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PPT演示幻灯片_第1页
肌力评定PPT演示幻灯片_第2页
肌力评定PPT演示幻灯片_第3页
肌力评定PPT演示幻灯片_第4页
肌力评定PPT演示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肌力评定,2,肌力评定定义,也称肌力检查。 肌力检查是运动疗法中常用的评定技术。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检查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籍以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3,肌力测定的主要目的:,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范围,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定期检查神经肌肉病变的回复过程和速度,以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4,5,(一)手法肌力检查(MMT),手法肌力检查: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检测方法: 施行MMT时,应该让受试者采取标准的受试体位,对受试者做标准的受试动作。观察该肌肉完成

2、受试动作的能力,必要时由测试者用手施加阻力或助力,判断该肌肉的收缩力量。,6,徒手肌力评定标准的依据,(一)重力因素 (二)肌肉(或肌群)收缩迹象 (三)外加阻力 (四)运动幅度,7,评定步骤,1.选择温暖的房间;患者保持姿势平面固定良好。 2.患者适当去除可能影响评定的衣物。 3.取得患者配合。 4.通过关节活动评定检查所涉及的所有关节。 5.评定前,将患者评定检查所涉及的身体节段按要求置于稳定位置 6.固定受试者,使之处于能够完成单纯完成某一动作的最佳位置,减少干扰作用。 7.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重力检查、肌肉收缩检查、抗阻力检查和运动幅度检查法予以相应评定。 8.记录评定结果,8,评定方

3、法及评定结果的意义,1级和0级 借助对肌腱的目测观察及肌腹的触诊来判定。 2级 常用肢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等除重力影响下的运动评定。 3级 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收缩运动,可作为徒手肌力评定过程中的一个特定动作具有一定客观性。3级肌力所代表的是一个界限,表明肌肉(或肌群)可以完成身体某节段在抗重力运动时所需要的最小运动量 。 5级或4级 主要考虑抗阻力检查法予以评定。,9,结果及记录:将测定肌肉的力量分为0、1、2、3、4、5级。每级的指标是依据受试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肌肉活动、带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抵抗重力和阻力的情况而定。,10,级别 名称 标准 相当正常 肌力% 0 零(Zero,) 无

4、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 1 微缩(Trace,)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10 2 差(Poor,P)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25 3 可(Fair,F) 能杭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良好(Good,G)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 5 正常(Norlna1,N)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表,11,主要肌肉力量的手法检查,三角肌的肌力检查 收缩时肩关节前屈 0级:肌肉无收缩。 1级:仰卧位,尝试屈曲, 肩关节能触及肌肉收缩。 2级:侧卧,上肢放于滑板上,肩可主动屈曲。 3级:坐位或仰卧位,抗重力下达到全关节活动范围。

5、4级:抗部分阻力。 5级:充分抗阻。,12,肱三头肌的肌力检查(收缩时肘关节伸展) 0级:肌肉无收缩。 1级:仰卧位,尝试伸展肱三头肌能够触及收缩。 2级:体位同右肘关节可主动伸展。 3级:坐位或卧位,抗重力下达到全关节活动范围 4级:抗部分阻力。 5级:充分抗阻。,13,股四头肌的肌力检测 1级:仰卧位,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韧带活动。 2级:向同侧侧卧时,拖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膝。 3级:仰卧位,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可以抗重力把小腿抬于床面。 4级:姿势同上,阻力加于小腿下端前面,可以抗部分阻力抬于床面。 5级:姿势同上,可以抗充分阻力抬于床面。,14,肌力细分级标准分级,O 无可测知的肌

6、肉收缩 1 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1+ 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2+ 去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 1/2 以下 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1/2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3+ 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在运动终末可抗轻度阻力 4- 能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4 能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到最大活

7、动范围 4+ 能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 能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5 能抗充分阻力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15,(二)器械检查,在肌力超过3级时,为了进一步作较细致的定量 评定,须用专门器械作肌力测试。 如: 1握力 用握力计测定,以握力指数评 定握力指数握力(千克)体重(千克)X100,高 于50为正常。 2背肌力 用拉力计测定,以拉力指数 评定拉力指数拉力(千克)体重(千克)X100正 常标准 男150200,女100150,此法易使腰 痛病人的症状加重,应小心使用。 3四肢各组肌力测定 如腕、肘、肩、踝、膝的屈伸,肩外展的肌力可在标准姿势下,通过钢丝绳

8、及滑轮装置牵拉固定的测力计测定。 以上各种方法均为肌肉处于一定长度时等长收缩力量的测定,用等动测力器可测定各组肌肉的等动收缩最大力矩及最大功率。,16,腹背肌耐力测定,由于在一般情况下肌力和肌肉耐力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故可用耐力试验评价背腹肌力,方法是: 1腹肌耐力试验 计算连续的仰卧起坐次数,或取卧位双腿伸直并拢抬起45度,计算其能维持的秒数。 2背肌耐力试验 受检者俯卧,脐以上在诊察台外悬空,双手拉颈后,固定双足,挺身使肩带高于台面,计算其能维持的秒数。,17,MMT的注意事项,为了使检查结果准确、稳定、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与可比性,应使操作过程严格规范化。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1采用正确的测试姿位,等长测试时要特别注意使关节处于正确的角度。 2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 3作适当的动员,使受试者积极合作,并处于适当的兴奋状态。可作简单的准备活动。 4规定适当的测试时机,在锻炼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可作肌力测试。,18,5每次测试都要作左右对比,因正常肢体的肌力也有生理性改变。一般认为两侧差异大于10%有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