导产业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二)城市性质与职能的论证 从国家、山东省、东营市三个区域层次,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求,从产业布局、城市特色、城市规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 1、国家层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2、山东省省域层面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带动全省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一区”是以东营为中心,依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开发,培植环渤海经济圈新的经

38、济增长极和城镇发展区。 3、市域层面: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4、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和定位: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到202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高速发展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5、产业布局方面:突出高效生态、循环经济,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等 6、城市特色方面:以湿地、水系、绿化为框架,突出体现黄河水城、生态城市 7、城市规模方面:打造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 综合以上分析确定城市性质为:黄河三角洲高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