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专题提分专练7.doc

高考历史专题提分专练7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5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35260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1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2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高考 历史 专题 提分专练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提分专练7,高考,历史,专题,提分专练
内容简介:
高考专题训练七中国现代政治文明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四川成都检测)“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都是共同纲领的内容,d项是1954年宪法的内容,故选d项。答案d2(2013江苏徐州一模)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逐步实现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自治政策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解析材料中的法律、法规等都是为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因此,c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这些法规实施的效果信息,a项错误,b、d两项材料中反映不出来。答案c3(2013广东茂名一模)“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b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d得到进一步普及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仍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不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分配问题,a项错误。农民自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把农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这说明b项正确。c项明显错误。d项材料反映不出来。答案b4(2013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俞可平认为()a中国的民主模式是最佳模式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d“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增量民主”的含义,根据材料信息“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可以判断俞可平认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渐进过程。答案b5(2013长沙联考)有学者认为,建国30年来党在探索中的成就与挫折,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以下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史实分析正确的是()a三大改造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c“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d“一边倒”拒绝与西方国家建交解析“一五”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大跃进运动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一边倒”不是拒绝与西方国家建交而是中国政府采取的在外交上不致处于孤立地位的一种外交策略。c正确。答案c6(2013福建漳州模拟)“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五星红旗飘,光照南疆塞北。高奏凯,主权恢复,侮辱今朝束。颂美景,昌盛繁荣,遍地荆花吐馥。”这首词当属()a中国之歌b回归倒计时感赋c宝鼎现庆香港回归d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周年解析从材料信息“主权恢复”“遍地荆花”,可知是香港回归祖国,b项表述错误,选c项。答案c7(2013郑州预测)论语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该思想的是()a奉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d支持不结盟运动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做(或不愿接受)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答案b8(2013银川一中考试)下图摘自某老师的课件,其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万隆会议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尼克松访华d上海合作组织建立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合理解读的能力。由图片中的“美国孤立政策破产”“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等可知,符合这些特点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答案为b。答案b9(2013乌鲁木齐诊断)1971年,毛泽东在得知中国运动员庄则栋和美国运动员科恩在日本友好接触的情况后说“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并请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立即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从中国的外部环境角度来看,中国政府积极改善中美关系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尼克松政府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b中国的国防安全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c中国政府“不结盟”外交原则的必然要求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当时中国积极改善中美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国防安全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不断恶化,国家安全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所以中国要与美国改善关系,故选b项。答案b10(2013广东文综)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小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中间地带都反对美国的控制,东欧各国则反对苏联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苏联都推行霸权主义,因此,如果团结中间地带和东欧各国,则可以构建反霸统一战线。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b11(2013山东潍坊期末)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这一论断()a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c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d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解析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故选b项,c项错误。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项错误。答案b12(2013辽宁大连一模)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故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5分,共40分)13(2013威海市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子任法说:“明君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之所操也。主之所处(指地位、控制)者四,一曰文,二曰武,三曰威,四曰德。此四位者,主之所处也。”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说,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材料三美国宪法是以这样的语言开篇的:“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产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有何不同?(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的。(3)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4)试分析雅典的公民大会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异同。答案(1)分别体现了君主专制和人民主权思想。经济根源:前者是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产物;后者是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2)确立联邦制度;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确立共和制度,总统、议员都由选举产生;确立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的原则。(3)人民代表大会制、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多党合作制度。(4)同:都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和决定一切国家大事;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异:(答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和奴隶主阶级民主专政,适当加分,但不能超过本题最高赋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公民大会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直接民主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具有民主广泛性只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14.(2013安徽安庆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据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材料二下表所列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奥地利1971年5月28日比利时1971年10月25日冰岛1971年12月8日英国1972年3月13日荷兰1972年5月18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72年10月11日澳大利亚1972年12月21日新西兰1972年12月22日西班牙1973年3月9日(1)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3)你认为19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背景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专题提分专练7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35260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