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新课标)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 岳麓版必修2.ppt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 岳麓版必修2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30页)
编号:9435270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3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
岳麓版必修2
新课
高中历史
19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岳麓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 岳麓版必修2,(新课标)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岳麓版必修2,新课,高中历史,19,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
- 内容简介:
-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导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并且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改革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前提: 内容: 目的: 目标: 实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原因:,1.农村人口比重大,稳定农村事关国家稳定;,2.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措施:,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安徽和四川,特征:,包产到户(经营管理方式的一次变革),影响:,a.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b.促进了农业发展,基本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重点,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小岗村部分按手印农民合影,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四次调整,土地改革: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业合作社:19531958年实现土地公有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现在 应遵循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想一想: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系变革应遵循什么规律?,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那几个步骤? 结合我国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的成功与失误,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遵循规律与经验教训: 经济政策的制订既要解放思想,又必须实事求是 合乎经济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生产关系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超前或滞后都会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9,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农民生活一直比较贫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改革开放为什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县是一穷乡僻壤之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当时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唱道:,改革前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羊, 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材料展示,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中央支持农村改革的系列文件,小岗生产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解题关键: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答案提示: 小岗生产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直接原因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小岗村建成大包干纪念馆,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1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何不同?,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根本不同; 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发展后果迥异。,17,(1)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 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 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 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的一 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3)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 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4)发展后果迥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 而合作化之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 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高兴地种自己分到的田,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2.发展乡镇企业。,影响:,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 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原来叫社队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基本没有活力。,乡镇企业,背景: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基 本解决了8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 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 展乡镇企业时期 影响: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 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 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苏杭农村的乡镇企业,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 2、中心环节: 3、目标:,农村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4、作用: 5、存在的问题:,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增强了企业实力;国有资产大幅增加,企业职工下岗等,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通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建国后,我国的工业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三次重大变化?,从建国初到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它的特征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市场为中介;经济活动法制化,市场平等竞争,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它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稳定市场,改善人民的生活,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期间发挥过巨大作用;但随着计划经济的僵化,它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无法解决人民的温饱,更无法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中共十四大(1992):,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理论:非公有制 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全国人大将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 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 一次入宪),2、中共十五大(1997):,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3、确立的过程:,(2)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目标,(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创新,(5)21世纪初初步建立,(3)1993年全国人大宪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